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碧海残阳>第一百九十四章 官商商帮

秦川道:“大人,下官有个想法,不知妥当不。海贸确实利润巨大,但风险也巨大,像李雍家里,也曾跑过海贸,但最后船毁人亡,得不偿失。晋州士绅也是这个担忧,他们想联合起来建立一个商会,大家共同出股,共同经营这海商之事,利益均沾,风险共承,而且他们也希望保民军和晋州官府也能参与进来,这样官军商一体,不仅能够控制晋州的海贸,免得大家相互间恶性竞争,同业拆台,同时有了官府和军队的参与,大家心里也会彻底踏实了,不会再遭到一些贪官恶吏的刁难克扣。”

李雍一愣,昨夜虽然说到了海贸之事,但并未说起成立商会,不过他又转念一想,这个商会,对大家都有好处,那些士绅是肯定不会拒绝的。于是也接口说道:“秦大人所言极是,士绅们得了利,官府也能分得利润,同时有军队护卫,那些海匪山贼自然也不敢轻易来打商队的主意,此法于各方都是大有脾益。”

李泰一听,也想起了晋州城中那些依附他的商贾,跟着说道:“晋州城中还有许多大商贾,他们精于买卖,各地人脉也广,早就想做这海贸了,能否也来入股?”

秦川一看,得,晋州士绅和晋州商贾的代言人都表示赞同了,徐元礼不同意也得同意了。

果然,徐元礼爽快的表态同意了:“既然晋州士绅和商贾都有此意,那就这样办吧。秦大人,这商会之议既然由你提出,怎么个搞法,想必你心中也有数,那商会的章程就由你拿出来,先让我们在座的几位看了,商议妥当后,再问问那些士绅和商贾有什么建议,即便不能做到面面俱到,至少要让大家都能接受。”

“是,大人,下官定会征求各方建议,把这商会章程尽早完善拿出来。”秦川答道,谁提议谁干,徐元礼这领导当得不错,不过秦川确实也不放心把这么大的事情拿给别人去做。

此时的秦川,基本是临时突发奇想的提出了这个商会的建议,他却不知道,就是这个商会,以后将晋州的政治架构带上了一条“歧路”,就是类似威尼斯那样的商会政府(也可说是商帮政府),这种政治架构,实际上就是官商和商帮的合体,简单说就是官商勾结,垄断商业。虽然这种体制非常容易造成腐败和垄断,抑制社会的竞争和发展,但在初期,确实能够集中起社会的力量和资源来“办大事”,同时也给商人阶层打开了通向政治层面的一条道路,比原来的官府肆意盘剥打压商人要提升了一个台阶,商人们也从纯粹的奴仆身份转变为官府的合伙人身份,算是一个社会的巨大进步。这种官商加商帮的商业形态,实际上是世界古代商业文明的最高形态,其最高成就,就是造就了光芒四射的威尼斯城邦帝国,一个小小的、连陆地都没有多少的威尼斯城,居然能够击败拥有万里疆域、亿万人口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

当然,官商加商帮这种体制,有其固有的缺陷,一方面它彻底掐灭了自由竞争,让社会不能在竞争中得到发展,社会上豪门垄断一切,底层民众看不到任何希望,除了给豪门打工这一条路,没有别的途径能够实现某某梦;同时它还滋生出越来越大的腐败和低效,越到后来,问题越大,既得利益阶级的固化和保守,使他们不可能放弃特权和利益,特别是他们极端敌视近现代的严格、透明和近乎冷酷的资本管理和运作体制,因为这让他们无法再中饱私囊,最后这种官商加商帮的体制就在资本主义的滚滚车轮下被碾得粉碎。

从三流大学混出来的秦川自然是不知道什么官商文化和商帮文化的,他只是跟着自己的感觉走,觉得官商勾结起来,正好可以垄断贸易和经济,为战争榨取最大的社会资源,当然他也更看不到这种商业体制的弊端和最终结局。现在,一切都为了战争,为了前线,不是吗?


状态提示:第一百九十四章 官商商帮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