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大明手术刀>第20章小韩庄驻军

我草,牛逼啊,苏杭呵呵笑了,问大汉叫什么名字,“李德公,你是苏杭吧,俺佩服你所以才来的,很多将军都想招俺,俺不给他们脸。”

“好,跟着我吧。”苏杭道,天晚了,也不必站军姿了,就凭这身力气和自信心,苏杭就很欣赏。

李德公倒不是个粗汉,见被挑选出来的人都没有发放银子,又将银子掷回到银箱里。

三天后,苏杭挑了兵卒三百五十人,失家流民一百五十人,到兵仗局领盔甲武器。

武器盔甲都应该统一拨付的,但苏杭还是兵仗局主事,和李芝林也熟,李芝林知道经略大人器重他,当然不会不允。

于是,苏杭拉走了五百套新进打造的铁鳞甲和刀盾长枪弓箭等,还拿走了三百杆鸟铳和不少弹药。

然后又到武库粮仓取了士兵的军服战袄、铺盖和做饭的大锅炊具等,拉了十几车米面,苏杭去和潘儒巷告辞,便带着部下浩浩荡荡来到辽阳城东北三十里的小韩庄驻扎。

辽东镇边墙屏障几乎全失,沈阳和辽阳这样的腹里重镇现在已经成为边境,虽然辽阳离女真鞑子还有些距离,但辽阳东边几十里即是长白山余脉,不得不防,小韩庄就是辽阳前出的警戒之地。

整个辽东边墙是三里一墩,五里一台,台堡更大些,驻军也更多,再加上密集林立的几百个大型军堡,所城,卫城,镇城,这是一个严密的防御体系,在明朝早期和中期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可惜到得此时,军无战心,再坚固的防御也是无用了。

小韩庄是可以驻军上千人的军堡,巨石垒就坚固非常,不是一般墩台可比,堡城周长不到二里,堡墙高十余米,有望厅房屋和灯杆,也备有火箭火铳等发火报信的物件,堡**有军营房舍五百多间。

堡内原有一个千户防守官,所率驻军已经转移,但不仅留了房屋给他们居住,也留了无处不在的恶臭垃圾和无数的苍蝇。

“找工具打扫房屋街道,你们几个分片,到时候我会检查的,能不能组织好人手打扫好卫生,就是在考验你们管理兵卒的能力。”苏杭对新任的五个哨官说道。

苏杭的部下有五个哨官,每人带一百人,其中王超带一哨骑兵,张静波带二哨刀盾、长枪和弓箭等步兵,剩下的三百人是火器兵,分别由于涛邓玉龙和董洪志担任三哨、四哨和五哨的哨官。这些人的任命都已经报给了潘儒巷,他自然无有不准。

也就是说苏杭的部队以火器为主,步兵的主要职责是在战场上保护火器兵,保障他们顺利射击,骑兵除了哨探外,主要负责保护步兵和火器兵,事实上,让明军骑兵与女真骑兵打对攻,确实也是不明智的,对付鞑子骑兵自然是枪炮等火器最好。

王雁伟这个识字的,被苏杭任命为文书军需官,所有银钱开销购买物品皆是他负责。鲁明因为年龄太小,压不住这些老兵,征得他的同意,暂时任苏杭的亲兵队长。

几百人打扫卫生时,苏杭攀上军堡最高处的望台,极目远望,东边苍山碧绿,山下是寂寂的田野和荒地,西南可以清晰看见辽阳城巨大的身躯。

整个辽东地区已经丢失三成,敌骑可以探到虎皮驿和王大人屯等地,抚顺关等原本为大明所有的地方更是变成了敌区,大地一片苍茫,广袤的黑土地绵延成片,一眼看不到边,密林处处,相比于东北广大的土地,此时的人口很少,土地肥力十足,自然资源十分丰富。

可惜了,后年这些地方全部被鞑子占领,包括辽南,明军只能在辽西落脚,此后步步后退,山海关,然后是全国,神州沦丧,亿万汉民被鞑子统治,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改变些什么。

苏杭是一个无所畏惧的人,但看到远山和大地,也感觉自己渺小,不过,自己既然来了,总要改变些什么,不然岂不是说自己无足轻重?想到与鞑子作战,突然一种建功立业的豪情涌上心头。

他不是一个会算计的人,以前是随波逐流,进了军营摸到枪后,对于他来说,更像是找到了一个成年人的玩具,但现在来到明末,不再是自己一个人,他掌握了部队,有了属下,那么很多事就不得不思考了。

部队的训练,对敌战术采纳,更远点的是自己这个团队如何在这个时代生存发展,这是成年人的世界,上下一日百战,他不思考琢磨,不知道什么时候被算计。

经略熊廷弼的敌人不仅是努尔哈赤,更厉害的敌人在大明朝堂,事实上,后金是拿出百分百的实力对付明朝,而明朝充其量拿出不到百分之十的精力对付后金,剩下的百分之九十是自己和自己作战,是文官的党争,是武将的贪鄙,是藩王和地主阶级的吸血,是即将到来的农民军的反抗。

自己哪?自己的敌人现在很明显,是鞑子,但如果随着自己的升迁,自己也会掉到那张网里挣扎,对付拿着刀子的敌人容易,杀了就是了,那种不拿刀子的敌人才最难对付哪。

不过,倒也刺激,他苏杭从来不是一个怕事的人,与人斗其乐无穷嘛。但暂时不用想那么多,先想着怎么训练这帮兔崽子吧,自己现在的敌人很明确,就是鞑子。

为了心中的正义感,为了民族大义,他也要好好练兵,然后消灭鞑子。

五百人进行大扫除,却足足用了两个多时辰,运送米面的大车卸下米面,拉了几十车垃圾出去填埋,等苏杭从望台上下来,屋内屋外,街道上下,沟渠各地,无


状态提示:第20章小韩庄驻军--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