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苏联1991>850.第850章 往后撤退

罗马尼亚与摩尔多瓦边境线之间横亘了一条普鲁特河,这条流自北向南流向的河流正好成为了天然的边界分界线。原本的第14集团局驻守在河流的东部,罗马尼亚军队驻守在河流的西岸,十四集团军正在虎视眈眈监视着对方的行动。自从莫斯科发表了罗马尼亚的侵略宣言之后,亚纳耶夫就强调一定会报复罗马尼亚军队在摩尔多瓦的所作所为,并且将境内造反的罗马尼亚民族全部消灭殆尽。

就在莫斯科发表声明的时候,第14集团军的装甲部队已经开始沿着河岸附近大量的部署。给罗马尼亚带来了无形之中的压力,这些绝大多数都是没来得及撤换的老式t72和t64坦克,虽然给人一种衰老的颓废感,不过谁敢说苏联的部队不是这世界上最可怕的钢铁洪流?

相比之下罗马尼亚的陆军就显得有些寒酸,除了一些t72的身影之外,更多的是t55坦克,相比起第十四集团军战线的无限蔓延,罗马尼亚陆军方面则显得有些捉襟见肘。因为他们在这一片区域根本没有足够数量的坦克与苏联部队进行抗衡,只能勉强包住防线不会在第一个回合的冲锋中就被人撕破。

装甲之墙带给作战部队一股沉默无声的冰冷气息,钢铁的履带所散发出来的铁锈味道混合硝烟硫磺,成为士兵们入夜之后的唯一陪伴。

对峙从早到晚,整个停火线就会弥漫起浓雾,将双方都隐匿在黑暗之中,没有人会傻乎乎的打开灯,成为对方集火的目标。偶尔照明弹升起来的时候,他们会看到装甲车或者t72坦克浮现出来的诡异轮廓,只是电光火石之间的一闪,随即很快的又隐入了黑暗之中。静默在黑夜里的巨熊似乎并没有进攻的打算,根据侦查情报显示,部署在阵地后方的火箭炮都严重不足,似乎并不是苏联进攻部队的主力。

他们感觉到对方在蓄势待发,每一分每一秒都是煎熬。

罗马尼亚军方想不通为什么苏联军队会完全没有动静,按照之前的情况,他们应该早已经跃跃欲试的准备越过这条河流了。

罗马尼亚的士兵坐在t55的履带上,警惕的注视着平静的河流,还有可能发生的情况。

罗马尼亚国防部摆满了资料,全部都是关于苏联军队动向的情报。第14集团军还在源源不断的将装甲部队派遣到这里,却不作出任何的进攻指示。

“苏联方面到底在想什么?拥有绝对的武装力量却拒绝向我方进攻,难道他们还没准备好发动战争,不对,他们肯定有其他的阴谋。克里姆林宫的家伙不是蠢货,亚纳耶夫绝对不会打一场无把握的战争。而且罗马尼亚陆军装甲部队就像一块蛋糕摆放在苏联的面前,即便从其他机械师抽调坦克到东线布防也弥补不了双方之间的巨大差距。”

康斯坦丁内斯库在听到他们的叙述之后,声色俱厉的回复对方,“不可能的,他们肯定有别的企图,继续命令部队打探他们的侦查情报。苏联绝对不是这种畏手畏脚的家伙。他们没有动手只能说明还有更大的阴谋还在酝酿之中。查出来,查不出来你们全部去前线填人头!听懂了吗?”

罗马尼亚国防部长在面对有限的情报分析时简直快要崩溃。无论他如何绞尽脑汁思考,都想象不出苏军的下一步行动到底要干嘛。

很快罗马尼亚的摩步团就会抵达边境线,抵御苏联的第一波进攻。集齐了全国上下的军备实力,现在完全可以抗衡住对方的第一次冲击。

但是罗马尼亚军部认为事情没有这么简单。在向康斯坦丁内斯库汇报的时候他们就强调还需要加强沿岸地区的防守,苏联的进攻不是像沿着河岸戒严,更像是在等待什么事情的发生。

罗马尼亚陆军做好了与苏联军队玉碎的准备。无论如何也要拖到北约方面的介入,但是亚纳耶夫硬是选择坚守不进然康斯坦丁内斯库感到非常的为难。

“对方已经落入了我们的陷阱之中,他们把部队沿着普鲁特河的西岸呈现一字展开,第14集团军成功的吸引了对方的注意力。他们认为我们会强行度过普鲁特河,进攻罗马尼亚。”

行动的计划是由亚佐夫和亚纳耶夫共同制定的,原本就是希望用最小的兵力来获取最大的优势。河岸的戒严部队只不过是第一步而已。

亚纳耶夫问道,“58集团军已经到达了预定位置了吗?”

“到了,这是我们的第二波行动,主要集中优势打击他们的地面部队。”

亚佐夫对整个行动计划信心满满,整个军事行动都是以最小,甚至零损失来换取最大的战损比。与布拉格之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的攻势不同的是,这一次苏联的进攻不在于迅速,而在于神出鬼没。

神出鬼没到其他人根本看不穿他的战略意图。

“记住了,我们最重要的目标不是康斯坦丁内斯库,而是被关押在布加勒斯特的沃伊内亚,他是这个行动的最终目标,如果成功的话,我们可以再制造一个罗马尼亚版本的克里米亚危机,哦不,是东德事件翻版。所以只能胜,绝对不能失败。在对方还没有看穿苏联的战略意图之前,攻入布加勒斯特。”

亚纳耶夫把笔丢到地图上,长长的呼了一口气,“如果这次行动能够成功的话,我们就等同于打通了第一个东欧国家。这是伟大的第一步。”

原本两军对垒的状况发生了改变,

普鲁特河的东岸却变得非常热闹,以至于罗马尼亚国防军高层以为对方准


状态提示:850.第850章 往后撤退--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