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奋斗在初唐>第783章 寻根问祖的崔明浩
明浩的确是人傻钱多随便糟蹋,这才跟他虚与委蛇敷衍上。

如今开设银号之事刚提上日程,正是需要有冤大头大笔注入银两来的时候,他不可能将崔明浩这条大鱼拒之门外。

随即,他脸上堆起和善的笑容,假惺惺地冲崔明浩抚慰道:明浩堂弟啊,我们汉人还有句话叫做能屈能伸才是大丈夫。如今我们要在扬州开设银号,而姓郭的又是扬州刺史,这是在人家的地盘上,能不与他撕破脸皮,那就尽量不跟人家撕破脸皮。你说对吗?我们目前先在扬州开设银号先试上一试,等着扬州银号大获成功,将来我们的银号开遍淮扬与江南一带,那就不用再买姓郭的账了。到时候,堂哥再为你报仇雪恨,洗刷当日的耻辱。怎么样?

崔明浩闻言为之一喜,站起身来恭恭敬敬地冲崔义真鞠了一躬,说道:堂哥教训得是。我还在高句丽时,家父就时常告诫过我,中原八大世家中的崔氏才是我们大高句丽崔氏的根。我们高句丽崔氏繁衍于中原崔氏。我已经去信给高句丽的父亲,想必家父知道明浩在扬州与义真堂哥相认后定会欣喜万分,不日的将来,肯定会带着整个高句丽崔氏家族来中原寻根问祖。所以,义真堂哥说什么我都会听的。

崔义真听罢又是一阵恶寒,难道这些高句丽棒子都有喜欢巴结人家当祖宗的毛病?居然还举全族来中原寻根问祖,真是够不要脸。

张承宗却不以为然,相反,他对自己将崔明浩介绍给崔义真这步棋还沾沾自喜。若非将崔明浩这个冤大头拉入居中,崔义真会对自己如此信赖有加?不然的话,又怎能将自己那位好堂弟张承嗣一脚踢出了局?

旋即,他佯装很是激动地恭维道:明浩贤弟虽说乃是高句丽人,却能一直铭记自己的根在中原,当真是令人闻之感动啊。崔氏子弟,果真都是不忘本之人啊。感动,真是令人感动。在此,承宗为义真贤弟与明浩贤弟能够血亲相认,而感到开心。当真是冥冥之中自有注定,打断了骨头还连着筋,一家人永远都是一家人啊。

听着张承宗的恭维,崔明浩这个高句丽棒子当然是受用至极,而崔义真却不禁皱了皱眉头,赶紧挥手转移话题道:好了,咱们闲话少说赶紧步入正题吧。今日你我三人相聚在此,我还有一件重要的事情要与你们宣布。那便是你我三人在扬州银号中各占几成份子的问题。

这话一出,张承宗和崔明浩立马屏住了呼吸,安静了下来,大眼瞪小眼地瞅着崔义真,静待他宣布的结果。

崔义真很满意这番效果,也很享受这种一呼百诺的感觉,笑着缓缓说道:扬州银号,我们清河崔氏出资五十万两占五成,扬州张氏出资三十万两占三成,而崔明浩堂弟虽说根基在高句丽而不在中原,但是愿意出资一百万两,所以剩下两成就归你们高句丽崔氏。

当然,这只是针对于扬州银号的份子。家父说过,扬州银号只是我们关陇世族的一个试点,如果扬州银号能够大获成功,我们再将银号开遍淮扬与江南一带。(p://.)。当然,我们最终的目标是将银号开遍大唐十道数百州府,将大唐的经济动脉彻底掌控于鼓掌之中。所以,这个分成比例,目前就单单争对扬州银号而已。对于这个比例,你们二位可有异议?

张承宗对于这个结果早就心中有数,因为之时扬州张氏与清河崔氏早就有过的约定。将来等着八大世家一起参与进来,比例肯定还有另外一番变化。因为八大世家代表着关陇世族的中坚力量,彼此间都是同气连枝,共同进退的。

随即,他连连点头附和道:没有异议,没有异议!

而崔明浩却是没有立即答话,而是低下头来不知想些什么,约莫过了一会儿,他突然抬起头来,还是一副乖巧顺从地面容,眼神清澈很是天真无邪地看着崔义真,举起右手喊道:

义真堂哥,明浩有异议!

喊罢之后,又不忘弱弱地补充了一句:不过只是一点点不同的意见,还望义真堂哥准许。

ps:不好意思,第二更晚了,抱歉!


状态提示:第783章 寻根问祖的崔明浩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