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仙侠修真>西游之大唐天庭>第139章李世民的胸怀

长孙皇后护着李承乾,不让暴怒的李世民对其动手。

神情略显哀怨的说道:“陛下!

高明也是奉旨行事,陛下为何要责罚于他。”

李世民听见长孙皇后的称呼,便知她心中怨恨自己。

无奈的叹了口气,指着李承乾说道:“朕只是让他去探望魏征。

这个逆子竟敢在大庭广众之下,将堂堂朝廷大臣生生气得吐血昏迷。

你让他自己说说,古往今来何曾有此等骇人听闻之事。”

李承乾闻言,转过头说道:“为何没有?

诸葛亮便曾骂死王朗!”

李世民闻言怒极,指着李承乾大吼道:“孔颖达便是如此教导于你?

你从何处知晓王朗是被诸葛孔明骂死的?

为何朕遍阅古籍从未听闻?

你这个逆子,丢尽我李唐皇室颜面,朕今日定要打死你。”

事关学业,长孙皇后也不再护着李承乾。

挡住李世民,拽着他的耳朵问道:“李高明!本宫看你果真是皮痒了!

你给本宫说说,你从何处听来如此荒谬的言论。

若是说不清,你日后便待在东宫,不许踏出宫门半步!”

李承乾呆愣的任由长孙皇后拽着耳朵,心中已是极度懊恼。

只怪《三国演义》太过深入人心,听见李世民开口询问,李承乾自然而然的脱口而出。

可是,《三国演义》它不是正史,是演义啊!

王朗也并非被诸葛亮骂死。

回头看了眼暴怒的李世民,李承乾垂头丧气的说道:“回父皇、母后。

儿臣近来闲着无事,写了本东汉末年的话本,这是儿臣话本里的故事。

因父皇询问心中焦急,儿臣一时口快未及思虑清楚。

还请父皇、母后恕罪。”

李世民被李承乾生生气笑,堂堂大唐太子竟然去写话本!

坐回椅子上大口喘气,冷声说道:“李高明,你给朕仔细说说。

你写的是什么?”

李承乾略微惊喜的抬起头,已然想到脱身之法。

《三国演义》的魅力,李世民这样的人肯定无从抵挡啊!

看了眼同样好奇的长孙皇后,李承乾正了下衣冠。

轻咳两声朗声说道:“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等等!”

李世民耐着性子听完整首词方才打断道:“李高明,这是你作的?”

李承乾想了想,他实在没有那么厚的脸皮承认此事。

而且若是李世民让他再作几首,岂不是露馅了。

他肚子里可没留存太多诗词,除了李白苏轼的,其余的他大多记不全。

嘿嘿傻笑着说道:“启禀父皇,此乃儿臣用银子买的……”

“混账!

逆子,你是想要气死朕吗!”

李世民怒骂一声,看向长孙皇后说道:“观音婢,你来说说他该不该打?”

“该打!”

长孙皇后咬牙切齿瞪着李承乾,冷声道:“李高明,你向何人买的?

此人现在何处?”

李世民眼见长孙皇后一副气极模样,却果断转移话题,怏怏的咂了咂嘴。

看来想要在立政殿处置李承乾是不可能了。

日后还是派苏培盛去宫门拦着吧。

凡是太子回宫,必须先去甘露殿!

李承乾小心的看了看长孙,笑着回道:“回禀母后,此人名叫杨慎,乃是儿臣在扬州游玩时偶然遇上。

可惜此人不愿入仕,否则儿臣定将此人引荐给父皇。”

李世民闻言挥挥手,不屑的说道:“不愿便罢,不必勉强。

诗词乃是小道,切不可太过看重。”

李承乾立刻恭敬的回道:“父皇英明,父皇雄才大略英明神武善待功臣,天下英雄尽入父皇彀中矣!”

“哈哈哈~”

李世民抚须大笑。

他如今最满意李承乾的,便是他每次拍马屁都可以拍到自己心里。

每句话似乎都是自己心中所想。

开心的笑了会儿,李世民渐渐回过神来。

瞪着李承乾说道:“李高明,别以为区区几句实话,朕便会放过你。

若是你不能让朕满意,看朕如何收拾你!”

李承乾缩了下脖子,垂头丧气的低下头。

百试百灵的马屁居然也不管用了!

那就只能试试《三国演义》的实力,希望这本异类的兵法能够吸引李世民的注意吧。

清了清嗓子,李承乾开口说道:“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周末七国分争,并入于秦。

及秦灭之后,楚、汉分争,又并入于汉。

汉朝自高祖斩白蛇而起义,一统天下,后来……

操曰:真虎将也!吾当生致之。

遂令飞马传报各处:如赵云到,不许放冷箭,只要捉活的……”

李世民初时漫不经心,耐着性子听了片刻之后,神情却越发凝重。

待听到赵云威震长坂坡时,不由的“啧啧”感叹两声。

打断道:“李高明啊,李高明。

你是有多喜欢赵子龙此人。

文鸯七进七出被你放在此人身上。

若是日后百姓听闻,文鸯可休矣。”

不止李世民越发喜欢,李承乾也说得兴起。

听闻李世民之言,李承乾看着他不满的说道:“父皇,听书时随意打断,在民间是很失礼


状态提示:第139章李世民的胸怀--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