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鹿鼎外传之大帝传说>第29章黄雀在后供奉齐遁逃

运功完毕,沐剑声凝神思考,此次刺杀自己的到底是何方神圣,不过思来想去,以对方这等身手,除了清廷的大内高手,似乎不可能是其它人干的,而且也只有他们和自己苦大仇深,且底蕴厚实,舍得派出武功这么高明的刺客,而且一次就是两人。

看来自己之前在禁宫里面的所作所为,真的是大大的刺激到了那位康麻子,才让他派出了两名绝顶高手跟踪前来设伏刺杀,意图要一雪前耻。不过就算这样又如何?自己这些人还不是依旧挺了过来,如此看来,自己这些年的努力真的没有白费啊,王府实力飞速提升,如果是七八年前的王府,不,哪怕就是三年前的沐王府,如果同时面对两名武林绝顶高手狠下杀手,必然会会损失惨重。

而如今呢,自己不但成功的躲过了对方的偷袭,还带领众人打退了对方的强攻,且己方不损一人,这其中综合实力的不断进步,高端战力的补充,真的太关键了!俩人这等高手,这么精心设计的杀局都被自家打破,这么看来,以后随着自己武功再不断提升,只要自己多多小心些,那么对方应该是没有多少机会能威胁到自己了。

想到这里,沐剑声不由重新恢复了自信,完全一扫刚才的那种颓丧之意,他的这种神情立刻影响了身边的这些护卫,大家也迅速的提起了精气神,这种举动随后也让归家夫妇暗暗点头,对他更加看好。

无根道人的药丸很有效,不到一个时辰,苗长生就完成了驱毒,吐出了几口黑血之后,全身立刻好了很多,脸色也逐渐恢复了红润。随后他又服用了一点补充气血的药物,稍稍运功之后就就收功起身了。

而在他驱毒时,许雪亭和归二娘也分别帮助孙氏弟兄推血过宫,治疗内伤,将二人的内伤治好了多半;至于同样负伤的陈志,因为内功要高出一个层次,而且敌人的目标不是他,所以只是受了些轻伤,他自己运功疗伤,很快就恢复过来。

在这一回抵抗刺客的行动里,新人范争的表现也十分抢眼。他在关键时刻一人独自面对刺客,与对方力拼了近十招,竟然没有怎么受伤,而且还坚持到了归辛树来援,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这其中固然有刺客主要目标不在他身上的缘故,但是能够与这等绝顶级别的敌人纠缠十余回合,也足够显示出他强悍的实力,借此他获得了一干老牌亲卫护卫们的认可,也获得了沐剑声的信任。

沐剑声心想,此人这么年轻时,就有了几乎不下于父辈们的武功,看来‘胡苗范田’四大护卫的家族里,果然是人才辈出啊,难怪彼此间缠斗几十年,却依旧能够坚持下来,如果哪家实力不够的话,恐怕也就早早出局了,看来这范争也是个如同袁承志、胡斐一般的练武奇才啊,天赋还在自己之上,以后还需要对他多加培养才是啊。

经过一番修整,这时王府诸人基本都恢复了战力,于是沐剑声不再多做停留,立刻和众人迅速取回了马匹,然后打马绝尘而去。由于担心路上再次被对手截杀,所以王府一干护卫们一路上都极为小心谨慎,因为类似的错误不能够再犯了。

不过让沐剑声等人想不到的是,他们所顾忌的两名刺客眼下都已经受了重伤,正自顾逃命,哪里还有心思再次对他们展开狙杀,而全力追击二人的,正是那位隐世星宗的弟子。

隐世星宗的宗门之地位于西陲的昆仑山中,那名弟子的回山之路,基本刚好和沐剑声等人同行,所以那名弟子基本上就吊在他们身后,继续观察时也暗中加以照拂。此人乃是世外名家弟子,武功已经臻至化境,而且正当壮年,实力比之九难师太洪安通等,也是只高不低。此前他隐身树林,远远的看见沐剑声两次被人刺杀,一颗心几乎提到了嗓子眼,不过因为自身较远救援不及,只好在远处旁观。

待见到王府众人齐心合力,最终渡过了这场危机后,他才大大松了一口气,心中也就更加坚定了自己的判断。这两名刺客的实力着实的不弱,起码都是绝顶中期的大高手,然而两人联手下,一番伏击却都没有建功,既然连这么惊险的连环刺杀都可平安躲过,足可见沐剑声的确有着非凡的实力和大气运。

他随后想到,既然沐王府乃是出现的变数,那么他也就必须要出手关照一下对方才是,首先就是不能让这两名刺客再这么搞事才是,必须要设法把二人赶跑才是,否则二人后面再搞出事情,让沐剑声有所损伤,或者意外陨落,岂不是说自己识人不明?他可不想和刚才一样,眼睁睁的在一旁看着,既然沐剑声福大命大,已经渡过了第一次的大杀劫,那他顺道相帮一二,也就是顺天行事了。

接着这名弟子眼见沐王府众人齐心协力,将两名刺客围在核心展开围攻,就继续旁观,随后看见两名刺客里面的一个人,竟然会率先突围,而且正好朝自己的方向飞掠而来,于是他心里冷笑一声,暗道敢坏我宗派的大事,正好拿你开刀练手了。

那隐世星宗的弟子随即屏住呼吸隐身于树后,暗中调息运气,待到那刺客迎面奔近,尚猝不及防时,就是全力一掌偷袭而出。那人此时正沉浸在用毒针袭杀沐剑声得手,而后成功突围的喜悦之中,压根就没有想到一旁还会另有高手在此伏击自己,待到发现树后有人偷袭时,已经来不及招架和躲让。好在他的轻功身法极为了得,在瞬息间犹自及时奋力拧身,得以勉


状态提示:第29章黄雀在后供奉齐遁逃--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