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铁十字>第二百四十二章 鱼死还是网破? 上
装备就落后于国军,而从日本手中购买的军火数量也显著少于对手,为什么战斗力会有这么大的天差地别?

谜底到12月份才被揭开,原因居然是谁也没想到的方面油料!在印度方向航运断绝后,国党油料输入便成了大问题,中国大陆目前只有两个产油的地区,一个是延长、一个是玉门,年产量加起来只有几千吨,而这些油田全部掌握在共方手中。枪声一响,对外输出全部中断,供应共方那点飞机、坦克是足够了,但国方的机械化重装备就彻底完蛋了。单纯轻武器徒步作战?不好意思,共方在这方面是老祖宗。国方一面从西南调用库存油料,一面紧急想办法从日本手中购买,但油料中国派遣军自己都有缺口,哪里敢出口,偷偷摸摸高价出售的几吨、几十吨也就是杯水车薪,聊胜于无。

在这种情况下,日本还接了一个大单子共方从苏联购买了一套采油设备和一批工业机床,要求日本提供从海参崴到共方控制区的全程运输和安保,代价不菲,派遣军高层经商议决定放行,赚钱的同时正好也借此弥补一下打劫事件之后关系恶化的日苏关系。然后派遣军负责交涉之人就提出说你们要机器设备早说啊,我们也有,想要也可以卖给你们。如果我们搞不到,好办,让海军从欧洲运!欧洲人大把过时工业设备呢。这口气听得来交涉的八路一愣一愣,随后根据地就办起了棉纺厂、小高炉、机械厂、石油精炼厂等等。

至于国党需要的物资,派遣军给他们出了另外主意让美国爸爸送,日本惯例收40过路费后保证安全(陆军马鹿跟样学样很快),病急乱投医的重庆当局真通过外交渠道把请求给递了出去。不过对连援苏、援英都要停止的华莱士而言,中国方向的援助根本不在他的考虑范围之内。有关要求甚至没到华莱士头上便直接被赫尔国务卿枪毙了,国务卿心里也憋着一肚子火:当初让你派兵去支援印度方面你推三阻四,现在又伸手管我们要好处?这算盘打得也太美了吧?就算赫尔同意,参联会也不会放行,在后者看来,目前中国方向虽然还牵制着一些日军,但意义和地位急剧下降,越来越不能发挥牵制作用了。

该判断是非常准确的,这一年多里日本退出的地盘十分广大,中国派遣军兵力第一次削减到40万以内,以前下属还分华北方面军,等到东京政变、大本营完成人事调整,对中枢一直抽调中国兵力颇有微词的烟俊六一脚被石原莞尔踢到了预备役。原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冈村宁次成了中国派遣军司令官,华北方面军建制撤销,所属师团直接变成了派遣军下设各军。当然人数减少并不意味着战斗力下降,由于机械化、装甲化程度提升再加控制范围减少带来的兵力密度提高,日军在大幅缩水的控制区里实际控制力是提高的,能达到武装监视水平,唯一让冈村宁次不满足的是中国派遣军的平均装备水平是各主要派遣中最差的,他挖空心思要把这一点弄上去。

针对这种情况,参联会难得和华莱士有条相同的意见:给中国的援助纯粹浪费,可以坚决砍掉!

ps:晚上过4400就再来一章,不过么,就明天咯……


状态提示:第二百四十二章 鱼死还是网破? 上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