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江山物语>第二十节
那时作者莫尔担任英国的首席**官一职,不过此人最后因反对英王亨利八世进行宗教改革而被监禁处死。

在《乌托邦》一书中,莫尔对当时的英国社会予以辛辣、深刻的嘲讽与抨击。在他看来,都铎王朝君主独裁暴戾,醉心于扩张掠夺,朝廷政治**黑暗。同时,社会道德风尚日益衰落,富有的人尽情享乐,欺诈掠夺成风,妓院林立,赌场遍地。

他指出,私有制是社会病态与悲剧的最终根源,因为它以金钱的价值来衡量一切, 导致人们见利忘义,造成社会严重的贫富分化。他断言,“如不彻底废除私有制,产品不可能公平分配,人类不可能获得幸福。

在大胆揭露社会黑暗、彻底否定私有制的基础上,莫尔设计出一个在所谓“乌托邦”岛国的公有制的社会模式。

在这一模式中,包括总督在内的各级官员由选举产生,除总督外所有官员基本上是一年一换。任何涉及到国家的要政,总督、官员都不能自作主张,而须经过“议事会”讨论,以防个人****统治。

在经济上,“乌托邦”彻底废除了私有制,实行财产公有制,“一切归全民所有”,在政府的有计划组织下,人们实行普遍的义务劳动制,轮流到农场去务农,此外还得学一门手工技艺,取消商品、货币和市场,消费品按需分配。在社会生活中,人们妥善地安排劳动、娱乐与休息, 每天只工作6小时,其余时间用来从事自己喜欢的业余文化活动,人们的服装都统一式样,只有男式女式、已婚未婚之别,“外套颜色全岛一律,乃是羊毛的本色”。就餐在公共食堂,看病有公共医院。由于物资充足,生活有保障,这里既没有盗贼、乞丐,也看不到穷人。

在道德风尚方面,乌托邦的人勤奋敬业,崇尚简朴,遵守法令,乐于助人,鄙视懒惰与奢侈腐朽。这里禁止嫖赌、饮酒、欺诈、阴谋、私通、虐待等罪行。人们视金银如粪土,用金银来铸造粪桶溺盆等。在信仰方面,乌托邦盛行多神崇拜与宗教宽容,但人们逐渐皈依崇高的基督教。教士主持礼拜,掌管宗教仪式,监察社会风纪。

总之,乌托邦是一个政治清明、社会平等、民众乐业、道德崇高的美好社会。”

“简直是天方夜潭,这在我大清能实现吗?我看老伯是在痴人说梦,直可与那东晋陶渊明的《桃花源记》相姘美了。”

许维打心里对这所谓的乌托邦思想根本是不屑一顾。依照许维对人性的了解,乌托邦社会在中国是不会实现的,最起码在三十年内是不会实现的。光是消灭私有制一项就能掀起满天风雨,震动全国。再有,你把皇帝的所有特权都给消灭了,来所谓的人人平等,那又致大清朝的皇帝于何地!

“这些虽然此时听起来有些不切实际,但我认为,这乌托邦思想在我死后的数十年里应该能实现的,只是我无法亲眼瞧见罢了。

算了,不谈这个了,免得你我二人起了争执。”孙正见许维不信服的表情,也习惯成自然了。

许维对孙正的观点那是左耳边进右耳边出,根本没放心上。却未曾料到只过了十余年,鼓山书院的学生还真捣鼓出来了空想社会主义。而这许式空想社会主义随后西传至欧洲,成为马克思创建马克思主义的主要思想源头。

一夜无事,许维安安稳稳地在牢房里过了一宿。第二日一大早,又有四个囚犯被关入许维的那间牢房内,而王城与李文则被王牢头给叫了出去训话。

当王城与李文重新回到牢房内时,那两张脸上的笑容简直让许维见了就憎恶不已。只听得王城对许维说道,

“我说抚台大人,您怎么也到了这按司大牢里来呀。我们这里可是蓬壁升辉不少呀。”

“就是嘛。往常抚台大人只会端坐在抚衙大堂内,哪有闲功夫到这肮脏无比的牢房里来。”李文不怀好意地讲着。

二人逐渐靠近许维,拳头都捏得叭吱叭吱响。许维晓得此次可能躲不过打了,也只能一步步后退。这牢房狭窄得很,还没两三步便无路可退,背部顶着墙壁了。许维不死心地继续说服二人道,

“二位,二位,有事好商量嘛。这俗话不是说得好,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只要放过我一马,我这里有一千两银票,纯当孝敬二位爷。今日先交个朋友,等我许某人出了狱,定当重重酬谢。”

一千两!王、李二人不由吞了下口水,这可是天大的数目。互望一眼后,王城率先夺过许维手中的千两银票,对李文说道,

“这姓许的看来家当满丰厚的,我们大可日后慢慢敲诈,现在还是先替王牢头办了事吧。在这按司大牢中还是王牢头最大,可不要为了眼前的蝇头小利害了我等二人的小命。”

被王城这么一说,李文立刻点头同意。钱财虽好,可若没命消受那也是白搭。

李文卷起袖管,凶神恶煞地靠近许维,看样子是要狠揍许维一顿了。

许维已经觉察出此二人态度有所转变,这狱中的气氛甚为紧张。牙一咬,反正被打已成定局,为了自己的脸面,怎么说也不能太软弱无能了,被人给小瞧,这牢房里可不止就四个人。就跟这两个小兔崽子拼了,大不了去见阎王,二十年后又是条好汉,这世道谁怕谁。

许维不再示弱,站直身子,怒眼相向,大有十余年前刚出道时那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狠劲。

“嘿嘿,大哥,你看这小子居然这时候


状态提示:第二十节--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