笔趣阁>穿越重生>自古红楼出才子>第706章 种植棉花与卖不卖地有何关系(第二更)

第706章

“而若是想要让那些汉民和蕃族归心,那么至少要许其田地,虽然蕃民和汉民占比不足四成,可是也有五万五千余,也就是一万一千多户。

既然要一视同仁,那么一户就需给田百亩,那么,就至少需要拿出一百一十万亩,再加上之前属于这些人的田地,那就已经拿出了近一百六十万亩左右。”

“而新来的厢军连同其家眷,至少会为三州之地增加近三十五万人口,也就是七万户,也按百亩每一户计算,剩下的根本连一半的需求都满足不了,王大人,您却还想要要卖田地,这……”高俅很想说大哥你是不是太天真了。

但是这话他实在不好意思说出来,毕竟王洋是自己的大恩人,当着这么多人的面怼这家伙实在不好,何况王洋的暴脾气他是很清楚的,万一把这家伙怼毛了,自己铁定是吃不了兜着走。

王洋没好气地翻了个白眼。“我有说要卖这些田地吗?”

一票人等全都迷茫了?傻愣愣地看着胸有成笔的王洋,心说这货不会是有什么毛病吧。你不卖这里的田地,你还能够去卖哪里的田地?

“你们还真是……”王洋一副过来人的口气和表情,摇头晃脑地打量着这几位官员。“没错,现在咱们三州之地的田地一共就只有这不到四百万亩,可是,那是过去,西夏国对于这里的统治过于严苛,便得这里原本的人口流散了不少,自然,也有不少田地已经荒芜。”

“本官查过之前的史料,得知盐州一地,最盛之时,曾有田地近二百一十万亩,这还是山多地少,盐池众多的盐州。”

“至于洪州更是高达三百万亩之数,而宥州也有近一百八十万亩。”

“王大人,您说的虽然没错,但是哪怕是把这些田地也重新开垦起来,也才不到七百万亩土地。”这个时候,斛毡也忍不住小声地吐了个槽。

“但是诸位不要忘记了,这三州之地,除了草原与原有的开垦土地之外,尚有大片大片没有开垦过的chù_nǚ地。特别是宥州,地势平缓,土壤也算肥沃,一州之地居然才不过一百八十万亩。”

“大人,宥州靠近沙海,不少地方都是戈壁,开垦出来的田地少,自然也说得过去,毕竟种植粮食,哪怕是旱田,也仍旧需要大量的水。”高俅在考虑是不是应该请王洋到农村去当一段时间的知青,让他明白农民伯伯不但要靠天吃饭,还得靠水吃饭。

“但是还有一些经济作物,是不需要太多的水份,甚至还能够对盐碱有一定的抵抗能力,最是适合西北边陲种植。”王洋眯了眯眼睛,然后说道。“例如棉花……”

“棉花?就是那种很难挑籽的,可以用来纺织布帛的棉花?”折可适原本就是生活在西北边陲之地,自然知道棉花这玩意。

“这东西折某知道,的确是十分的耐旱,甚至还怕涝,而且一般轻度盐碱的地方都可以种植,可是这种东西,说实话,实用性不是太高,因为实在是太过耗费人工了……”

“虽然用其织出来的织品十分的耐用,但问题是,光是挑棉籽,一个人挑一天都不见得能够挑出三斤。而不挑出棉籽,棉花根本就没办法纺纱成线。”

“想不到折兄居然连这个也知道,那就更好了,足见这三州之地很适合种植棉花。”

“你说的没错,种植棉花,所需的水更少,靠天吃饭都没问题,在这三州之地,几乎是除了盐州的那十来个盐池副近的土地无法各种之外,几乎到处都能够长生。

可是,那玩意如果不处理好,根本就卖不了几个钱,你莫要忘记了,那些厢军眷属若是养不活自个,事情可就大了。”

王洋露出一个镇定自若的笑容。“王某有办法解决棉花脱籽的话,那么你们说,这种产量远远的超过麻的织物,其价值,难道还比不上粮食吗?”

“你,该不会你真的发明出了元祐棉花脱籽术了吧?”高俅一脸懵逼地吐槽道。

王洋顿时两眼一亮。“哎呀,这个名字好,决定了,这个技术就叫元祐棉花脱籽术。”

“……”哎哟卧槽,这丫的还真有办法?这下子,几个人都差点要风中凌乱了都,目光直勾勾地看着王洋,一副生无可恋的模样。

果然人跟人真的不能比,这脑子,仿佛就是专门为发明创造而生的。

“不过王大人,您让那些厢军去种植棉花,与卖不卖田地,又有何干系?”斛毡拈着山羊胡子,总算是揪着了一个问题的核心。

“对啊,为啥还要卖地。”折可适也不由得追问道。

“若是棉花脱籽没问题,那么产量又大,价值又低廉的帛布出现之后,难道你们觉得这玩意会愁销路吗?”

“既然不愁销路,那么必然,咱们大宋的那些富商巨贾就会想要考虑,是不是购买一些这样的棉田来,自己请佃户租客种植,那样得到的棉花,岂不是价格会更加的实惠?”

“那样一来,咱们这三州之地,除了厢军充三州之地所得到的人口之外,还会有大量的人口随着那些商贾的行动而朝着这里集中。”

“盐州本就是一个商贸产品往来集散地,西域的各种物品,游牧民族的各种毛皮,肉干,以及盐州自产的青盐,还有来自内地的茶叶,丝绸,再加上绵布……”

“王某敢打保票,只要五年之内没有战争发生,三州之地的税赋,绝对不会逊色于大宋的富庶之地。”王洋吸了吸鼻子,十分肯


状态提示:第706章 种植棉花与卖不卖地有何关系(第二更)--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