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远东之虎>第八百二十九章 纳归
之一。在上海进行艰难的工作。在当时的白色恐怖下,伍豪等赤色的负责人得到了宋夫人等人的大力帮助。

也是在那时候,宋夫人看到了伍豪身上的才干和能力。是以,在联合政府讨论总理这个人选的时候,宋夫人毫不犹豫的提出让伍豪来担任。

因为她认为,伍豪才是能够协调这些关系的最佳人选。而颜正清,她虽然听说了很多关于他的事迹但并不了解,是以这位夫人坚持自己的提议:让伍豪来担任总理。

屠猛虎倒是很愕然这位夫人如此支持伍豪,但他本身也没有太多的异议。颜正清更是无争权夺利之心,是以这个提议并没有多少人反对。

但下面的一些东三省的老人还是有腹议的。为了平息这些腹议颜正清在和伍豪、杨子任商量之后把这次的谈判交到了伍豪手里。

只要出成绩了,所有的腹议都会烟消云散。这是东三省一直以来的规矩,出成绩便是硬道理!事实上,颜正清自己也想看看伍豪的能力到底到了哪一步。

“百川先生继续担任山西省长的职务。我们可以接受。但晋绥军必须要进行全面的改革。”伍豪拿出了一份文件,递给了赵戴文轻声道:“这是晋绥军最近的战报,你可以看看。”

赵戴文愕然了一下,拿过这份文件看了起来。这份文件上面对许昌的战事进行了全面的点评,先是晋绥军对于防御工事的不熟悉。

这个硬伤造成了日军对晋绥军大面积的杀伤,其次是晋绥军由于并没有太多的白刃战训练且兵员素质方面和日军相差较远,导致的是阵地战上被日军压制。

最严重的原因是战术指挥的僵化,无论是阵地上还是后方指挥大抵还是有着浓厚的一战时期的作战指挥痕迹。

对于空中优势、坦克和重炮等新型的作战模式完全不熟悉,这些导致的晋绥军在这次作战中落于下风。

而这份文件上还引用了国防军的某些战例,交代了国防军在这方面的得失。

“次陇先生。现在的情况是晋绥军不得不进行改革。我们不是要夺取晋绥军。而是为了更好的进行抗战。”伍豪耐心的对着赵戴文道:“军队,不是一家的军队。是属于国家、属于民族的军队!”

“我们国防军从来就是这样教育下面的将士们的,他们的牺牲都是在为了国家、为了民族。不是为了某人。”

就是这样才不能交给你啊!赵戴文哀叹着想到,将贵智兵贵愚!这是阎锡山治军的方式,事实上也是所有军阀的治军方式。

如果士兵聪明了。你哪里还能控制的住他们?!就是士兵不识字、看不懂军规条例自己才好控制部队。要是他们什么都懂,那部队怎么控制啊?!

“次陇先生,我想告诉你的是:现在广西方面德邻先生的部队已经整编完毕。最迟会在下月底直接动对华南地区的攻势,所以我们的谈判是不能再拖的了。”

伍豪依然是柔声细语。但这话在赵戴文听来不若惊雷!

“而且,现在河南的战事也容不得我们再拖。”伍豪的声音依然轻柔,对着赵戴文轻声道:“如果这么打下去,晋绥军的损失会更大……”

赵戴文没有说话,捏着这份文件半天不吱声。阎锡山给他的命令是尽量的为山西争取利益,而暗地里派人给他的信息是最好能够保住一部分的军权。

不得不说,阎老西这还是军阀心理在作怪。他总是想着自己能够总领军政大权,甚至还想着是否能够在政权中捞一把。

可显然,联合政府和国防军可不是白痴。人家之前已经说的明白,军政两权之中只能选择一项。且必须要接受国防军的改造。

双方的谈判之所以一拖再拖,就是因为在军权方面山西还是想着保留一部分。但显然,现在国防军和联合政府已经很不耐烦了。

伍豪的这番话,算是下了最后的通牒:要么赶快下决定,要么就别谈了。

“我给百川公个电报吧……”赵戴文苦笑着轻声道:“这种事情,我自己并不能够完全的做决定。”

“可以的。但还请快些。”伍豪对着赵戴文叹气道:“现在的形式不容乐观,如果再这么打下去晋绥军的损失……”

双方的交谈,从头到尾都没有提及一个问题:这些文件是哪里来的。

赵戴文很清楚,肯定是国防军有一批精锐在河南潜伏。这些人艺高人胆大,在战场附近观察着晋绥军和日军之间交战的情况。

同时根据双方交战的情况做出评估和汇总,最后集中到了伍豪的手上。

伍豪也没有提及这些文件是哪里来的,他相信赵戴文肯定看出来了。但以赵戴文担他知道自己不能去问这些。

说到底,现在晋绥军还是晋绥军不是国防军。即使已经成为国防军了,很多东西也只有国防军和联合政府的高层才能够掌握。

比如伍豪。比如林森和宋夫人之类的。

赵戴文回到了居所之后,便将电报给阎锡山拍过去了。但出乎意料的是,阎锡山很快便回电:完全接受联合政府的一切提议。

赵戴文苦笑,看来阎老西是习惯性的想要给自己争取些好处。但他自己也没有把握是否能够拿住。是以想着拖一拖看看能不能赚到。

赚不到好处了,阎老西也就偃旗息鼓了。

1938年9月1o日,联合政府和晋绥军同时宣布双方将进行合并。晋绥军接受联合政府的改编,在这次战役后将改编成为国防军第十


状态提示:第八百二十九章 纳归--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