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儒要来的援军,除了三姓吕之外,还有张辽和徐晃。

张辽现在虽然因为三姓吕背叛丁原而有些闹情绪,可他一直视三姓吕为偶像。

在雁门郡待久了,会有很多事情变的没有意义。

三姓吕是连连击溃异族的战神,这一点就够张辽继续跟随三姓吕。

徐晃作为前期最被埋没的一流将领,试图接触他的人很多。

最终,徐晃被张济给拉拢过去。

值得一提的是,张济派去说服徐晃的说客乃是陈煌。

因为陈起和张绣的关系,陈家和张济现在已经是一条绳上的蚂蚱。

根据陈家为张济制定的战略,只要董胖子一败,张济就能取代他占据凉州和长安!

张辽和徐晃冲入战场之后,他们也是帮着三姓吕缓解了压力。

六将混战,一时间僵持不下。

见此,李儒不由想到对方还有夏侯惇,夏侯这样的战将。

若是这两人也冲出来,自己这一方已经没有人能跟这两人正面刚了,李儒当下下令全军出击。

见此,皇甫嵩也是下令全军出击。

双方又是爆发了一场大战。

“这西凉铁骑可真是棘手。”

同三姓吕一起来的西凉铁骑作为顶级兵种里的扛把子,战力十分强大。

皇甫嵩派遣自己麾下的精锐骑兵上前对抗,差距十分悬殊。

兵对兵不行,只有凭借夏侯兄弟等将领才能稍稍制衡这些西凉骑兵。

这场混战,双方也没有打到底。

李儒本意就是支援三姓吕撤退,很快他就下令鸣金收兵。

在追击到虎牢关上守关的羽林军的射程之后,皇甫嵩也是没有着急追击。

这羽林军的远程作战能力多么强大,他可太清楚了。

“看来,敌军的实力比我预计得要强不少。”

李儒嘟囔了一句。

原本他还以为,三姓吕带着徐晃,张辽和西凉铁骑一参战,他们会占据绝对优势。

没想到,依旧是打了一个五五开。

这个局面不能蛮干,必须动点脑子。

仔细想了想后,李儒写了三封信。

这三封信分别送给宛城的马元义,泰山的林牧,还有黑山的张宝。

信件内容很简单,李儒就是想说服黄巾军出兵来攻击联军后方,迫使联军解散。

“一封信,一张空头支票就想我们出兵,李儒未免也想太好了。”

李儒在信件里,那是说的天花乱坠,把局面说成好像是黄巾军的万载难逢的机会。

实际上,参加联军的那些都在家里安排了足够的兵力。

黄巾军现在动的话,肯定会受到各方势力的围攻。

至于说李儒在信件里许诺的好处。

董胖子败了的话,找不到地方兑现,董胖子赢了的话,根本不敢找上门兑现,完全就是一块画饼。

若是演义里的黄巾军,首领都没什么脑子,可能会被忽悠。

可现在的黄巾军领袖是林牧。

况且,就算他不清醒,他边上还有一个从鹿山书院学成归来的张宁。

直接撕了李儒的来信之后,林牧书信两封给黑山的张宝。

第一封信是不让张宝动,只是简单几句说明其中的利害关系。

第二封信,林牧写了满满当当的三大页。

只要是个人都能猜到,接下来的河北将会成为乱战的战场。

公孙瓒,韩馥,袁老板,刘影帝,这四家势力肯定得要分一个胜负出来。

第二封信的内容就是告诉张宝如何在这样的乱战中存活下来。

不同情况,林牧都写了不同应对方式。

不求张宝的黑山黄巾军能多牛批,只求他们不要有事,顺便把河北的战局搅的更乱一些。

在林牧送属性劝张宝的时候,宛城的马元义蠢蠢欲动。

马元义看着汝南的方向,他是直流口水。

虽然明白现在不宜轻举妄动,可汝南实在是太香了。

在马元义要克制不住的时候,一个少年找上门。

“看样子,你是没有半点战略打算。”

这个少年上门之后,一句话直接把马元义怼的清醒了。

这个少年不是别人,正是从鹿山书院学成归来的诸葛亮。

诸葛亮学成之后,他就一直关注着局势。

此时出现就是为了阻止马元义去送。

若是马元义送了,这个局面最获利的乃是林牧。

林牧现在通过大力发展天一村和新野,他已经囤了十万兵马。

只要马元义一露机会,宛城可比新野香多了。

诸葛亮为了阻止马元义去送,他给马元义说了一套适合他的战略。

“小兄弟一番话真是让我醍醐灌顶,茅塞顿开。”

“若是小兄弟愿意做我的军师,马某日后必定顶礼相待。”

马元义是个明白人,他知道自己太缺诸葛亮这种军师了。

只要诸葛亮肯当他军师,他的阵容就会彻底成型,真正具备逐鹿天下的资格。

“我无意做什么军师。”

“不过,在你关键时候,我会给你几个建议。”

诸葛亮会出现不是为了马元义,他是冲着林牧来的。

林牧先前走的太潇洒,当时年岁尚小的诸葛亮,心中莫名不服气,于是他把林牧走时的背影记了三年。

现在,诸葛亮学成归来,一时间无事可做,他就想好好看看林牧当初凭什么那么潇洒。

从宛城出来之后,诸葛亮去了青州。

只要马元义不送,宛城眼下还是很稳的。


状态提示:第181章僵局--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