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都市现代>骆氏女>63|24|5.21|家
些恋恋不舍的看了看船舱,方才那位小姑娘说的话可真是有些道理,自己刚刚想了很久,忽然发现自己原来想的那些都错了。现在自己手无寸铁,如何去跟大哥拼?总得好好保存自己,等着自己有了力量再回北狄去讨回自己应有的东西。

“请问这位大嫂,你家主子叫什么?以后尕拉尔也好前去感谢!”尕拉尔向方嫂真诚的行了一礼,刚刚他问过了那些船工,是谁雇了这船,船工们只说他们也不知道:“我们大周女子不比你们异族人,是不能让人知道闺名的,我们只晓得她住在华阳,姓骆,此番雇了船要去洞庭湖参加茶会。”

尕拉尔听着十分不甘心,救命恩人的名字都不知道,叫他怎么来报恩?见着方嫂送他出来,犹自有些不死心,继续追问。

“我们家姑娘的闺名如何能让你知道?”方嫂摆了摆手:“你便不必记在心里了,不过是举手之劳而已。”方嫂将一个包袱递给了尕拉尔:“里边有假发有丝巾,还有两套女子衣裳,若是你想摆脱追杀,最好扮了女子行走,这样便看不出来一些。”

尕拉尔将那包袱接了过来,实在感激:“多谢大嫂考虑周到。”

方嫂又交给他一个荷包:“这是我们家姑娘要我给你的,里边有二十两银子,你拿着路上好用。”看了看尕拉尔那五官深邃的面容,方嫂叹息了一声:“我们还有自己的事情要去做,还请小兄弟体谅。”

尕拉尔拱手道:“大嫂,你们的恩情尕拉尔记在心里,怎么还能贪图更多?”他已经给人家惹了麻烦,如何能让这麻烦一直跟着她们?他接过荷包,将包袱背在背上,匆匆下船,飞快的从那条路上奔了过去。

方嫂望着尕拉尔的背影,若有所思般回味了下他的名字:“尕拉尔?只怕是个假名罢!”

她从那几人身上取下来的角弓,张张弓都不是寻常物件,特别是那头目配着的角弓,上边还镶着各色宝石。北狄的富户?哪家富户的护院竟然用得起这样得角弓?方嫂想了想,只怕是一族之长手下的护卫也用不起这样的好弓呢。

她心里琢磨了下,回到华阳便要即刻告诉杨老夫人这件事情,大周与北狄虽然有些年没大规模动过兵,可边境上小打小闹还是有的。北狄那边若是有了大动静,只怕大周与北狄的关系可能不会像这几年一般安宁。

杨老太爷先前一直是镇守着西北边关的,曾被皇上封过威武大将军,只不过后来杨老夫人厌倦了京城贵人圈里的生活,想要回广陵种花养草,杨老太爷才辞官跟着她回来了。去年京中有些变化,皇上密诏将老太爷召了回去,杨老夫人担心老太爷安危,也跟着回了京城,现在宫中暂时没变化,就怕北狄那边生了战事,只怕老太爷又会要请缨去西北了呢。

方嫂一直在船头望着,直到尕拉尔的身影消失在茫茫黑夜里才转了回去。

船舱里静悄悄的一片,细微的呼吸声听得清清楚楚,方嫂靠着船窗坐了下来,看了看对面床榻,相宜与黄娘子睡一张床,大红缎面的被子将两人裹得严严实实,只有一头青丝还露了些在外边,两人睡得很沉,连身都没有翻。

方嫂笑了笑,自家姑娘真是乖巧,一点娇气都没有,让人瞧着真心疼爱怜惜她。

第一百三十二章洞庭山水美如画

船只路上停停走走的,过了大半个月才到了洞庭。

若是按着正常速度来说,华阳到洞庭不过六七日,但黄娘子坚持要相宜多到路上看看风土人情,也好体会这世间百态,每到一个大点的州郡,她们都会下船去游上一日,这样慢慢的挨着过来,直到二月二十四才到洞庭。

洞庭茶会在每年的三月前后举办,全看那年的清明是在什么时候,明前茶还得赶着过来参加茶会,这日子实在也不能定的太早。

“没想到我们还赶上了。”连翘看了看茶埠两边的商号还没开门,高兴得直拍手:“姑娘,咱们运气真好!”

方嫂笑着戳了戳她的脑袋:“早看过黄历才出来的,小丫头片子懂个啥?”

几人在办茶会的那两条街从头到尾走了一路,只见着一家铺子开了两扇门板儿,方嫂凑过去问了下,里边伙计探出头来道:“你们来早了,茶会还要两天哪!”见着黄娘子带着相宜站在一旁,两人神情气度瞧着实在不像小门小户里出来的,那伙计改了面色,讨好的笑了笑:“几位不如先去君山玩玩,顺便也可以去看看茶叶,那边的茶园里这时候该已经出了不少明前茶了。”

“多谢小哥指点。”方嫂得了个有用的消息,高高兴兴的走到了相宜身边:“姑娘,这离茶会还早哪,咱们且先去君山那边游玩,顺便看看那边茶园里是不是已经供货了。”

主仆几人回到船上,让船老大划船去君山:“还得两天才有茶会,先去君山看看。”

船老大笑道:“那时间算刚刚好,两天辰光不算长,一眨眼就过去了。”

众人站在船头,瞧着一线白色的水面,洞庭湖跟没有边际似的,映着那早晨初升的日影,格外的好看。黄娘子顺口吟出了刘禹锡的诗来:“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好诗,好诗。”相宜喃喃道:“这大家写出来的诗,就是不一样,那种意境与眼前美景相互交织,实在是好得不能再好。”

连翘瞥了瞥嘴:“娘子,现在是春月,不是秋月!”


状态提示:63|24|5.21|家--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