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唐朝贵公子>第195章 宝藏

人口对于古人们而言,就是盛世和乱世的象征。

任何一个盛世,其中拿来衡量的标准就是人丁。

譬如隋文帝时,人口一度超过了九百多万户,而到了初唐,虽然李唐在战争中节节胜利,但是人们只将贞观年间称之为贞观之治,而绝不会称之为贞观盛世。

其根源就在于,贞观年间,还够不上盛世。

直到了唐玄宗大治天下之后,大唐才迎来了真正的盛世,即开元盛世。

而究其原因,就在于贞观年间的人口实在是少得可怜。

隋炀帝可以伐高丽,可以修运河,可以大修宫殿,甚至营建东都洛阳,根本原因也在于此。

毕竟隋文帝留下的本钱实在太多,可以随意隋炀帝挥霍。

可到了李世民时期,就全然不同了,虽然有许多次军事上的胜利,可战争的规模,远不能和三征高丽相比。

至于运河……也只是进行修修补补罢了。

说白了,就是钱粮不足,且人力不足。

其实大唐的人口,固然只有三百万户,可实际上……后世的史学家估计,人口不至于如此稀少。

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隐户,因为战争,所以大量的人口为了逃脱税赋,而被世族们隐瞒起来。

他们在民部的户册中是看不到的,仿佛从来没有存在过,可实际上……偏偏他们又是活生生的人。

只是清查隐户不但阻力重重,而且根本无从查起,因为隋朝时的户册……已经丢失了。

隋朝时,曾对世族的隐户有过一次大规模的清查,若是能得到这些户册,那么对于追查隐户有着极大的帮助。

戴胄家中贫寒,并不算是什么世家大族出身,他为人很清廉,倒是没有什么私心。

现在听到陈正泰……不,恩师居然说可以想办法追查出隐户,倒是让他一下子振奋起来。

只是……真能找回那些户册吗?若是找回来了,又如何开展工作呢?

还有那传国玉玺,不是听闻被带去了漠北吗?

他抬头看着陈正泰,一脸不解的样子。

“总而言之,你要及早做好准备。”陈正泰交代道:“这件事,在结果出来之前,决不能走漏风声,一丁点风声都不能吐露。小戴,你在这民部可有心腹?我说的是,绝对的心腹。”

戴胄正色道:“有数十人可以托付。”

这倒是令陈正泰有点意外,竟有这么多。

陈正泰便道:“二皮沟大学堂那里,也有不少人已经学过基本的算学了,这些人反正在读书,闲着也是闲着,拉出来可以实习嘛……”

“只不过……他们才刚刚入学,就这般拉出来,会不会有一点黑心?也罢,为了天下太平,顾不了这么多了。此事一旦事泄,只怕就要被人察觉,所以在此之前,一定要小心再小心,只是到时若是背地里清查人口,大学堂的生员只怕还不够熟练,小戴啊,你得抽空多去帮一帮你的那些师弟才是。”

戴胄:“……”

每次被陈正泰强调他是陈正泰的徒弟的时候,他总是忍不住心塞。

而且,戴胄有点觉得陈正泰是在唬人,这户册……在哪都不知道,就算知道了,毕竟是二十年前的户册,真能清查的出来?

此时,陈正泰打了个哈哈,便站起来道:“这件事就说定了,好啦,我与太子还有事要去忙,再会。”

陈正泰优哉游哉地自民部出来,李承乾则是惊讶地道:“师兄,你方才说的都是真的?”

“其实我也不确定。”陈正泰手一摊:“不过可以试一试,不过此事,你可不能和人说。”

李承乾拍着胸脯道:“你放心便是,这样的事,我岂会和人说?”

陈正泰淡定了:“到时师弟就等着来一场天大的功劳吧。”

说着,骑上马,和李承乾道别,领着这薛仁贵走了。

没过几天,陈正泰便召集了一群陈家人鬼鬼祟祟的出发。

这数十人蹑手蹑脚的,带着足足几辆马车,马车是用毡布蒙上的,谁也不晓得这车里装着什么。

用不了多久,便到了一处山脚,而后大家开始把工具统统的卸下,不只如此……薛仁贵还带着几个人在周遭进行巡视。

大家在此搭建了几个帐篷,而卸下来的东西却是不少,有火药,还有镐头,以及各种生活的物资。

来的都是陈家人,是陈正泰最信得过的。

为首的乃是陈正贤。

陈正贤肤色黝黑,根据他多年挖矿的习惯,到了地方之后,也不急着吃干粮,而是背着手,开始围着这附近来回逡巡,研究这里的山石,有时弯下腰,捡几块石头,他手里还带着小锄,偶尔敲一敲,查一查土质。

琢磨了老半天,心里就有数了。

到了下午的时候,找了几个人来,开始布置火药。

陈正泰好好地交代了一番,这才骑着马,领着薛仁贵走了。

陈正贤留在了这里,事实上,他有一点不太明白。

怎么好端端的,让他来此挖山?这土质,还有地形来看,应当没有矿啊。

不过堂弟有吩咐,他哪敢说什么,现在至少他还能成日玩一玩火药,招惹了这堂弟,说不定又将自己发配去拿镐头挖矿了。

…………

“东主……东主……”黄成功脸色惨然地又寻到了韦玄贞。

在韦家的主厅里,韦玄贞正慢吞吞的喝着茶。

一见到了黄成功来,他下意识的眉一挑,道:“又咋咋呼呼的做什么,没见我在


状态提示:第195章 宝藏--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