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烽火红山>第142章 丛家的怨恨

众打手听到他们老大鼓动的命令,忽地一下把张树德夫妇围了起来。他们这些人就忘了刚才三个魁梧大汉去抓人家,人家没动手就能闪身出来了,那是什么功夫啊?利令智昏在这些人身上就充分体现出来。

郭玲气愤道:“德哥,不用你动手。我就能把他们打的满地找牙。”蒋闻瑶父母没有看清那夫人如何动作。

只见身形乱晃几下,“嗖嗖”那真是快及了,就把围在她身边的那伙人,打的鼻青脸肿,有的还真的趴在地上起不来。

张树德的手犹如闪电幻影,瞬间抓住了哪个领头人的脖子,眼睛里闪过一丝杀气,怒喝道:“赶快让他们滚!”

那个领头还想抗争,那男人举起手掌轻轻地一拍,领头的就张口吐出一条血箭。“不知死活的家伙,滚。”

那些打手立即吓得七魂出窍,有的吓得是目瞪口呆,这是什么功夫,轻轻一摸就能吐血,可得躲这个人远远的。

那领头的领先上了马车,众手下随之快速都上马车,生怕这个男人轻轻给他们一掌,吐出血就有伤劳危险,赶快逃走是上策,驱赶马车是奔驰而去。

被张树德打伤的哪个领头人,就是丛舍、丛得的父亲,因他在家排行老大,大家都叫他丛老大。

那时,他就是辽西南的地痞老大,带着手下到蒋闻瑶家去耍无赖,想把蒋闻瑶家的粮食拉走,却被张树德轻轻一掌打得吐了一口血箭。

当时,他在逞英雄,想让手下人看一看,那人打我一掌,什么事情也没有,也就没有好好去治疗,还照样跟江湖中的那些老大一起吃喝嫖赌。

过了一段时间,那受伤部位一直不好,就开始咳嗽不止,重了就吐血,身体逐渐消瘦,慢慢地就成了伤劳。

丛老大心里是那个不服,总想去找张树德报仇,可又不敢自己去,就派手下人到蒋闻瑶家住的山谷去打探。

手下人亲眼所见丛老大都受那么重的伤,人家可是那么轻轻地一拍。如果,挥拳发掌那还有命在。

这伙人到蒋闻瑶家的周围二十里外都不往里走。谁也不敢去打听张树德的消息,使蒋家与周围的邻居消消亭亭地住了十多年。

而这个黑铁塔丛老大,走上****没有受过什么挫折。这次受辱感到非常憋屈,无名孽火让他七窍生烟,说什么也要报这一掌之仇。

把两个儿子丛舍、丛得的脑海里,都贯穿上为父报仇雪恨的意念,送出去学习武艺,还真找到了名师,十几年的苦练,学得一身好本事,回到家中。

二人就想为父亲雪耻身上的耻辱,就令人抬着他骨瘦如柴的父亲,“蹭蹭”来到蒋家住的这个山坳。

到这里一看,顿时傻眼了,已是人去屋空,还有一处房屋被烧掉,观察四周,有两座坟墓立在后山坡上。

有两块石碑竖在那里,一块上写:父张树德、母郭玲、之墓,儿张憨立。另一块上写蒋家二女儿之墓。

周围都是大树和野花丛,坟地收拾得非常干净。这是有人常来修理的缘故。

丛舍知道丛老大的心意,赶紧说出了原因:“当年,谁都知道肖家打手众多,被人无生息地进入肖老大洞房,将肖老大打昏至残。

肖家派出那么多人去查找,蒋家三女和那人下落都没有踪迹。那人武功达到多高境界无人知晓,谁也没看见是何人所为?所以没人敢去。

两年都过去了,肖家加码八万大洋外加一个店铺。”

丛舍看了他父亲一眼,道出丛老大的心意;“父亲,我们哥俩前去应下此事,一、能寻到蒋家和他家三女。二、能找到张树德的后人。这样一来,咱家是一举两得。即得钱财,又能替你报仇。”

丛舍说完最后这几句话,神色是非常得意,仿佛手到擒来立马就能抓住蒋家三女,还可与张家后人雪耻报仇。

丛老大听完丛舍的一席话,道出了他的本意,那受辱、受伤无处伸冤压抑情绪瞬间消失。心情立刻开朗起来,眼角嘴角都上翘起来,笑容已经挂在脸上道:

“还是丛舍有心劲,丛舍这事就按你说得办,咱们马上回家。你们哥俩就去肖家把大洋拿回来,按他们说的地址去捉拿蒋家三女,问明张树德的后人在那里,好替为父报那一掌之仇。”

丛舍一摆手,令人抬起丛老大“嗖嗖”的赶回丛家。

丛舍与丛得快步赶去了肖家,跟肖老大谈好条件,拿着一半大洋回家向父亲报喜。

大洋一拿到家,丛老大心里又悬了起来,多年江湖生涯受挫,使他变得老道了,担心嘱咐道:“你们哥俩前去黑龙江,遇到事千万要谨慎。

我刚才去问过那几个老大,肖家那些打手有一人与救蒋家三女那人交过手,一招没到就人家给打昏。

说明救蒋家三女那人功夫很高。我怕你们哥俩不是人家的对手。所以,不管什么事,都要留有退路,不要为难蒋家其他人。

古人说:“得饶人处且饶人。”但咱们担下肖家这件事,“拿人钱财与其消灾。”你们去吧!千万要小心行事,我盼望你们安全回来。”

丛舍与丛得率领师兄弟和肖家打手,骑着肖家提供马匹前往黑龙江,那是一路扬鞭催马“夸夸”地奔跑起来。

到龙镇,就开始散布消息,有一家姓蒋的人家,他家住一个即能种粮食,又四周没有人家的地方。谁提供消息给他两块大洋,能领着去找的,给十块大洋。“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钱是活着人


状态提示:第142章 丛家的怨恨--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