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大明手术刀>第24章全军大比武

苏杭长篇演讲后,王超高举手臂,喝道,“艰苦训练杀鞑子!”

所有官兵跟着喊,“艰苦训练杀鞑子!艰苦训练杀鞑子!艰苦训练杀鞑子……”

声音一个比一个大,简直是从心底发出的怒吼,今天,部队中的两个团体算是融合到一起了。

“我们已经训练了半个月,再训练半个月,然后举行全军大比武,根据比赛结果任命伍长和什长,现在开始训练!”苏杭大声喝道。

经过艰苦训练的士卒,有了严明的纪律后,如果参照后世部队标准,就差为什么而战了,为什么而战是个大问题,有信念和没有信念的部队肯定不一样。

被人督促、带着强迫和畏惧心理去作战,和在思想信仰的激励下、自觉自愿的去战斗,高下立判。

今天,苏杭觉得他的部队思想统一了,对很多从不想事情的糙汉来说,他们在心里明确知道为什么而战了。

十天后,苏杭开除了二十八名火枪兵。经过将近一个月的射击训练,那批鸟铳的铳管差不多要报废了,从兵仗局领来新鲜出炉的三百杆燧发枪,在发枪之前,他在三哨火枪兵中组织了一次模拟演练。

他让骑兵从几百米外奔袭突进,命令他们在火枪兵阵列前几丈远停下,不得碰伤了火枪兵。

命令一个哨的火枪兵以跪姿、端空枪做瞄准姿势,没有命令不得后退半步。

火枪兵明明知道骑兵不会伤害到他们,但一百匹马的狂飙突进,身着铁鳞甲的骑兵端着骑枪,那扬起的灰尘更增加了汹汹气势,于是有人无动于衷,有人怕的闭上了眼睛,也有人在骑兵到了几丈远后,突然扔下了鸟铳,啊啊大叫撒腿就跑。

这样逃跑的有二十八人,都被苏杭收回了安家费,开除了。董洪志和于涛过来求情,说其中五人射击成绩非常好。

“没有胆气,百发百中又有何用?”苏杭道,然后给三个火枪哨发放了燧发枪。

燧发枪是令人满意的,乌黑厚实,通体用精铁制成,苏杭特意一支支检查了质量,全部合格。

随枪一起带回来的还有定装的纸筒弹药,长筒和人的食指差不多长短,整体用纸壳包住,一头尖一头粗,使用的时候,只需用牙把弹尖咬开,将里面的火药倒进火池里即可。弹丸在纸壳中间,挡住了剩下的火药倒不出来。

苏杭特意找了二十名训练成绩差不多的火枪手,用十支火绳枪和十支燧发枪做了测试,结果令人极其满意,平均火绳枪发射一枪,采用定装纸筒弹药的燧发枪可以开三枪。

和火绳枪仅为50左右的点火率相比,燧发枪因为结构上的优势,点火率高到了70以上,而且,燧发枪配有火石自动打火装置,本来就大大简化了射击过程,又提高了射击精度。

现在又配置了定装弹药,使燧发枪的射速进一步增加。现在基本上可以确保士卒们面对骑兵冲锋,能够打出足够密集的弹雨。

士卒们拿到新武器惊喜万分,不过苏杭可不敢让他们像以前那样射击了,前一批火绳枪就冲着练兵、往废了打的,这些燧发枪的枪管寿命和火绳枪差不多,既然枪法已经练的差不多了,平时大家还是练空枪瞄准吧。

练兵一个月后,经过艰苦训练和每天四顿饭,士兵的营养上来了,有了精气神,队列训练娴熟,执行命令坚决,可以说,部队初步形成了战斗力。

于是,苏杭举行了第一次全军大比武,大比武持续两天,一是检验训练成果,二是选拔出伍长和什长,管理一队五十人的队长以后将从什长中产生。

第一天上午比试体能,全军全副武装,身披铁甲手握兵器沿着校场负重奔跑,有氧运动可以充分考验官兵的耐力、呼吸及体能极限。

沿校场一圈大约一千五百米,到第四圈时逐渐拉开了差距,这种长跑有一个极限关,咬着牙保持频率跑下去,突破极限后,人就有一个兴奋期,那在后半段就不会感到疲劳,这个时候最考验人的意志力。

如果这个时候精神上松懈,整个速度就会大幅减慢,然后越来越累,坚持不下去被淘汰。

到第六圈时,一半人坚持不下去,径自到场外休息,第七圈时又淘汰一半,场上还在奔跑的人只剩一百二十多人了。

苏杭看了暗暗点头,铁甲和兵器几十斤重量,此时还在奔跑的人已经突破了自己的极限关,都是体能和意志非常强悍的人。

第八圈结束,苏杭叫停,这时场上还剩六十九人,记录下名字后,体能测试结束。

官兵回去卸甲,补充水分,休息,午饭,下午,其他四哨作为观众,观看一哨骑兵士卒的控马以及劈刺演练,这对于观众来说,算得上娱乐项目了。

校场中央立着十个人形木把,上分目、喉、心、腰、足五孔,各安一寸木球在内。王超一声令下,三十步外的十个骑兵便策马狂奔,挺枪向前戳去,任取一孔,戳刺五遍后,看骑枪上戳中的木球数字。

整个下午都是骑兵测试,最好成绩是一个叫徐公室的人创造的,五枪取了五个木球,这种测验看着简单,事实上在高速狂飙的战马背上,想刺中一个木球是极其艰难的。

戳中四个木球的人有两个,戳中三个木球的人有五个,其他大部分人都是戳中一两个。

练兵一个月一天没有休息,今天下午对于观看的士卒来说就是放假了。

第二天上午,是步兵测试,其中长枪兵与骑兵一般,亦是枪刺


状态提示:第24章全军大比武--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