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都市现代>从信息爆炸到灵气复苏>第157章2个老故事

带队的老师对帝都大学的历史极为熟悉,制定的路线也十分科学。

把全校著名的建筑都参观一遍的同时,还不走用冤枉路。

并且每参观一个建筑物或者建筑群的时候,这位老师都能对这些建筑物的故事如数家珍。

比如建筑是哪位大师设计的、用来干什么、都出过哪些大师等等,而且这位老师讲故事的语气和神态也十分到位,还会在故事里穿插一些大师们的趣闻,让厚重的历史故事变得生动而有趣。

原本应该十分调皮的一群中学生们也听的聚精会神,整个队伍都显得秩序井然。

在这些建筑物和故事之中,陈衍对两处最感兴趣。

一处是学校中心的人工湖和湖心小筑,另一个是学校图书馆外小广场上矗立的三米高的人形石雕。

在一所学校里的人工湖就算是再大它也比不上洞庭湖、西湖等耳熟能详的真正湖泊,陈衍之所以会对这湖的印象深刻还是因为带队老是讲的故事。

他讲了一个关于此湖的经典故事,《帝都大学的湖水为什么是咸的》。

故事大抵是说一个学生的梦想和目标是考上帝都大学,但最终却只差区区几分没有被录取,失望的学生来到湖边暴风哭泣,泪水就洒在这片湖里。

这时这位学子遇到了一位在湖边散步的教授,教授一番询问才知道这位学子的故事。

教授笑了笑对学子说道:你喝一口湖水试试?

学子不明所以但还是照做了。

“呸呸,这湖水为什么是咸的?”学子吐出了嘴里的水,惊讶的问教授。

“因为,这湖水里洒下了千千万万和你一样学子的眼泪啊。”教授意味深长的回答。

学子听完,觉得原来有千千万万人和自己有相同的际遇,就觉得心里平衡了很多。

......

陈衍之所以对这个故事印象很深刻,就是因为他觉得这个故事跟市面上大部分的励志故事有很大的不同,他从这个故事里读出来的道理竟然是没事别瞎鸡儿定一些无法完成的目标。

咳咳,搞错了。

是这所全国最好的大学之一的老师所讲述的故事竟然是那么的真实且无奈。

他在讲述人力有时而穷,很多事情就算是一早就确立了目标就算是付出了十二分的努力也不一定能遂人所愿。

当然,还带着一点身为顶尖学府的一点小骄傲。

至于人工湖上的湖心小筑,就是另一个故事了,那是一个和图书馆前竖立的雕像有关的故事。

这个故事不是带队老师讲的,而是带队老师请那个名为“金鱼”的女孩讲述的。

她语气里充满了尊敬和敬仰,神色间充满了憧憬和向往的讲述了这个故事。

那是灵气复苏之初黑暗动荡十年里的老故事。

那个年代很混乱、很黑暗,但是又很光明。

灾难和绝望会激发很多潜藏在人性里的恶,却也会孕育真真正在的人间大爱。

被刻成雕像纪念的人是黑暗年代后帝都大学的第一任校长(名誉的)严国安,在那之前,按照他自己的话说,他一直都只是个平凡的教书匠。

灵气复苏伊始,孱弱的人类陷入了空前的危机。

不同于大部分动植物在灵气的滋养下进化变异,体型和力量都十分巨大的豺狼,能带起狂风的巨鸟,长度可达十几米的巨蟒,和体型一起变大的是这些动物的胃口,在枪械无法带来致命伤害后,人类终于被列入了顶尖掠视者的食谱。

和动植物不同的是,出现在人类中的觉醒者相比于庞大的人口显得微不足道,而且很多国家对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反应的不够及时,巨大的伤亡不可避免。

华夏是一个自古以来就对救灾特别重视的国家,但同时也是个地大物博,不管是地形地貌还是物种都十分丰富的国家,灵气复苏后从各大山川活泼里跑出来的掠食者不计其数。

一切看起来都那么绝望,恐慌和中压之下,有的人终日以泪洗面,有的人试图通过人情和财务寻求保护,有的人抱着反正随时都有可能丢掉性命的心态肆意的释放着yù_wàng。

而更多的人,选择了挺身而出。

他们中有的是部队的普通战士,及时面对怪物时双腿发抖依然要保护普通民众优先撤退;有的是医生,他们终日顾不得合眼在最艰苦的环境里救治伤患;有的是学业有成的学者,他们被紧急召集起来不眠不休的利用数学工具解析突然出现的神奇的灵力;他们中有普通的司机,冒着生命危险往返于各大避难所运送物资......

当然,还有严老爷子这样的“教书匠”。

严老爷子没有那些被国家紧急征召的科学家那么大的学问,但是他一直想做点什么。

然后他就看见了那些躲在角落里,瑟瑟发抖眼神灰暗的孩子们。

他知道孩子们的眼神不应该是这样的,代表着华夏未来的眼神不应该是这样的。

因为他本身就是帝都人,有自己家的房子,所以不用像那些后来进入帝都避难的人一样住在拥挤的帐篷里,他就将自己的家当做学校办了一个学堂,孩子都是他走街串巷找来的。

要知道当时的物资可不是随便给的,除了能保证生存底限的配额之外,要想吃饱就得靠着双手去劳动。

物资短缺,人手不够,“安界”的建设又是一项十分费力的工程。

如果同意了家里已经具备劳动能力的孩子去上学,就说明父母肩上的担子


状态提示:第157章2个老故事--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