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青春校园>岩秀长欢>22.硝烟北起
继位。”寥寥一笔,便盖过了那个腥风血雨不下沙场的夜晚。

今日晌午,代州传来八百里加急,高延王次子皋铎宰,率七万兵马屠了朔州,距朔州八十里的代州危在旦夕,请朝廷火速派兵支援。

消息传来,朝野上下一片震愤,纷纷进谏:“高延北荒蛮夷,蝼蚁之国,狼子野心,跳梁小丑,当诛之以慰我朔州枉死百姓之魂,当诛之以扬我大豫大国之威!请陛下出兵,灭了高延!”

“请陛下下旨出兵,灭高延!”除了当朝御史杨道宽一党,其余众臣纷纷跪伏在地请旨出兵。

待群臣都求完了,杨道宽才缓缓出列,不紧不慢道:“皇上,我朝得陛下励精图治,休养生息十余载,才换来这今日一片国泰民安的锦绣江山图。”果然是官场老油条,开腔就不着痕迹地拍了个马屁。

果然皇帝很受用,点头捋须,问道:“杨爱卿有何高见?”

杨道宽侃侃道:“高延本就是靠天吃饭的荒芜之地,前些日子北方边陲也传来过消息,今夕天公不作美,高延全境大旱,牲畜马匹成群死去,且祸不单行,又遇天火,烧了大漠枯草的同时,也烧了高延百姓一冬的粮食和来年的希望。臣以为,高延不过是想要些裹腹之物,并非真要与我大豫为敌。陛下不防赐些粮食布匹,再许一公主下嫁,一来可彰显我大豫泱泱大国,气度非小国可比,二来可免去一场劳民伤财之战,免我大豫百姓受那战争之苦,实乃一举两得!”

皇上还未开口,尚书令大人便冷冷道:“杨御史可是老而昏聩,我看不出你此举有何利处,倒觉得满口荒唐,尽显窝囊之气!高延若真只想要粮食不想与我朝为敌,为何还会屠了朔州?我大豫泱泱大国,被一北方蛮夷屠城,竟还要奉上粮食和公主,反了不成,或是御史以为我大豫才是那属国?不知御史如此是非不分,帮着那高延,是何居心?”

此话一出,百官噤声,这可是直指杨御史有通敌卖国之嫌!也就尚书令大人敢说!

尚书令大人高炯是当今皇上登基初年名动天下的状元郎,也是官场罕见的愣头青,谁都敢驳,十几年如一日,可谓官场中的一股清流。他素来为官清廉,为人耿直,且才高八斗,很得皇上与廉官钦佩,而立之年就已官拜尚书令,至今已有十余载。

杨道宽并未动怒,镇定自若道:“高尚书,政见不合乃官场常事,无须血口喷人。这往好了说是尚书关心国事,一时失言,可往坏了说,便是尚书你心术不正,妄害忠臣!”

高炯的脾气就像炮仗,一点就着,气愤地指着杨道宽:“你!”

皇上看着这形势,有些犯难,两位都是肱骨之臣,帮谁都不好,且二人各自有理。环视一圈,便把这烫手山芋扔给了韦谨风:“韦将军以为如何?”

韦谨风出列道:“皇上,臣以为,高延屠我朔州,不战难平民愤,示好会让高延更加肆无忌惮,是以我朝与高延,必有一战。高延饥荒,死者无数,活着的想必也是些戾气深重的亡命之徒,而我朝士兵大多许久未尝血腥,生于安乐,不知战场杀戮。但有一点,我军远胜于延军,那就是军纪,我军操练多年,规矩严明,而那延军多为乌合之众,为私欲而聚,也会为私欲而散。所以我朝既要战,就要胜,须得好好部署,不可妄然迎战。”


状态提示:22.硝烟北起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