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明兴亡>第六十章 整个石柱疯狂备战

这时帅哥马祥麟插话道:“征夷,你之前说要我们整顿军械,怎么也能咬下来建奴二两肉,具体该怎么做,你讲讲呗。”

秦民屏也说道:“征夷,这建奴如此棘手,他们甲兵我们的长矛捅得进去吗,剩下的不披甲的士兵,三十人一组,躲在四辆盾车之中用弓箭,三眼铳,火铳向我们射击,可有应对之法。

马佐臣也说道:“我石柱土兵都是长矛兵,不披甲,如何防箭可是大问题。”

“满洲弓的弓力比较大(1弓力等于今天14斤,在康熙以前八旗战弓的拉力为8力以上,1力14斤,即112斤以上。如果是按清朝的半斤八两制折算成现在的斤数,也至少有80斤以上。12力以上为虎力,最高达到15力者。清兵战弓在乾隆时代降到6力,到咸丰时代,普遍降到3力,即和现在奥运会的弓箭的40磅弓力相当),但是使用重箭,射程反倒不远,一般十几丈的距离才会放箭,但是百发百中,直接破甲。这个距离他们可以从侧面射穿脸颊,正面射中眼睛,中者必死。

“我习惯用米作单位,一米大概合量衣尺(32厘米)三尺一寸一分。”说着李憬从怀里拿出从光幕上买的塑料皮尺,拉开,虽然众人看不懂阿拉伯数字,但是没一米,一份米一厘米的标识还是很清楚的。“就是这个一米长度,八旗弓手一般会在五十米内放箭,目前大明的绝大多数盔甲都可以射穿,山文铠和多层鳞甲如果制作精良可以挡住。但价格昂贵,只有将领才装备的起。这个卷尺送给你们,你们可以参照作为标准,我的东西度量衡和大明的不一样。”

“从这个角度上看,你们不披甲是好事,反正也没有用,徒增重量,影响机动。满洲兵擅长寻找一切有利于自己的地形,风向,常常在野战中不停的从高处往下冲锋,并且同时顺风向发射锥头破甲箭,以求发挥弓箭的最大威力,打击对手的士气,冲垮对手.满洲骑兵同时习惯在战局初开的时候侧面突击,切割对手阵型,将敌人分割,为后面的步兵推进做准备,以关外蛮族的气势震慑关内汉兵,并且喜欢辅以狙杀敌方将领,力求打垮敌方的气势,最好使敌方一触即溃.这样的话,满洲兵就会开始从后面剿杀溃兵,抢夺辎重。”

“八旗的白摆牙喇兵,配三重甲,长矛穿透不易,要从扎甲的连接处往里刺,或者直接刺脖子和脸部如眼睛、嘴等。下部的甲裙为了活动也是分成四瓣的大腿和脚运动时会露出了,直接用长矛刺,把脚扎了,也走不了路了。剩下的甲胄一般用大力,刺中甲缝还是可以的,这个可以抓紧一切时间联系。要想防止弓箭的伤害,短期能做的,只有一个办法,长矛必须配盾牌,而且用大盾,一人高两尺宽的那种,而且要做成中间有开口的,便于观察敌情和从开口处刺杀敌人。战时四面用大盾防箭。方阵内部的人也可以把大盾举在头顶。防止箭矢从空中漫射伤害。

秦良玉道:“征夷,你说短期唯一的办法,莫非还有其他办法,需要比较长的时间准备,才可以对付八旗兵的弓箭不成。刚才你也说了,和建奴打仗不会短期结束,可能要十几年打下去,有什么好方法,可要告诉秦姨啊”

李憬苦笑,这秦姨还真是不好糊弄,自己刚露出一点,就被她抓住了。“秦姨可曾读过《三国演义》吗”三国成书于元末明初,明朝中期已经广为流行。一般地方都有的卖。

“自然读过的,征夷,难道这书里有克制八旗军弓箭的办法。”

“那您肯定知道诸葛亮七擒孟获中,火烧藤甲兵一段,这藤甲就是用云贵川地区的青藤所制,八旗的长矛,腰刀,重箭,都可以有效防御,而且重量轻,好携带,就是不挡风,辽东天气冷。但你们里边穿好棉衣,就没事了。”

“此物早已失传千年,莫非征夷你知道制作之法。此物怕火烧,建奴要是读过三国岂不是到时用火箭射我,反倒自己烧了自己了。”

“制作方法我确实知道,但是一幅甲要制作两年才能满足使用,如果制作五年效果可达到最佳。这个时间来不及了。至于防火,这个对我来说很简单,我会给你们一种防火剂粉末,你们用桐油调和用刷子刷在藤甲上,这样就是放在火烧,也点不着。最后只能变成干馏。”

李憬在走近科学的电视节目上看过,云南某个村子至今保持着藤甲生产技术,军事博物馆工作人员现场测试防御性能,用当代的钢刀砍刺,完全可以抵挡。用木制用脚踩上弦的硬弩十几米射击,有的箭头射中了缝隙,虽然穿透了,但被卡住在藤条之间,最多刺进皮肤一点。有的设在藤条上,直接弹飞。藤条弹性大,不会像硬金属甲片那样,虽然挡住了弓箭,但是会造成钝伤淤血。这个完全靠谱。

秦良玉惊奇的问道:“什么是防火剂,这东西能防火吗”

“这个涉及到化学知识,跟您说了您也不懂。这东西叫硅酸钠。生产方法分干法(固相法)和湿法(液相法)两种。干法生产简单就是是将石英砂和纯碱按一定比例混合后在反射炉中加热到1400c左右,生成熔融状硅酸钠。您别问了,您知道我能做出来就行,现在说这个没意义,等你从辽东回来,咱们再说藤甲的事”

“盾牌怎么做,你们都知道吧,就不用我说了吧,要想快速做就干脆用干青藤泡几天桐油。直接像编筐一样编成弧形的三尺宽,六尺高藤条盾牌,外面蒙上铜皮铁


状态提示:第六十章 整个石柱疯狂备战--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