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网络游戏>异域——美丽新世界>序:相见时难
,当年队里种花生,收获的时候大人孩子都会偷吃,生吃、烧着吃、在河里洗过用瓦罐煮着吃,因为缺乏营养,社员们只要不偷拿回家,吃点花生队里的干部一般也不管。父亲是个爱吃花生的人,但生产队里的花生他一个都不吃,有些社员会偷着烧一些花生塞给他,却被他狠狠瞪了一眼,花生洒落地上。但当生产队里的花生分到家里,父亲会坐在麻袋上,不声不响吃到半夜。

父亲对我寄托着一种不可言说的期望。据母亲说,小的时候爷爷曾经摸着我的头说,李家只有这个孩子会是条汉子。爷爷的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多少年来我一直捉摸不透,父亲却坚信爷爷的预言,他认定我会有出息。所以,当年我们家清贫如洗,父亲却咬紧牙关供我读书。许多严寒酷暑,父亲骑着单车行六十里路到寄宿学校给我送粮食和衣物。

记得有一年,看着父亲的不再挺拔的背影消失在风雪之中,我的眼泪再也难以止住。

我第一次高考失利,父亲绝望的眼神让我心碎一地。当我终于考上了北京的名校,父亲送往上火车的时候,他说的那句话让我受用了一辈子。父亲说:儿子,我有一句话要送给你:不管你将来干什么,即便你当了再大的官,不是自己的钱不要贪,不是自己的女人不要沾。做到这两点,你就能在社会上立住了。

我虽然没有当什么官,但是父亲的教诲我永记在心,受益无穷。

这一次远行美国,我跟父亲告别,父亲却什么也没说,只道:“走吧,走吧。自己照顾好自己。”居然连啥时候回来的话都没问。

我强忍着眼泪,很想拥抱一次父亲。小时候多病,我经常在父亲背上。渐渐长大之后,按照农村的习俗,孩子就不再接触父亲的身体。我甚至连父亲的手都没有再摸过。表达父子感情的唯一方式,就是在过年的时候,喊一声:父亲,给您磕头啦!每年三百六十五天,只有这一个机会。

这些年来,岁月艰难,隐隐感觉会跟父亲有个长久的分离,有机会就往家里跑出差也不忘给父亲带些当地的土特产,鹿茸、雪莲、青稞酒、椰子糖,什么东西都买。第一次到美国,我还给父亲带了鱼油和花旗参。父亲嗜烟,我买的最多的东西也是烟。每到一个城市,都要买当地的名烟。这些年来,父亲什么牌子的烟都抽过了。父亲气管不好,吸烟危害他的健康,但是他又那么喜欢烟。这让我非常矛盾。到了美国之后,我托人给他带过从免税商店买到的熊猫和大中华,据说他不舍得自己一个人抽,总是到过年的时候邻居晚辈来拜年,才拿出来给大家抽,并特别说明,是他的四儿子从美国捎来的。

写到这里,我已泪下,此情此景,难以再述。

周日凌晨六时,不幸的消息终于传来,美国的儿子来电话说,爷爷已经去世。

最后的一线希望断送了,我的心猛地一沉,只觉得五脏六腑都被一块巨大的铅块扯着下坠,眼前一黑,摔倒在床上。不知道过了多久,酒店的服务生和驻店医生把我弄醒,给我喂了水和一些药,朋友老高也在身边,正商量着要不要把我送医院。

我握着老高的手说:“我不要住院,我要回家,我父亲走了,我要去送他。”

老高说:“你昏睡一天一夜了,可吓死我了。签证我拿回来了,你可以过境回家,不过医生说你身体还很虚弱,最好能进医院观察两天。”

“我死不了。就算要死,也要死在家里,跟父亲在一起。”

老高看着医生,医生点点头,说:“他的身体不错,可能是急火攻心,导致昏厥,做个简单的体检,带着药上飞机应该问题不大。”

于是,老高联系了医院的救火车,在车上给我打了点滴,做了体检,过了海关,然后走特殊通道上了飞机。周一晚上八点,侄子和外甥女从流亭机场接到我,一分钟都没停赶回老宅。

家里人已经知道我在香港发病的消息,在车上几个晚辈就叮嘱我不要过分悲伤,反复说爷爷(姥爷)走得很安详。他们的话我能听见,却不能回应。很奇怪,我的脑海一直是空白的,没有悲痛,只有麻木。我眼睛干涸,喉头干涩,胸中憋闷,就像有一团火在烧烤着。一滴泪都没有流。

外甥女是个医生,她紧张地看着我说,舅舅,你要是憋不住,就哭两声吧,郁结在心,会伤害身体呀。

我什么话都说不出来,默默地握着她的手,我能感觉到自己的手一会儿冰凉,一会儿火烫,我的灵和肉都在经历着巨大悲痛袭来那一刻翻江倒海般的挣扎。

终于到了家,我在厢房见到十年未见、已经白发苍苍的老母亲,我跪下,喊出两天来说的第一句话:娘,我回来了。

娘抱着我的头失声痛哭,我也泪如泉涌,只是呜咽,却说不出任何话来。

大姐拿来白色粗布孝衣,给我穿上。母亲推开我说,快去告诉你爹,你回来送他了。

父亲的灵柩停放在正屋,兄弟几个还有表兄弟们都在守灵,纸灰飘飘,烛影摇摇,父亲的遗像下,我看着那紫红的棺木,这才真的相信我跟父亲已经天人永隔,不能再见了。我惨叫一声,爹!

一阵撕肝裂胆的剧痛,感觉胸腔像是撕开了一样,口里哇地喷出一股鲜血,像红色喷泉射在棺木之上。我眼前一黑,什么也不知道了……


状态提示:序:相见时难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