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穿越重生>自古红楼出才子>第426章 该不会草草的敷衍了事了吧?(第二更)

第426章

水泥路面,消耗最大的,当然是水泥,所以,王洋离开了官衙第一时间就去找到了万彬,打听清楚了现如今这货已经捣腾出了八个火窑用来烧制水泥,每天能够产出三万两千斤。

这样的产量看似不小,但是折合吨数来计算的话,也就才十六吨,要知道后世的一辆重卡,拉个三五十吨水泥都没问题。

也就是说,这八个火窑都还不够后世一辆重卡的。

“……若是加班加点的弄的话呢,这个产量,可以翻上一倍,应该足够了吧?”万彬看到王洋皱着眉头一副不满意的模样,赶紧又道。

“不够,现在,因为御街改造的问题,匽厕沟渠的改造只能暂时停止,所以,你那边最好再给我多开几个窑口来烧水泥,最少要保证每天有十万斤的量,如果还能多的话,那就更好了。”

王洋想要做的就是争取能够令所有人亮瞎眼的水泥路面,为了突显出水泥的便捷和牢固性,所以王洋准备不走寻常路。

越是能够在最短的时间之内完成,越是能够震撼人心,同样也让所有人都知道,我王某人就是专门来创作各种不可能的。

万彬也是一位很喜欢挑战高难度的优秀商人。他同样也意识倒了如果这条水泥路面能够在最短的时间修建出来,让汴梁的百姓们都认识到水泥的优点,那么,到了那时候,自己又何需担忧销路。

“好吧,我再空出三个窑来专门烧水泥,另外,再让那些弟兄们再多修筑三个,不,五个窑,如此一来,最多也就是十天之后,到时候两班轮流开工,每天至少能够保证你有十二万斤的水泥可用,如何?”

商议确定之后,涂山那边也来了消息,碎石每天最多也就只能提供两到三万斤,至于石灰、细砂之类的这些玩意,你要多少都有。

石头少点也无所谓,这个时代又没有几十吨的重卡,会担心压坏路面,这个时代最沉重的怕也就是装载个一两千斤的牛车马车啥的,这样的承载能力,难道需要害怕吗?

石头少点也无所谓,地面没有钢筋更无所谓,甚至王洋连竹筋都决定不放,毕竟那玩意给编织起来的话,又得增加劳功量。

大不了自己就加大水泥的使用量而已,不过,水泥这种东西,会热涨冷缩,所以,需要在其上,隔出一些沟渠来,以便于排水啥的。

第二天开始,络绎不绝的牛车开始向城内运送水泥、砂石,而那两千多名的原厢兵,现如今的将作监工匠们。正以二十人为一个单位,接受着那些老工匠们的培训。

宣德门到朱雀门这一截约两里长短,宽两百步的御街,完全变成了人声鼎沸的工地。

无数的人都在搅拌着水泥灰浆,然后等搅拌好之后,便开始摊散开来,而每一块水泥灰浆的面积都大约相当于三丈大小,中间以半寸厚的木板间隔,而表面上则会尽量打平打光滑。

不过在陈安道这位艺术大师的建议之下,上面都尽量多的打上了漂亮的云纹来增加高大上的感觉。

两千多人同时动手,因为分工合理,再加上原料充足,而且还是分段同时施工。另外,王洋还采取了激励机制,也就是每天,每个小组的固定工作量是多少,当你们完成自己的固定工作量,还有盈余的话,那么将会获得一定的补助。

例如每餐能够多吃二两肉,很是激励了工人们的积极性,另外,再加上所有的老工匠都充当监工,以保证每一块作业面都不出差池,至于那些年轻人们,他们都当起了泥瓦匠,学着怎么用手中的工具去平整水泥表面。

两千多名工匠的共同努力之下,两里多,也就是一千多米的水泥路面硬化工作就很快的接近了尾声。

一开始,所有的官员们看到这一幕,都颇有一种看热闹不嫌事大的感觉,每天上朝的时候都会朝着工地的方向指指点点。

可是到第四天开始,似乎每天,宣德门到朱雀门的御街都会变一个模样,那一块块干净整洁,而且又十分巨大的水泥硬化路面纷纷显现在人们的眼前。

这实在是让人们真的很有一种让人措手不及之感,仿佛每天都在变化着,而且还是很剧烈的变化。

一开始还纷纷歧视和讥笑将作监能够在今年秋末完成这一截路面就算不错的那些大臣们也都渐渐地沉默了下来,用一种吃惊的目光,看着跟前的变化。

而赵煦这位大宋天子也听闻了此事之后,登上了宣德门的门楼去看过两次,讶然的发现,不过才十日光景,居然已经完成过半,实在是让赵煦有些不太敢相信自己的目光。

不过他倒没有找王洋来询问,而是每天都会在散朝之后,窜到这宣德门的门楼之上打量一番,看着那些工人们将一桶桶的水泥灰浆倾倒下,然后搅拌,再然后就是搁上木板,开始平整水泥表面。

然后就是等表面稍干之后压下云纹,再覆盖着湿麻袋,然后就是等上一两天的功夫之后掀开麻袋,就能够看到一块块三丈方圆的巨大而又平整,却又有着美丽花纹的水泥面出现。

#####

半个月之后,高滔滔总算是有了闲暇,决定询问一下工程的进展情况,可是陈安道一句话就让她差点以为自己幻听了。

“陈卿你说什么?”高滔滔有些愕然地下意识掏了掏耳朵问道。“你说快完工是什么意思。”

“娘娘,臣的意思是,从宣德门到朱雀门的改造硬化路面工作已经快要收尾了……


状态提示:第426章 该不会草草的敷衍了事了吧?(第二更)--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