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芝龙值得信任吗?
刘钧独坐在书房里,一面细细品味着一杯上好的红酒,一面在心底问自己。这段时间,刘钧一直在观察着郑芝龙,派人暗中打探郑氏的底细。
他发现了许多传闻中并没有的东西,比如郑氏其实只有五十艘大海船,做着从日本到台湾以及南洋的贸易,一年大约有两百六七十万的利润。此外,他也还做着沿海的区间贸易,另外还收海上商船的保护费,虽然一船收两千两,可却不是按次收,而是按船收,收了钱给支旗,一支旗能管用一年。这个保护费一年并没有千万入帐,每年中国东南海上的大商船也就几百条。
不过郑芝龙家底确实很厚。
但这份千万家底,却多是靠继承李旦的家业,以及当年他与颜思齐等人抢劫海上时得来的。如今郑芝龙主要经营海贸,抢的少了,但一年也有几百万的收益。加上当年积攒下的老本,郑氏实力很强劲。
或者说,郑氏已经成功的把自己洗白了,做了朝廷的将军,兄弟们也受了招安。在福建老家建立起了豪华的别墅府第,从海盗成了最成功的官商。
郑氏在福建地方也经营的很好,不论是与官面还是商面上都很成功,确实是呼风唤雨。他手下有三万多人,既是他商业的伙计也是他军队中的战士。
这一次,他南下郑氏其实跟他一样得到了大把好处。郑芝龙升了官,他手下也全都升了官,一个当年的海盗如今已经成为了海军提督,手下的兵马也得了编制成了经制兵,编了两个水师舰队。
虽说他也在和荷兰人交战时损失了几千人,沉了不少船,可他也得了五艘荷兰船,还得了上千门荷兰大炮,对于郑氏的舰队来说,实力成倍的提升。原来郑氏的舰队。船小炮少,如今得了这批大炮,立即实力大涨。
更别说,还得了许多钱货。在荷兰和西班牙退出台湾后,以后中国和日本两边的贸易份额他将得到更多。
以眼下的局面,再给郑芝龙几年时间,郑氏的实力将再度达到质的飞跃。
刘钧在想,自己这样做是对的吗?
毕竟自己的重心在荆襄一带。东南沿海他无法掌控,这个郑芝龙会不会到时失去控制?刘钧没想过要把郑芝龙变成自己的收下,可也不愿意到时郑芝龙实力强大后反成了自己的对手。
如何取舍这是一个问题。
可刘钧仔细的想一想,跟郑芝龙合作,对自己眼前来说也是大有利处的。不说这次借助他的舰队,才击败西班牙和荷兰人,才得了这些战舰大炮和许多西方工匠炮手佣兵,以及大量的财货。
而且从远处看,等这个大明东印度公司一成立,到时刘钧也是能从中分得许多好处的。大明东印度公司若成立。不说别的,就是独揽与日本的贸易,那就是一年起码几百万的利润。这将是一头黄金奶牛,更不说,这公司成立后,以后刘钧与东南的那些富商们也将形成共同利益,以后能得到他的支持。
而且刘钧的银行成立后,这些东南的海商丝商等等,正是其最大的客户。
或许自己应当先留一手,在台湾驻扎一支兵马?
可这种想法一升起来。刘钧很快又犹豫了。他大本营是在荆襄的,放一支兵马在台湾,这岂不是鞭长莫及?真正要有事,也反应不过来。
罢了。就算郑氏到时真的不可控了,到那个时候,也无所谓了,投资也是早成倍收回了。刘钧收回心思,事情还是得一步步来,现在郑芝龙是自己的盟友。双方合作利大于弊这就足够了,以后的事情不想那么远。
倒是台湾这个地方,确实值得经营一下。
趁现在还在,就替何腾蛟好好扫荡一下那些野蛮的生蕃吧,想要在台湾称王,那是不可能的。
大肚王,台湾的汉人移民称他为番仔王.阿拉米,台湾土著则称他为白昼之王。由巴布拉族,巴则海族与部分洪雅族等数族几十个村社组成的联盟,一个部落国的初级阶段,占据着台中一带。
不过虽然称王,可也就是几十个村子的规模,连荷兰几百人的进攻都挡不住。
对付这样的小部落,刘钧直接派出一个司的兵马都足够了。不过刘钧为了起到震慑台湾土著的作用,特意调集九头鸟来了一次全军进发,搞了一次武装大游行。
也算是对这段时间各营的训练后的一次武装演习。
虽然是打的几个小村子,可刘钧依然让新成立的九头鸟参谋部仔细研究,做好出兵计划。参谋部立即派出了其下辖的情报处调夜不收前往台中一带收集情报,绘制地图,然后传回参谋部。
参谋部作战处根据得到的情报,再制定行军路线,补给方案以及作战计划。
一条条煞有介事,刘钧还不许他们草率了事。用刘钧的话说,良好的军事素养就是这么一点一滴培养起来的。
虽然大家腹诽不止,可没人敢忽视刘钧的命令。
参谋部在收集情报、制定计划的时候,刘钧也召集各部军官举行作战会议,让各军官们报告所带士兵们的士气,健康情况等,同时也让军官们对于战斗任务发表议见。最后参谋部的作战计划出来,又拿到作战会议上讨论。
当参谋部的作战计划以及备用计划经过讨论并修改和通过后,刘钧开始安排各个战斗群,并选派将领。
刘钧不再是简单的把各个营调出去,而是把几个不同兵种的部队抽调一起,组成数个战斗群。使得每个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