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穿越重生>安奎利塔斯历史>第八卷 第三章

不同于基克诺斯与塔尔昆的勇敢,费莱奥斯在从战场溜走,返回军营后,马上就收拾起自己所有的财物,逃亡了。由于安奎利塔斯人民不知道费莱奥斯的下落,所以他们愤怒地捣毁了费莱奥斯曾经为公民广场上捐赠的一个迪菲亚神像。据说,这个神像是费莱奥斯模仿自己的样貌建造的,因此当公民们路过公民广场,看到迪菲亚神长着一张令人憎恨的面庞后,他们抑制不住自己的愤怒情绪,才做出了这种渎神的举动。与此同时,议会内部也发生了力量的变化,那些曾经反对急于作战的人——不管这些人是出于懦弱还是沉稳的考虑——重新取得了上风,于是备受这一派青睐的恩德斯被委任重新统领剩下的那群安奎利塔斯士兵。

除此之外,得知己方军队大败的安奎利塔斯、阿皮齐亚和帕特里奥克斯三国都急忙向其他国家求助。维萨的国王萨里奥列努斯首先对此做出回应,他派出一百条战船,载着一万名士兵往埃维厄的方向去。但是维萨南方帕赫斯特共和国秘密与萨赫利人结成同盟,因此他们派出相等数目的战船,从背后突袭了维萨人的舰队,维萨人的舰队被打败了,逃到安奎利塔斯的布鲁尔避难。帕赫斯特共和国,正如之前所说,曾经是维萨人的一个属国。但它在七年前,也就是766年的时候,趁着维萨人分兵普利斯提莫,与萨赫利人交战的时候,宣布破除与维萨人的协约。新仇旧恨令所有维萨人都对帕赫斯特共和国大感震怒,于是萨里奥列努斯立刻停止派兵前往埃维厄,把当时能够调集的两万人军队都派遣到维萨与帕赫斯特的边境,准备等待时机成熟的时候向帕赫斯特发起进攻。

至于帕赫斯特人这一边,他们一方面向萨赫利人求援,一方面又向他们西南方的罗克里人派出使者,请求结成同盟。这个罗克里名义上是独立的国家,但他们与加尔马纳人之间也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在大约二十年前,罗克里人从莫拉维亚人与西诺丁人控制下争取自由的时候,他们接受了来自加尔马纳的援助。作为条件,罗克里人允许加尔马纳各国在自己的土地上建立殖民城市。在加尔马纳人看来,这些城市的移民是被用来控制罗克里人的最好保障,但其实对罗克里人来说,这些城市中的加尔马纳人却是他们用来抵抗外敌最好的士兵。不过不管怎样,既然罗克里人想要利用加尔马纳的力量,他们就必须装作听话的样子,因此在帕赫斯特请求同盟的时候,他们第一时间把这事情通报给了住在他们土地上的加尔马纳人,然后这些加尔马纳人又把这个消息带回到加尔马纳本土,递交他们的国王和教宗进行裁决。

刚好,973年又是加尔马纳人和特朗西特斯人曾经订立的五十年和约到期的第一年,因此加尔马纳本土的诸国王和他们的教宗,也认真讨论他们今后的规划。当时在位的教宗是克雷芒二世,他又是一个以掌握极大世俗权力,并且热衷于对外征伐而知名的人。而且,克雷芒二世如此的行动也得到了几乎全部加尔马纳领导者的认可和支持,因为那时候的加尔马纳由于种种原因,各国流民众多,他们出于对现状的不满,到处掀起动乱。最终,克雷芒二世考虑到如果与特朗西特斯开战,他们在许多遥远的国家建立和占领的城镇将极难保住,又由于帕赫斯特共和国曾经非常粗暴地拒绝过自己在他们的国家派遣传教团的建议。所以加尔马纳人不仅决定不与帕赫斯特缔结同盟,反而指责帕赫斯特投靠萨赫利人的行为,并且向帕赫斯特宣战。之后,克雷芒从各国召集了许多流民,编作士兵,派到罗克里去,做对帕赫斯特作战的准备。

在那年的八月份,巴哈又从巴克尔带来了将近两万人的军队,还有两百条战船前来支援卡迪尔。这些士兵大都是他从巴克尔本地原来的驻军中整编的,而那些从他们本国带来的萨赫利士兵,则被巴哈留在巴克尔用以守卫工作。得到支援的卡迪尔随即率领大军,对库安奈岛发起了连续的攻击,并最终夺取了库安奈岛上所有的要塞。之后,他和巴哈各自带领一部分军队,向周围的海岛发起进攻,他们在已经夺取的岛屿上面修筑要塞,布置守军,精心安排一切事宜,使塞托维亚海上的许多孤岛成为了他们最坚固的军事基地。

相比萨赫利人迅捷的行动,联军各国还在缓缓调集自己的陆军;同时,普莱比斯和帕蒂略斯两国的海军则遭到了巴巴罗萨的攻击,龟缩在港口里面不敢出来,直到利德哈姆多克的国王沃库拉与巴巴罗萨发生冲突,并对其进行威胁之后,巴巴罗萨才从特朗西特斯的北海岸撤离。这样,联军迟缓的行动就给了萨赫利人从容进行战争准备工作的充裕时间。因此,一直到那年的十二月份,双方都没有再进行什么军事交锋。只有萨里奥列努斯亲自带领维萨的士兵与帕赫斯特共和国进行了几场不分胜负的战斗,至于这些战争,并没什么值得记述的地方。

在974年的春天到来后,联军各国,除了维萨以外,都把陆军与海军调集到阿皮齐亚与帕特里奥克斯的沿海地区驻扎,联军在那里一共集合了八万名士兵,还有五百条战船。统帅这支联军的是安奎利塔斯人莫特鲁斯,还有阿皮齐亚人图拉杨。联军之所以推举他们两个人,是因为他们都曾经在普利斯提莫人的土地上与萨赫利人作战,并且做出过许多光辉的行为。然而图拉杨在被推举为联


状态提示:第八卷 第三章--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