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良,胸怀悲悯,听北静王一番诉说,更觉得黛玉身世凄凉,遭遇可怜,恨不得马上接到身边来照看着。

“是,回头我就告知张真人,让贾府尽快送林姑娘过来。”

“我这就命人收拾一进干净的院子,给她们主仆居住,一切起居,也会照应着,王爷请贾太夫人只管放心。”

“那就有劳莲姐了。”

“王爷说哪里话,倒是别委屈了林姑娘才好。”

两人又说了一会子话,莲渡便催请北静王回去,说是庵堂之地,终究不便男子久留,水溶只好起身告辞。

他也是少年时节,就父母早逝,对沈妃的心意,早已如至亲一般,纵然不一定是男女之间强烈的情爱,但多年相伴相随,此时骤然相离,水溶的心里登时空落落的,说不出的落寞萧索。

身边纵然也有几房姬妾,但多半不是皇上所赐,便是其他朝官赠送,多半不是他所爱,唯一稍稍心爱的,就是沈妃陪嫁过来的丫鬟,后来由沈妃做主,收了房的一名侍妾,也早在几年前就病逝了。

因此,人人都目作fēng_liú倜傥的北静王,在情爱的世界里,还从未有过春风沉醉,动心刻骨的经历。

加上他成婚多年,膝下还没有个一儿半女,以至外间都有闲话相传,说是北静王爷雅好男风,不近女色,所有侍妾都是摆设,连元妃也气得进了庵堂,比如京中名伶蒋玉菡,就是他的入幕之宾等等,水溶大多置若罔闻,不去计较。

黛玉的瑶琴、书籍,以及常穿的衣物都整理停当,不过两三箱子而已,收拾后的潇湘馆,更显得四壁徒然,冷冷清清。

紫鹃站了起来,四下张望一眼,忍不住问黛玉:“姑娘要带去的,就只这些东西了吗?”

黛玉正站在窗前,看春纤把鸟笼子一只一只摘下来,顺口回答:“你若是嫌多,这些鸟儿也可以不带去,送到三姑娘哪里吧。”

“嫌什么多呀?”紫鹃一跺脚,走到黛玉身边,贴在她耳边问,“你好歹是个小姐,才这点儿行李,不觉得太寒酸了么?”

黛玉回过头来,奇怪的看着紫鹃,仿佛听不懂她在说什么。

紫鹃又一指案上的檀木盒子:“我刚才数过了,整的碎的银子,统共合起来,不过一百多两,这,这又够什么?”

“你是担心这个吗,老太太说了,一应的吃穿用度,家里自会送去,到了庵里,都是姑子们,哪里会有使钱的时候?”

听黛玉说得天真,紫鹃更是着急,捉了她的手,把她拉到一边,不让春纤听见说话。

“听着,姑娘,你现在离了贾府,钱是最最要紧的,什么亲情、爱情,都及不上钱来得可靠!”

尽管紫鹃说得俗不可耐,黛玉也听着刺耳,但爱情亲情不可靠云云,的确又戳中了她的心坎,于是又半晌无语。

见黛玉不说话,紫鹃以为自己说动了她,又加紧追问:“除了家里放的月钱,还有老太太给的体己,姑娘手里,就再没有一点银钱了么?比如姑娘的父亲去世时,是在巡盐御史的任上,那可是个肥缺,再怎么清廉,他就姑娘一个女儿,不可能什么东西都没有留下吧?”

黛玉听得是目瞪口呆,从小到大,她的眼里心里,就只有风花雪月,琴棋书画,一丁点儿灰尘都不沾染的,加上衣食无忧,几时会想过银钱方面的事?

她被紫鹃一双又急切,又希冀的眼睛盯着,呆了许久,才吐出一句话来:“我不知道,我爹爹的身后事,都是琏二哥哥打理,遗物什么的,他没有提起,多半是没有了吧……”

言毕,黛玉卷了一本书观看,不耐烦再说。

“人家说没有,你就当没有了么,这事我总琢磨着不合逻辑,哼哼。”紫鹃嘟哝了一句,但遇到这么一位只拿情调当饭吃,完全不懂生活经济的主,她也只好认了。

紫鹃知道从黛玉这里,多半问不出个子丑寅卯来,但这事她牢牢记在了心里。

如果薛宝钗和林黛玉一样穷,贾家能让宝玉娶她?

如果柳婷婷和自己不是穷丫头,能被渣男人给甩了?

她必须保护自己和黛玉,要在这世上好好生活下去,就离不开钱的问题,有了钱就一切好说,甭管穿越不穿越,这可是万世不变的真理!


状态提示:第十一章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