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崛起之新中华>第二章,神奈川道场宴会。
小的军阀简直来回交替,光是在民国23年(今1934年)时,田赋征收就预征到1965年!

这让四川内江的老百姓,怎么还活得下去?

而且更重要的,这还只不过是一个西川内江。

只是一个在四川地图上,针尖般的渺小地方!

同样的事情,同样的军阀混战,整个四川发生了多少次?整个中国西南地区发生了多少次?整个中国又发生了多少次?

在后世,胡峰不止一次的看到社会专家、历史教授对这一切的理解,只有轻描淡写的一行文字—列强扶持军阀,地方势力割据,中原大战不止。

既然说,已经来到这个清末的大时代,那他绝对要拍打着自己这只时空蝴蝶的翅膀,搅个天翻地覆!

思绪涌潮,胡峰的心中也是泛起一种从未有过的豪气来,暗暗喃喃自语。

“振华,别站在那了,一起上车吧。”

正当他心中念头起伏时,喻培伦也是朝路边的人力车夫招招手,顿时最前面的三辆人力车,也是随即快速的拉过来。

“全去神奈川道场。”

在日本待久了的林觉民,也是率先开口用日语说到。

片刻。

待他们三人全都安然上车后,那三个日本人力车夫也是同时鞠躬,再完成一个标准的90度弯腰后,前者也是立刻按响手铃,毕恭毕敬的屈身朝前奔跑,相当的敬业负责。

不过,在胡峰的记忆里,这样的场景在日本见得太多了,实在是称不上什么令人惊诧。

要知道,这俱身体的原主人,其人在横滨念书生活的几年时间,无论是这些街道上的人力车夫,又或者是店铺里的服务员,在各自的职业范围内,简直一个个都像是设定好程序的机器人,近乎十全十美。

其实有时候,他甚至觉得,虽然这些日本人脸上始终带着相差无几的微笑,但是却给人一种千篇一律而又不够自然的缺憾感。

将近一个小时之后,沿着石板路前行的三位人力车夫,也是快速的冲刺到一所日本道场处。

放眼望去,前方那所神奈川道场入口处,宫崎寅藏、内田良平以及七八位身穿和服的日本浪人,早已是面带微笑,相当尊重的在那里等候了。

每当有浑身正装的革命青年,或是手持烫金红帖的日本人走近,以宫崎寅藏为首的一行东道主们,当下便是立刻鞠躬行礼,发展到后来,基本上就是说一句话鞠一个躬了。

三辆人力车停稳,趁着付车费的闲暇时间,第一次参加这种接风洗尘宴会的胡峰,顿时也是冷静地观察着不远处的宫崎寅藏等人,脑海里拼命闪烁过曾经了解的事情,暗暗分析起来。

宫崎寅藏,三十七岁,黑龙会现任会长,作为日本浪人中异常少见的异类—【大陆浪人】,终生都为同盟会的革命事业奋斗,数十年如一日的为同盟会奔波,一年中五分之四的时间,基本上都花费在中国大陆上!

远远看去,此人在神奈川道场前迎宾谈笑风生,尽管其举手投足之间,颇有一番威势;但由于这家伙异常讲究礼仪,言谈和蔼亲切,倒是分外让人如沐春风,给人一种仿佛回到了自己家的放松感觉。

再看宫崎寅藏身边的几位浪人,明显也是坚定追随者,虽然不曾说话,但他们不肯踩着宫崎寅藏背后影子的举动,显然是因为相当尊敬前者的。

一般人通常认为,不踩对方的影子,也许根本就是不值一提的小事罢了,无足挂齿。

但是!

由于中国所受的屈辱,作为“键盘军事家”的胡峰,他也是出于知己知彼的必要,曾经多次收集蕴含日本文化的书籍,比如【日本国志】、【零距离接触日本】等佳作,试图研究一下日本人。

因此来说,他也是异常清楚,如果日本人觉得某个人或者国家文明值得自己效仿,那他们绝对会采取“敬人三尺,甚至做出不敢踩老师影子”的虔诚态度,而反过来,若是日本人觉得对方不如自己,或者是位于自己之下,那绝对会摆出翻脸不认人的态度来!

虽然讲,日本人这种面对强势国家,情愿甘拜下风而又不断见风使舵的态度,的确有些“趋炎附势”的“势利眼”味道……

但是!

通读近代历史文章的他,内心也是相当的清楚明白,这些骨子里铭刻着尊敬强者的日本人,之所以要拜他人为师,不过就是为了增强自身实力,事后是否要感恩戴德和实际的学习目标绝对无关。

在这宫崎寅藏这种日本人的脑海里,伴随着时间的流逝,强势国家的“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乃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简单点说,“拳头大就是道理”!

【老师】不如自己时候,对其加以蔑视,不过是理所当然的事情罢了。

纵观过往历史,遥记得那位被称为【日本近代教育之父】的福泽喻吉,前者当初大谈“脱亚入欧”时,可是绝对没有对曾经有恩于自己的古老亚洲国家—中国有过任何抱歉的意思!

而且在他的记忆里,日本当时还有一个文人叫做田口峦吉,对福泽喻吉的号召简直就是五体投地,甚至深深怨恨日本人的肤色居然是黄的,因此大力写文宣传,告诫同胞出行应带西洋礼帽,认为只有这样才能让人皮肤颜色显得白晢一些!

如此一来,便是不难理解日本人的心理了。

而且面前的这位宫崎寅藏,似乎因为修行剑道,浑身上下杀气隐隐外泄,但由于言语动作的亲和


状态提示:第二章,神奈川道场宴会。--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