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网络游戏>异域——美丽新世界>第二章 彼岸新乡
比较有身份的人再添加几个热菜,无非是溜腰花、炒笋片之类。但他们桌子上的酒只有一类,那就是黄米酒,使用的碗也都是我在父亲家里看过的粗瓷大碗。

酒客们都是清末民初的装束,有穿着大褂背着褡裢的,有一身短打衣服戴着斗笠的,有光着脑袋抽着旱烟袋的,这些人我大都不认识,见我们进来,一个个都停止了喧哗,一双双阴森森的眼睛看着我和颜华。

柜台上出来两个女孩,正是昨天在我们家做饭的两位,她俩很麻利地给我们收拾出一个方桌来,一个女孩小声说:“李肃少爷,颜华小姐,快请坐。”另一个女孩很快端来几样菜蔬和两双碗筷。

端菜的女孩说:“我叫小青,她是小红,两位要喝什么酒?”

“你们这里除了米酒,还有别的吗?”颜华问道。

小青道:“您想喝什么酒,我们这里都有。老太爷知道李肃少爷今天来,特意让我们准备了。”

颜华故意摇头道:“我不信。李老太爷出了名的难说话,他这个酒馆开了一百多年了,除了自酿的黄米酒就没卖过别的酒。”

小红道:“您说的对,老太爷确实不卖别的酒,但今天不是他孙子来嘛。李肃少爷来自美国,喝惯了红酒吃惯了牛肉,老太爷担心他喝不惯这酿造了上百年的米酒,所以让我们俩预备了他能喝的酒。”

“既然老太爷如此关照,咱们也别客气了。请上一拉菲,一路易十八。菜肴嘛,就来一个法式蜗牛,一份俄罗斯鱼子酱、松鼠红鲤,对了还要一盘大沽河的脂鱼。”颜华一口气说了一大串菜名,有中式的,有西式的。任何一个餐厅都不可能同时做出这几种菜来。

小红却说,“好的,请稍候。”然后拿来两洋酒和两个高脚玻璃杯,小青也陆陆续续把我们要的菜肴都端来了。

我目瞪口呆,这样一个昏暗破旧的乡村小酒馆里,怎么可能做出这些菜来?还有,这些酒是颜华随口乱要的,小青居然随手就拿来了。更奇怪的是,周围的酒客们突然不再对我们感兴趣,只管喝着他们的米酒,嚼着自己的花生米。对我们点的中西合璧的酒菜视而不见。

“酒不错,菜也地道。老同学,我今天可跟你沾光了。”颜华吃喝着,见我还没从震惊中恢复过来,就又催我道:“快吃呀,愣着干啥?”

“我想问问爷爷,这些酒菜真是我爷爷的酒馆弄出来的?”

“你爷爷到岔河口收账去了。卖豆腐的侯登枝欠了三年酒账,许久不上门了,你爷爷担心他死了,上门去看看。”邻桌一个埋头吃喝的光头酒客说。

侯登枝的账还没清啊。我记得父亲跟我说过,爷爷不识字,账本上画的都是自创的图文。父亲小时候去岔河口要过账,侯登枝见我父亲是个六七岁的小孩,故意逗他,不承认欠账。父亲拿出账本,只见爷爷的账本上画着一只猴子,蹲在树枝上,下面是一担豆腐挑子。侯登枝一看,哈哈大笑,如数付清了一年的欠账。

光头酒客抬起头,我这才发现他只有一只眼睛,另一只眼带着黑色眼罩,显然已经被打瞎了。

冷冷地说:“我听说你小子是个文曲星,能写大书,还把你禄爷写进了书里。我禄爷跟你们李家世代交好,你爷爷是我表舅,你爹是我表弟,你咋能在书里埋汰我欺男霸女,打死韩兰曼?还说我把文昌阁的葫芦头打了许多洞?这都是谁告诉你的?”

我意识到这是我们原来的老村长禄爷,我曾经在《大沽河纪事》里写过他的故事。禄爷早年参加革命,还是我爷爷在这个小酒馆里给他指的道儿。后来他负伤退役,当了我们村的村长,土地改革打死地主老婆韩兰曼和开枪打文昌阁的葫芦头确实也写过,但都是我从村民哪里搜罗来的故事,现在本尊矢口否认,我一时不知道该怎么解释。

“禄爷,您老别生气,我对您非常敬仰,如果有的地方写的不妥,您老多包涵,我一定会改的。”我站起来,连连鞠躬,向他赔罪。

邻座一个戴着毡帽、长着一张丝瓜脸的瘦高个老头看不过去了,对禄爷说:“怎么了,老禄?想翻案呢?这每个人的历史都是自己写的,平生不作皱眉事,世上应无切齿人。你自己干的那些勾当,你都忘了?还是想一把灰抹平了?你怎么丢的官?小凤仙又怎么跟你离了婚守寡一辈子的?我看老李家的孩子写的还不够,给你留足了面子呢。哼!”

禄爷急了,对丝瓜脸说:“孙爷,您是高兴啊,他在书里把你写成抗日大英雄,什么单枪劫车站,单骑拔据点,还参加孙家口伏击战,打死日本司令官。老孙,千年的文字会说话,他这么一写,您是抗日英豪,我是无赖王八蛋,这就千古定案,永世不能推翻了,个人委屈事小,可子孙后代读到这一页,该怎么想?”

我这才明白过来,眼前的这个丝瓜脸,正是我在《草莽暮色》里写的抗日英雄孙华荣。我又惊又喜,上前给孙英雄鞠躬致敬:“孙爷爷,没想到能见到您,真是太荣幸了。我最近跟人合作写了个电影,正准备拍摄把您搬上银幕呢。”

孙华荣高兴地眯起那双精光四射的眼睛,“好孩子,干得不错。等着看你的电影。”

又转过头来对禄爷说:“养儿不教如养猪,看看人家老李家的孩子,再看看你们家的那两块货,那就是两头猪!”

“老虎一只也称王,老鼠一窝都喂猫。”有一个酒客站起来,我


状态提示:第二章 彼岸新乡--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