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青春校园>资源帝国>第四百二十八章 九五年之前的产业布局
但由于科学化的管理,再加上很多东西都用的先进设备,真要说到能用多少人,那是不可能的。就算这些工厂把产能开到最大,可能到时候也没有一个大型的服装厂的工人多。

“老板的意思是,在这个关键的时刻,我们环亚的那些实业工厂,不会出现用工荒的瓶颈,只要我们能够稍微加快一些速度,把产能提起来,那我们就能早一些获得丰厚的回报。只要这些实业工厂开始成为环亚的赢利点,那么我们环亚公司的产业结构,就比较完善了。”这个时候,陈洁开口帮腔到。

“对,我就是这个意思。我们环亚和其他的新兴公司有个很大的区别,这区别就在于别的公司如果像我们环亚这样,才发展四五年的时间,那他们就算再有能力,这个时候他们也会什么都缺乏。人员缺,资金缺,技术缺,工厂缺。但我们环亚的发展模式和他们不一样,由于有着环亚金融的存在,我们环亚的实业,目前来说最为缺乏的仅仅是时间,至于其他的东西,都是可以用钱弄到的,但时间这玩意,却是钱不能买到的。

为了弥补这个缺陷,我们环亚就得想方设法的在有限的时间里面,做出更多的事情来,这样才能够弥补我们环亚和国外那些大型企业之间的差距。而未来几年,就是我们的优质资源,因为国外那些有实力的企业,目前来说,进入国内市场比较困难。

只要我们早一天开工出产品,我们就嫩早一天的让华夏这个市场,认同我们的产品。在那些外资企业不能动手的时候,我们就要尽可能的抢占制高点。等到他们进入市场的时候,我们才有充分的应对时间。”刘东振奋的说到。

其实以前世的经验来看,刘东能够争取到的时间其实并不短,明年发生的事情,会让很多外国企业都裹足不前,而他们真正开始试水的时候,都要等到长南巡之后。而那仅仅是在试水,而不是大规模的进入市场。

以刘东的经验来说,他们真正大规模的进入华夏市场的时候,起码要等到九五年左右,而在这之后,他们才会蜂拥而至。真正顶点的时候,那都得纳斯达克崩溃,互联网泡沫破灭,大规模的游资在找不到合适的投资途径以后,才把目光看向华夏这个新兴的市场。

而现在才八八年,如果刘东的工厂进度再快一点,在年的时候,大部分的工厂,都可以开工了。再用两三年的时间不断的扩建,在九三年之前,目前这些还停留在纸面上的企业,就能形成最大的产业规模。

而有了这些产业做为第一批实验的对向,在九二年左右,刘东就能靠着苏联解体,从那边弄过来无数的优质资源,再加上那边比白菜也贵不了多少的人才储备,刘东完全可以在九三年左右,就大规模的爆发产能,在九五年左右,形成自己的产业规模。而那个时候,外资再进来,想要和刘东竞争,就不是那么容易了。

毕竟,环亚的品牌已经在华夏市场驰骋了五六年,只要环亚品牌的东西质量没问题,绝对能够形成很好的口碑。再加上依托华夏大陆丰富的人力资源,只要外资不在国内建厂,他们都不可能会是刘东环亚的对手。


状态提示:第四百二十八章 九五年之前的产业布局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