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都市现代>异国猎宝档案>第268章大须救急

听说大须商店街有观音寺、万松寺,有许多骨董店和二手店,最最有吸引力是大须观音寺旁边,还有一个古董跳蚤市场。

李承二话没说,换衣出门,吴伟被他丢在酒店,负责看护藏品。

大须观音古董跳蚤市场,并非每天都开放,只有每个月18日和28日开放两次,今天刚好28日。

虽然已经过了下午四点,但无需担心。

大须观音古董跳蚤市场的正市时间,是从下午三点,到深夜十一点。

市场为了招揽顾客,下午3点还会为先到的200位客人免费提供长寿甜酒品尝。

这些,都是土方盛美在前往大须商店街的路途中,告诉李承的。

远远的,李承就看见一座宏伟的挑梁斗檐式东瀛建筑,门口柱子上悬挂着白帆竖幅,上面写着“南无圣观世音菩萨”几个大字。

这就是东瀛三大观音灵场之一,大须观音寺。

又称真福寺,正式名称为“北野山真福寺宝生院”,寺院内还有珍藏了《古事记》等珍贵古代文献资料的“真福寺文库”。文库收藏着包括古事记的副本(平安时代副本)在内的一万五千多本典籍经典,有“东瀛三大经藏之一”之誉。

大须观音寺始建于1333年,寺庙原本在岐阜的大须,1612年德川家康在名古屋建城后,才派人将整座寺庙建筑搬移到现在这里,因而,这里也被命名为大须。

大须观音寺前,有一片砾石小广场,此刻帐篷如云,一顶挨着一顶,帐篷下行人如织,摩肩接踵。

踏入砾石广场,李承就感觉来到港岛庙街,嘈杂的口音中,有着浓浓的广粤腔调。

对这种情况,盛美见怪不怪,笑着介绍,“这里港台游客来名古屋的第一旅游地。大须商店街就在观音寺的附近,里面还有一处电器街,来这里买小家电以及各种纪念品、装饰品,都是不错的选择。”

“当然,他们更主要的是来参拜圣观世音,求财求子,据说比较灵验。威尔斯先生要不要试试?”

李承笑着摇摇头。港岛人的迷信,举世有名,泰国、老挝、北甸,东瀛,只要有佛的地方,基本上都能见到港岛人的身影。

如同所有的跳蚤市场一样,服装和小家电永远占据第一类。入口处,各色艳丽的和装,将这些帐篷装扮的五彩缤纷,中间间或行走着一两位盛装的和装美女,非常养眼。

这些和装并非全是二手货,更多的是库存或者新品。

早些年,和装都是定制的,但从五六十年代开始,机器生产和装常态化之后,和装逐渐“离经叛道”,有紧身和装、短袖和装、裙和装等等,花式越来越多,没了传统和装的隆重与典雅,多了几分时尚。

又因为名古屋周边的濑户市,常滑市及土岐市等均是有名的陶瓷生产地,这里的摊位上,有不少陶瓷类旧货,也就是所谓的“古董”。

观音寺跳蚤市场虽然不大,可商品种类不少,既有可爱的各色工艺品,也有各种旧漫画及玩具,还有价值不菲的各类陶瓷“古董”……

这些,对于兴致勃勃的游客来说,很有吸引力,但对专业人士李承来说,很让他失望。

他的脚步很快,半个小时,将这里所有的摊位溜一圈,竟然没有发现一件真正让他心动的东西。

并不是说没有好东西,而是它的价格与价值很难匹配。

就如同刚才李承所见的那套十九世纪中叶,濑户烧出品的粉引茶具,歌川广重(东瀛江户时代的画家及艺术家)的作品,很有收藏价值。

可是,摊主一张口,三千万日元,还拒绝还价,这就没意思了。

见李承拔腿就走,一直在密切关注他行踪的土方盛美,忍不住了,紧跟两步问道,“您是觉得……这套东西有问题?”

李承回头看了看对方,耸耸肩,“事实上,我并不是一名收藏家,如果用古董商来形容我的职业会更贴切,我在港岛摩罗街就有一家艺术品商店。”

土方盛美张大嘴,对这个答案无比惊诧。

谁不好面子?在东瀛,但凡与古董沾点边的,莫不自诩收藏家!他还是第一次见到这种将不是收藏家说得理直气壮的人!

“您……您师傅饶老……怎么会?”大意是饶固庵老先生怎么会允许你这么“胡闹”?

李承摆摆手,打断他的话语,“我老师也不是收藏家,他是一位纯粹的学者。”

呃,土方盛美被噎得差点一口气没缓过来。

真是一对怪异的师徒,收藏家不好么?

在这方面,李承受饶老影响非常大。

饶老对现如今这种投资收藏热潮,或者装点门面收藏,很是不屑一顾。

他一直认为,收藏家必须有着一颗挚爱的心。老先生时常念叨的两位收藏家,像天籁阁项元汴那种,恨不得把藏品揉进骨子里的那种热爱才是真正收藏家;像范钦之如天一阁,代代传承,只进不出,才配得上收藏家的称谓。

饶老只看重文物背后的研究价值,对藏品的所有权从不过于关注,因此从不自称收藏家。李承呢,除了关注文物的价值,他还看重古董所带来的经济受益,更配不上收藏家的名称。

土方盛美哪里知道李承师徒对收藏的看法,瞅瞅李承,又瞅瞅刚才那套濑户烧粉引茶具,他还真的心动了。

“那个…那个…”他迟疑片刻后,问道,“威尔斯先生,既然您没看上,我可以出手么?”

李承摆摆手,示意随他。<


状态提示:第268章大须救急--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