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寒门枭士>第七百零四章 针锋相对

次日中午,李延庆抵达了封丘县,封丘县位于开封府北面,是从河北白马渡南下京城必经之县,李延庆就是从封丘县南下,纵贯封丘县官道,他没有看见官房的赈济粥棚,相反,都是民间在赈济南逃的难民。

进入封丘县后,李延庆首先抵达了潘集镇,镇上是一处难民赈济点,只见五六座粥棚搭建在北面社庙前的空地上,这里紧靠官道,聚集了上万名从北方逃来的难民,每座粥棚前都排着长长的队伍。

李延庆一一看去,和上次见到的一样,有封丘县大慈寺的粥棚,有天应宫道观的粥棚,还有几家封丘县大户的粥棚,但李延庆看了两遍,就是没有发现官府的粥棚。

李延庆目光阴冷下来,他一言不发,带着一百余名亲兵向二十里外的县城疾奔而去。

很快,他们抵达了县城南门,在县城南门外也有一处赈济点,难民人山人海,围住可怜的几座小粥棚,到处可听见人们的叫骂声和孩子的哭喊声,但依旧看不到官府的身影。

这时,一群汤阴县的难民认出了李延庆,大喊起来,“是李官人!”

数十名难民纷纷上前围着李延庆哭诉,“李官人,帮帮我们吧!我们两天只吃了一顿饭,身上也没有钱,官府不管我们死活啊!”

乡人的悲戚令李延庆心中一阵难过,连忙安抚众人,“各位乡亲,我李延庆一定会帮助大家,大家先进城吧!我买粮米给大伙儿!”

他掏出几锭银子,让两名亲兵带领数十人进城买米,众乡人千恩万谢去了,这时,又有数十人围了上来诉苦,“大官人,我们是从真定府逃来的,我们千辛万苦过了黄河,官府却不管我们死活,我们这几天已经有好几个老人虚弱病死,太让人寒心了!”

李延庆拱手对众人道:“各位父老乡亲,我一定会督促官府加大赈灾力度,不仅仅封丘县,河北各州和京城都要赈灾,这是我李延庆给大家的承诺,如果办不到,我李延庆就没脸再当这个开封尹了!”

四周顿起响起一片欢呼声,李延庆知道光许诺还不行,眼前这些难民的困难就要解决,他急令二十名亲兵回京城宝妍斋支取五千两银子,以宝妍斋的名义购粮去黄河边赈粥。

这时,李延庆心中的怒火快抑制不住了,纵马向县城内冲去,几名守城的乡兵来对付来势凶猛,不敢阻拦,纷纷闪到一边,李延庆率军一阵风似冲到县衙。

任丘知县慌忙迎了出来,“下官任职知县蒋奇,参见府尹!”

李延庆马鞭一指,怒斥道:“我要求开封府各县今天中午前开始赈济难民,现在已经是中午,你们竟然抗令不遵?”

“启禀府尹,其实我们今天上午已经开始赈灾了,但刚才王相公派人前来问罪,责令我们停止赈济,听从朝廷统一部署,我们不得已,只好又撤回来了。”

李延庆大怒,“王黼派来的人在哪里?”

“就在县衙内喝茶。”

李延庆喝令左右,“给我揪出来!”

十几名亲兵如狼似虎般冲进了县衙,片刻,揪出一名中年男子,中年男子吓得面如土色,但依旧硬着头皮大喊:“我是知政堂从事,是王相公派来的,李延庆,你休要猖狂!”

李延庆回头问知县,“他说他是相国王黼派来的,可有证据?”

“他有王相国的银牌。”

李延庆使个眼色,立刻冲上去几名士兵,从男子怀中搜出一面银牌,呈给李延庆,李延庆看了看这面制作古朴的银牌,正面是个‘王’字,背后是王黼的官名,中书令知政事,编号为零三。

中年男子大急,“这是王相公的身份,李延庆,快还给我!”

李延庆冷冷令道:“打断他一条腿,扔到街上去!”

几名军士冲上去,乱棍齐下,中年男子惨叫不已,片刻,他左大腿被乱棍打断,士兵们将他扔到街上。

知县蒋奇吓的面如土色,李延庆哼了一声道:“若想保住你的官帽,给我立刻赈济难民。”

“是!是!卑职遵令。”

蒋奇慌忙安排官员和衙役又重新去城外摆摊赈灾,李延庆又再派十几亲兵奔赴各县,监督开封府各县赈灾情况,他这才调转马头,带领其余手下返回了京城。

李延庆先去了东宫,他需要和太子赵桓商议一下赈济难民之事,这件事不能指望知政堂,必须由军议堂来主持,而且开封府一些不得力的官员,也必须就地免职。

“李府尹,今天下午官家召集军议堂和知政堂议事,恐怕要晚一些才能回来。”

“在哪里议事?”

“好像是在紫宸殿,殿下是去了紫宸殿!”

李延庆对宦官拱拱手,“多谢了!”

李延庆转身向紫宸殿方向走去。

紫宸殿是宋朝天子召开小型朝会之处,今天是应相国王黼之请,赵佶临时举行了这次朝议,包括知政堂和军议堂在内的数十名重要官员参加了这次朝议。

其实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举行朝议了,军议堂和知政堂矛盾尖锐,尤其王黼和蔡攸为了阻击赵桓上位,不遗余力地破坏军议堂颁布的各项监国令,王黼和蔡攸又不断向天子赵佶告状,指责军议堂所出政令绕过知政堂,严重架空相权,使天下州县只知有东宫,而不知朝廷。

为此,赵佶已经出面调和了两次,但最终却没有任何效果,而今天这次朝议的导火线是梓州路和成都府路解来五百万贯税钱,军议堂准备将它拨付河北用作募军的


状态提示:第七百零四章 针锋相对--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