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纵横隋末的王牌特种兵>第50章 五箭连发

刘子秋兵分三路,从金山上一路冲杀下去。文昊率领中路军马,直扑阿史那俟利发的营地,刘子秋、角里延各引一军,分从左右两边包抄过去,采用的正是他一直强调的分进合击战术。分进合击战术最重要的一环就在中路这支军马,这支军马必须能够遏制住对方的反扑,甚至撕开对方的防线,才能为两翼的机动兵力寻得战机。刘子秋虽为三军主帅,但他却很清楚自己有几斤几两,因此把最重要的任务交给了文昊,而并非他贪生怕死。

从金山到地神山有整整二十里的路程,这点路程对于奔驰的骏马来说,不过是须臾间的事情。但万马奔腾,气势惊人,整个大地都颤抖起来。草原风大,不适合建高高的望楼,但阿史那俟利发的部众自幼在马背上长大,当大地开始颤抖时,他们就明白发生了什么。“呜呜”的号角在营地上空回荡,留守营地的两千多名勇士集结完毕,怪叫着迎上前。

在他们对面,是黑压压的骑兵队伍,看情形足有三万之众。其实,刘子秋只交给文昊五千骑兵,但又调给他两万五千匹无人骑乘的战马。游牧部落的勇士骑术精湛,镫里藏身是最基本的技能,可以有效地躲避对方射来的箭矢,俟利发的族人一时也无法分辨出那些战马究竟有没有骑手。

游牧骑兵最擅长的就是且骑且射的战术,但对方是冲着他们的营地来的。他们的妻儿老小在营地里无所谓,但俟利发的家眷却是最重要的。如果敌人攻破营地,俟利发的家眷丧命或者沦为俘虏,他们就算逃了出去,也唯有自裁以谢罪了。因此,明知道对方十倍于己,留守营地的勇士们还是奋不顾身地迎了上去,手里挥舞着弯刀,连弓箭都没有摘下。

两支大军狠狠地撞在一起,杀声四起。若论骑射,双方势均力敌。但是说起近身搏杀,文昊的部下却明显高出不止一筹,无论是装备还是训练,都占据着明显的优势。而文昊他们从金山一路冲过来,整支队伍的冲击力已经发挥到了顶点,而营地的这两千守卫是仓促成军,根本形不成必要的速度。两军相撞,营地守卫很快便淹没在文昊大军的洪流中。不停地有人坠落马下,转眼间便被踏成肉泥。文昊挥舞着马刀,一路冲进了俟利发部落的营地。

突厥人的营地跟河西军的营寨不同,周围并没有栅栏、鹿砦等障碍。因为作为游牧部落,他们最大的优势就在于骑兵,没有栅栏,更方便他们出击,也方便他们撤退。当然了,牧马放羊也会方便一些。

在营地上空响起示警的号角时,营地里的老弱妇孺也都走出了帐篷。看到营地南面黑压压一大群人,他们就知道营地守不住了,阿史德穆朵丽当即做出了撤退的决定。不愧是在马背上长大的民族,就连七八岁的孩子都能够自如地操纵一匹小马,再小一点的孩子则由老人和妇女照顾着。七万多人的大营地,一时人喊马嘶,热闹非凡。

穆朵丽挟着一张软弓,带着二十多名侍卫还有俟利发的一大帮妻妾和年幼的儿女,当先朝着营地北边撤去。至于营地里的牛羊、财物,现在只能丢弃不顾了。普通的牧民离了这些牛羊或许无法挨过这个冬天,但她是俟利发的妻子,又是阿史德穆林的女儿,沿途自会有人接济她们,倒不至于挨饿。

刚刚出了营地,就见迎面又杀过来一队骑兵,挡住了她们的去路。原来,刘子秋从左路进攻,一路上并没有发现有敌人埋伏的迹象。但他不敢掉以轻心,下令吉仁泰引军抄,他自己则率领两千精骑,全力杀往俟利发营地的后方。刘子秋的本意并不是为了阻住穆朵丽的退路,只是想探一探在俟利发营地的后方有没有伏兵。如果有伏兵,凭他的武艺和坐下最好的战马,当可以成功摆脱,重新组织起攻击的队形。却不料,他刚刚到了营地北边,就见营地里涌出许多老弱妇孺。

见到这队老弱妇孺,刘子秋放心了,营地外面肯定没有伏兵,否则这些人没有弃营逃跑的道理。和游牧部落一起生活了这么久,刘子秋已经知道牛羊对于牧民的重要性就相当于汉人的粮食,而且比汉人的粮食更加重要,因为这些牛羊还兼具着“种子”的功能。他们弃营逃跑,肯定带不走这些牛羊。没有了牛羊,就没有粮食,而且就不会有小牛小羊,第二年他们就会面临无羊可放的境地,又会影响来年的生计。因此,只要还有守住营地的一线希望,他们都不会逃走。

知道了俟利发营地的虚实,刘子秋放下心来,抬了抬手,约束住奔驰中的队伍。他手下的这些骑兵训练有素,真正做到了令行禁止,几乎在一瞬间便停了下来,动作整齐得让人窒息。如果对面是突厥武士,刘子秋会毫不犹豫下令队伍冲杀过去。但他看得真切,这些人都是部落里的老弱妇孺,他却下不了手。要知道,在骑兵巨大的冲击力之下,这些人几乎很少有生还的机会,刘子秋可不想让自己变成双手沾满妇孺血腥的刽子手。

一个人或许可以轻松地勒住奔驰中的战马,对方整整两千人,却能够同时勒住战马,并且仍然保持完整的队形,这支队伍的骑术和执行力都可见一斑,穆朵丽不由心头一敛,知道遇上了劲敌。草原上生存环境恶劣,大多数人的寿命并不长,说不定一场大病,一个意外,就什么都不知道了。因此草原上的人往往对生死看得更淡一些。

穆朵丽也不怕死,相反死对她来说或许还是一个解脱


状态提示:第50章 五箭连发--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