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仙侠修真>南宋日记>第一百六十章 刘涣应试

任何对待生活认真的人,都应该被认真对待!

一连几天,刘涣都没有见到陆游的影子,或许那厮正沿着大江东去,怀揣奏折和“手榴弹”,又要不安分地去向赵昚请缨了,不晓得他能不能成?

刘涣曾说过,那火器制造一事,离不开官家的支持,赵昚此番要是不给钱,不给撑腰杆,甚么都是泡影!

可他心中还是抱着极大的期望,毕竟这赵昚不是昏君,更非软弱之人,为报“血仇”,他早已等不耐烦了的……

夔州的“当家”不在,却从临安府来了几个“大官”,这是无可厚非的“中央委派”。可情况却不喜人,那些个“中央官员”总戴着“有色眼镜”看这个地方。

只因这夔州一带,历来中举者较少,但凡另谋出路之人,都赶去了成都府,那地方好,许多时候不用赴行在参省试殿试,既不面天子,就有猫腻可循,说不得走关系、弄虚作假等手段还是可行的……也是,这夔州的文气之风是差了点,可军事经济却不容小觑,偏非而今文人把政,你搞不来子曰诗云、做不成千古绝唱,在心中难免对你持否定态度。

刘涣等啊等,终于等到三月初六日,考官入闱,行入帘上马宴,来来往往好多官儿,真叫一个热闹。好不容易等到宴毕,礼仪程序走完,内帘官进入后堂内帘之处所,监试官封了门,好戏就要上场!

刘涣此番用的是真名,那上报的户籍与一众凭证,全是陆游托人去干的。夔州学子无论如何也想不到,那一个信州的刘秀才,尽然跑到他们的地盘来了。

那信州等地的人更想不到,还以为刘涣其人消失了,就连参加本次考试的陆九渊也以为是刘涣胆怯,做了缩头乌龟。

当然,鱼翔浅底,必有鹰击长空之时。有的人,差的只是一块跳板而已。那某某人不是说过么——“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翘翻地球!”

涣哥儿被排到了一个极度不好的考棚,只因那考棚的右边,便是外间考官们的如厕之地。这样一来,他被“光顾”的频率就要高些。最主要的是,经常会听得“嘘嘘声”、“放屁拉屎声”还有心满意足的“感慨声”……愁也愁死个人了。

好在那考棚前面不远处有一颗柳树,而今早吐新芽,时不时有得一两只家雀或杂毛鸟飞将上来,倒是喜人心神。

初九日清早,刘涣得了第一场的题目,不过是关于甚么论语中庸的死记硬背和一些常态化的解释,其定式之规,基本奉了“儒家主义”为祖宗。

这第一场对于应试学子而言,但凡下了功夫的,不是甚么难事,更拉不开距离。

刘涣心知肚明,便在前世时曾对此有所涉猎,后来随了赵汝愚求学,花过一段时间研究,前些时日在苗人谷,有得刘三的好意照顾,他更是恶补了一番,最关键的是,他自从随了魏姓大汉习武以来,记忆力还算不错,反应速度和定力都比普通人略胜一筹……

要做到“万无一失”自不敢当,可弄个上游成绩,自当不在话下!

为求谨慎,涣哥儿小心小意,把字迹写得工工整整,再次发扬了自己的书法水准。三天时间嘛,搞得好一点,多得是时间。

到了写五言八韵诗各一首的时候,刘涣想来想去,觉得任何时代的考试,都与政治有所挂钩,特别是而今封建时期,朝廷抵腰杆的科举考试,政治色彩和官家意图更是浓郁。

于是他想,是时候拍拍马屁了,但这马匹不能拍得俗气,既要写得好,又要达到目的。

写甚么呢?刘涣赶紧搜索脑海中的“记忆”,等了良久,他伏笔而作,抄袭了一首五言律诗,名字叫做“看山”,正文是:“三上北高峰,杭州一望空。飞凤亭边树,桃花岭上风。热来寻扇子,冷去对佳人。一片飘颻下,欢迎有晚鹰。”

此季正是三月桃花开放时,抄袭一首关于而今天子脚下的诗来,应该不是问题,纵然不被看好,可也不落俗套,更不可能出甚么乱子。

至于那八韵诗,后来又叫试帖诗,是科举考试中老生常谈的事情,刘涣捉摸一阵,当即来了想法——还是要歌功颂德,他提笔写道:“耕织鸿图肇,农桑凤诏温。巡春民用功,函夏俗同敦。考礼钦祈谷,歌豳重采蘩。公田皆雨及,法驾屡星言。推四风清畎,缫三月满盆。笠看黄壤聚,秭到绿云屯。安土齐趋业,捐租叠沛恩。万年衣食裕,寿宇迈羲轩。”

解决完这两件难度稍大的事情,剩下的就是经义了。这事算不得难事,刘涣以前的教育,全是白话文,多少俊杰大家、学者专人,将好多经典翻译成了通俗易懂的文字。君不见那图书馆之中,随便买一本关于国学的东西来,硬是将千百年的经文解释得牛逼无比。

到了涣哥儿做好这件事情时,第一场的所有题目,他已然全部解决,用时一天半,却还剩下一天半的时间,无可奈何地无聊起来。

不知不觉间,尽趴在桌子上睡起觉来,巡查考官看见,一次两次也就见怪不怪,可五次八次过后,那小子还是在睡觉,巡查人员惊疑“哪有这么多的瞌睡,该不会有甚么倪端?”想及于此,就前去呵斥问言。

刘涣一个惊愕抬起头来,正见一个老头盯着他看。他道:“大人,有何指教么?”

那人呵斥道:“每每巡查此处,皆是见你梦游周公,你是哪里来的考生?可曾做完?”

刘涣答道:“回大人的话,小子已然写好了,


状态提示:第一百六十章 刘涣应试--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