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光熹帝国>第五十三章 丝绸之路(下)

扶风班氏经过班超一代的短暂辉煌后,班超的儿子班勇因为获罪而失去了汉室的宠信,班氏的大族之势瞬间崩塌,其后在逐渐式微的情况下,只得依靠班超在西域建立起来的个人威望,通过经商西域来维持家族生存。

近些年来,因为朝廷对西域地区控制力的减弱,以及凉州战乱频繁,西域的经商之路已越发的艰难。上个月班期就在一次大买卖中遭遇盗匪折了大本钱,不但人有死伤,从西域运来的货物也大部分被抢走了。

只剩下千余斤的乌兹钢被班期事先藏好,才免于被抢。班期是一个相当有商业头脑的人,看到大汉国内战乱频繁,便想到了进口能造出宝刀的乌兹钢。

只是保留下来的这些乌兹钢,和这次大买卖的损失相比还是微不足道。这次损失对于本来就江河日下的扶风班氏可以说是雪上加霜,正在一筹莫展之时,班期看到了刘辩的招商大会,立刻便感到了这是一个重振家族的好机会。

不过班期所期望并不是像糜竺卫兹那样幻想着摆脱商人的身份,进入士大夫阶层。此时的扶风班氏在经过班超的辉煌和班勇的瞬间崩塌后,对于出仕朝廷已经没有了任何的想法,他们更多的还是关注在商业的贸易上。

丝绸之路是扶风班氏所有商业贸易的重中之重,丝绸之路的阻塞对于扶风班氏打击很大,所以班期此次来参加这场招商大会目的就是想与刘辩合作,借助朝廷的力量保障丝绸之路的畅通。

虽然刘辩还不知道班期心里所打的主意,可是对他的身份却略有所悟,于是试探的问道:“班超是你何人?”

班期其实早就盼着刘辩问这个问题,急忙答道:“班仲升(班超字)是草民先祖。”

刘辩恍然大悟的点点头,也只有班超的后人才能在大汉失去对西域的控制情况下,还能游刃有余的活动在纷乱的西域诸国之中。

在平定了西凉叛乱以及羌族归化后,刘辩也不是没想过重启丝绸之路。只是自己刚刚继位,朝政未稳,天下未平,况且朝廷和西域诸国失去联系多时,对于西域现在情况也不了解,所以在这种并不适宜重启丝绸之路的情况下,刘辩刚才才会忧虑如何进口乌兹钢的问题。

然而眼前的班期在西域经商多年,又是班超的后人,若是通过他为朝廷进口乌兹钢,倒也是一个可行的办法。

刘辩心里已经有了计较,可是却也没有多说。因为他已经出来多时,麒麟殿里还有一群他邀请的其他商贾等着他这位主人回去。

酒席当中久出不归,有失待客之道。刘辩只好先对班期说道:“一会儿酒宴结束后,你留下朕有事与你相商。”

听到刘辩要将他单独留下,班期心中大喜。虽然天子并没有表明与他合作重启丝绸之路的意图,不过班期却感觉其中希望很大。

两人前后脚返回了麒麟殿,殿上众人也未起疑,仍然觥筹交错,热闹非凡。见刘辩返回,立刻又拥上前对刘辩奉承阿谀起来。

只有糜竺看到刘辩班期二人同时出去那么长时间,又前后脚一起返回,心中狐疑,可见二人神色如常,又不好相问,只好把疑问埋在了心里。

酒宴继续,虽然心中有事,可刘辩也没有草草结束酒宴,继续与殿上诸人畅谈饮酒。直至宾主尽欢之时,刘辩才结束酒宴,命人备好马车,将各个已经喝高的商贾们送回住所。

众人向天子告辞,走出了麒麟殿。班期在回来之后便再也没有饮酒,随时准备保持清醒的头脑等着刘辩的问话。此时跟着众人走出殿外,一个黄门悄悄的走到他的身边,低声对他说道:“班壮士请跟小人来,陛下偏殿召见。”

“有劳。”

班期冲那个黄门微微点头致谢,跟着他走向了偏殿。

走在前面的糜竺看到班期跟着一个黄门又返了回去,心中一动,目光瞅着班期的背影思虑良久。

班期跟着黄门来到偏殿,发现天子早已等在了那里。简单的换了一身白色的便服,端坐在一张长桌之后,表情不怒不喜,手中捧着一杯冒着热气的参汤。

班期进殿施礼,刘辩虚手一抬,手指他右手边的一个靠背椅道:“班壮士无需多礼,请坐。”

班期有些局促的坐在了椅子上,刚才人多的时候一起饮宴他还不觉得,可此时只剩他独自面对天子后,却感到颇为紧张。尤其是此次事关扶风班氏的家族命运,班期的心里更加的忐忑起来。

班期走南闯北,也算经历了不少人,若是像刘辩这个年龄一般的少年,他也不会有所在意。然而眼前的这位少年天子年少老成,目光深沉,让班期不自觉的就生出敬畏之心。

刘辩看出了班期的紧张,命黄门也端了一杯参汤递给班期,温言安慰他道:“班壮士莫要局促,先把参汤喝了解解酒劲。”

班期依言喝下参汤。刘辩又接着说道:“朕将你单独留下召见,是想询问一下西域诸国的情况。”

班期经商西域多年,对于西域诸国的情况自然了如指掌,听到刘辩发问,便将自己所知道的西域各国情况娓娓道来。

所谓的西域从狭义上来讲是指玉门关以西,葱岭以东的地区,包括楼兰、龟兹等三十六国。这些都是传统意义上大汉所控制的国家。

而广义的西域地区则是指大汉以西的所有国家。大宛、康居、贵霜、安息甚至在这个时代被称为大秦的罗马帝国都可以视为西域。

班期经常行


状态提示:第五十三章 丝绸之路(下)--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