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路华别回来的,也想叫宋璇过去帮着看看,顺便把之前买的衣服和球鞋带去n市给刘路华。

宋璇和赵强结婚到现在,这也还是第一次分开这么久。其实她心里也挺想去的,而且赵培又想爸爸,于是也没等,颜如回家的当天,她就收拾好了带着赵培往n市去了。

颜如回到家,和上次过年时候回来一样,家里又被袁翠给打扫的干干净净的了。床单被罩也是被洗过了,带着好闻的味道,就是锅屋都被彻底给打扫好了。

颜如到家,放下刘娇就把之前给刘颜买衣服的时候,顺手给袁佳买的拿了,又拎了好些吃的,去了东边。刘颜在家看妹妹,也觉得这辈子跟上辈子实在是太不同了,上辈子三婶娘和自家可没有这么亲近。不过因为这份亲近,她也才知道其实三婶娘并不是个好吃懒做的人,虽然不会做很多家务,但是人却是个好的,而且这慢慢的,也学会了不少事情了。

她想着前世三婶娘为了想见小弟一面,哭的就差给奶奶下跪的事情,心里就格外的不是滋味。这辈子什么都变了,她妈和她爸都变了,她相信也一定可以让三婶娘的人生也改变一点的。最起码,再也不会叫她和小弟分开,因为想见小弟见不到而哭的那样惨了。至于三叔,前世二叔和大哥大姐对她们家都不闻不问的时候,三叔还管她,因此她也不愿意三叔再和前世一样,只有了两三年的老婆,然后一直做老光棍。

颜如做事是妥帖的,给袁佳买了衣服,其实给刘东方刘方红兄妹俩也买了。虽然如今赚钱辛苦,可家里到底是算有钱了,农村的衣服又不贵,三个孩子的衣服加起来都没到五十块钱,所以颜如也能舍得这个钱。

刘爷爷和刘银路都下地里干活了,刘奶奶本来是留在家里做饭的,见大儿媳妇回来了,就也不搁在家里呆着了,说了叫大儿媳妇和三儿媳妇做饭后,自己就去隔壁提了刘东方刘方红两个下了地。

她倒是也知道,刘颜要看着刘娇走不开。至于袁佳,那是个比她妈还娇惯的,就算带去地里了,也不能帮着干什么活,说不定还会拖后腿呢,所以就没喊。

颜如本来是只会做几样菜的,可这半年在街上做生意,因为宋璇的手艺不错,就跟着学了几手,做一家子的饭菜自然是难不倒她的。回到家把锅洗了,照着去年的例,先煮了半锅的绿豆汤,然后算着时间就去了东边。

袁翠在锅底看火,颜如在厨上炒菜。

等干活的人回来了,午饭也就做好了。也很简单,一个酸辣大白菜,一个西红柿炒蛋,一个素炒豆角,还有一个丝瓜鸡蛋汤。大白菜是买的,西红柿豆角还有丝瓜都是自家菜地里种的,至于鸡蛋也是刘奶奶养的鸡下的。

刘爷爷和刘银路吃着是和往日一样没什么反应,刘奶奶却是点了点头,大儿媳妇如今是真能干了,这菜也做的像模像样的了。想着三儿媳妇嫁过来也快一年了,可饭菜还是做的不像样子,就对颜如道:“地里的活有你爸和银路子干,你就在家带着娇娇,帮着做一天三顿饭就是了。”又有点嫌弃的看着袁翠,“你也跟你大嫂学学,我都教了你大半年了,你看你到现在一个西红柿炒蛋都还能把鸡蛋给炒糊了。你大嫂可和你不一样,那是城里的姑娘,城里姑娘都能干的事情,没道理你一个农村的干不了的!”

她说话的人没考虑太多,可听这话的颜如和袁翠都觉得不得劲,刘颜也觉得她奶这人,说好听点叫太直白了,说难听点就是有点唯我独尊,其他人谁都应该被她指点的。

袁翠不敢反抗什么,点点头,“我知道了妈。”

颜如正要说话,刘银路就不高兴的喊了声刘奶奶,“妈,我看你不累是不是啊,干活到家了不好好吃饭,在饭桌上谈什么闲的。”

他倒不是对颜如会做饭不满,而是听刘奶奶什么农村的城里的言论不高兴了。袁翠虽然是农村的,可自小就长得好,被娇养长大的自然不会干的活就多了。这些事情学学就是了,哪里能一下子就学会了,大嫂也不是学了快十二年才学会的啊。

刘奶奶被儿子噎了口,没好气的骂道:“你吃你的饭!饿不死你了!”

这下子看袁翠就更不顺眼了,娶到家快一年了,肚子一点反应没有不说,这还把儿子给挑拨的和她当妈的都敢顶嘴了。

又想了想地里的活,刘奶奶脸色不顺的看着袁翠,“下午你去趟县城,不知道你二哥二嫂住哪里,就去县城中心广场找找看他们的摊子。这家里到农忙时节了,叫他们把生意停一停,回来帮家里干活。”

老二家十多亩地呢,这家里就三口半干活,可无论如何干不完的。所谓的三口半,意思就是她和刘东方刘方红三个人都只能算半口人,加了刘爷爷和刘路华,那就正好是三口半了。

袁翠应了,表示自己下午就过去。

刘银路这回倒是没说什么,他是走不开,大嫂那娇娇离不开,所以也就自己媳妇去合适了。

吃过午饭,袁翠也没敢耽搁太久,因为颜如要刷锅碗,就出门了。

刘银路在她走之前告诉了她地址,可刘银路不识字,只是说了一遍大概的地方,她就算记得,去也不好找。于是就去了中心广场那等,好在放暑假了,县里很多人都是没有地的,中心广场人流量大,在那找了一圈子就看见了刘金路夫妻。

刘金路看见袁翠,大概就知道她的来意了,低头炒土豆没


状态提示:第051章--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