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元朝帝国风雨>第96章 朝廷征讨云南王雄师血战金沙江
建昌、建都等名称。兀良合台镇大理时,罗罗斯各部降,后又发动叛乱。元世祖忽必烈时平服后,设罗罗斯宣慰使司都元帅府总辖其地,治建昌。隶属四川行省。

至元十九年,即1282年,拨属云南行省,改为罗罗斯宣慰使司兼管军万户府,定制辖建昌等三路一府,罗罗斯由此成为这个地区的专名。罗罗斯宣慰使司设宣慰使三员。同知、副使各二员,起初都由朝廷任命,以后也同时使用世袭土官。

与以上南蛮部族邻近的西番,即西羌,族种最多,自陕西历四川、云南西部边陲地区,都是属于这一地区。包括河、湟、洮、岷等河流的流域范围,汉朝时期赵充国、张奂、段颎,唐朝时期的哥舒翰。宋朝时期的王韶之所经营管理的地区,都是在这里。元朝时期封驸马章古为宁濮郡王,镇守西宁,在河州设吐蕃宣慰司,以洮、岷、黎、雅各州划归隶属区域,统治少数民众人数众多。

云南芒部路九村的夷人,得知元朝大军陆续向南开来,他们知道仅依靠当地的小股力量。无法与朝廷大军抗衡,无法抵御朝廷大军。就公推头目阿斡阿里,到四川行省求救,报告说那里过去一直隶属于四川省,今天的土官撤加伯,与云南王秃坚组成联军,发动叛乱。当地的民众知道,背叛元朝宫廷,事关重大,完全是鸡蛋碰石头,完全是自不量力。自取灭亡。他们审时度势,再三权衡,决定不能投靠叛军,应该归顺势力强大的朝廷,情愿准备四百石粮食,一千多人的壮丁队伍,协助元朝蒙古大军,向云南挺进,共同征讨云南叛军。四川省臣立即将情况报告了元朝宫廷,元文宗图帖睦尔得知那里的地方武装归顺朝廷,心里极为高兴,立即分布命令,给予优厚奖赏,予以深切安慰。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其他地方部族得知,云南芒部地方势力,审时度势,归顺朝廷,协助讨伐叛军,获得朝廷的优厚奖赏后,纷纷闻风而动,纷纷改旗易帜,归顺朝廷,参与讨伐云南叛军,豫王阿纳忒剌失里,以及诸王云都思帖木儿,分别督促各路大军,同时向云南叛军发起强大的攻势。还有镇守西部的武靖王搠思班,他是元世祖忽必烈的第六子,也率领蒙古大军前来会合,多路大军会合在一起,差不多有十多万人,组织了强大的军事力量,从四面八方,向云南叛军发起猛烈攻击。

蒙古大军首先抢夺了金沙江防线,蒙古联军作英勇作战,在在湍急的急流中,赶制各种竹排和木船抢渡金沙江,到达金沙江南岸后,遇到了云南的阿禾军,两路大军在金沙江岸,展开了你死我活的争夺,在金沙江大峡谷,在陡峭的崇山峻岭之中,到处旌旗飘扬,强劲的乱箭纷飞,锋利刀枪高举,喊杀之声惊天动地,刀光剑影令人眼花缭乱,巨大的岩石纷纷滚动,重重地砸在无数士兵的头上,山间河谷,到处流淌着士兵的鲜血,到处横放着士兵的尸体,殷红的血水混合着山间的溪水流淌,身体随着刀剑滚落。

地方部族士兵人数较少,寡不敌众,纵使竭尽全力,拼命抵抗,也无法抵挡强大的蒙古军队,阿禾地方军队士兵,纷纷夺路而逃,借助树木草丛的掩护,纷纷四处逃窜,很快溃退,蒙古朝廷官军看见敌军逃窜,在后面穷追不舍,就像老鹰捉小鸡,猛虎搏群羊,奋起直追,疯狂砍杀,打得地方部族士兵鬼哭狼嚎,尸横遍野,鲜血喷溅,惨不忍睹。

在蒙古大军的强大攻势下,地方部族士兵被打得大败,阿禾穷途末路,也无路可逃,只好孤注一掷,与蒙古士兵展开你死我活的拼命厮杀,他在与蒙古将军舍死忘生的拼杀中,突然被蒙古官军中的冷箭射倒,被活捉了过去,在战场之上,被敌军士兵手起刀落,砍下了首级,丢掉了性命。一腔热血,顿时化着黄粱美梦,随风飘去。

蒙古大军挺进到中庆路,中庆路是元朝的路府名称。元世祖至元十三年,即1276年,改善阐府为中庆路。为云南行中书省治所,治昆明县,今云南省昆明市。辖境相当今云南省昆明市、禄丰县、安宁市、晋宁县、易门县、宜良县、嵩明县等地。蒙古大军挺进到中庆路时,突然遇到伯忽率领云南叛军前来迎战,两路大军在马金山相遇,仇人相见,分处眼红,两路大军立即展开生死激战。

朝廷官军人多势众。攻势强大,立即占领了上风,朝廷大军千军万马,有如排山倒海一般,虎入狼群,拼命掩杀过去。打得云南叛军只有招架之功,毫无还手之力。风卷死去,所向无敌。伯忽虽然也是蒙古地方军队将领,久战沙场,英勇剽悍,但是蒙古大军重兵压境,强势强大,势不可当,无法招架。更何况伯忽所统领的地方蛮军。全部是临时拼凑起来的杂牌军队,没有经过军事训练,纪律松懈,在对敌作战中,各自为战,获得胜利时各不相让,被敌军打败时不相互救援。地方武装,完全是一帮乌合之众。完全是一盘散沙,毫无作战经验。毫无战斗力。

云南地方叛军看见朝廷官军人数众多,攻势强大,知道无法抵抗,纷纷抱头鼠窜,像林间的鸟兽,四处逃散。只剩下伯忽率领的少数蒙古族士兵。孤军奋战,舍死忘生抵挡朝廷大军,云南叛军一边作战,一边败退,他们在穷途末路。陷入绝境的时候,突然从半路杀出程咬金,在半路上杀出了一支埋伏那里的军队,为首一员大将,跃马挺枪,冲入敌阵,眼明手快,一枪就把伯忽


状态提示:第96章 朝廷征讨云南王雄师血战金沙江--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