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众人大加反对中,皇上下旨,若这一回科考,女子得中者未达三成,就不再提此事。而为显公平,科考试卷均需糊名、专人誊抄,再行阅卷。

群臣听了,也说不出什么话来辩驳,只有些老臣上奏,这会使女子不安于室、天下大乱。

李峥听了几乎冷笑:「不安于室?谁说女子就该安于室?为何不说男子不安于室?我大昭女子有如此才华,倒不能施展,而必须终日困守家中,这是大昭的损失!这一回如果没有凌爱卿,谁敢跟朕保证打一个如此漂亮的胜仗?谁敢保证做得比他好?

要说女子为官会天下大乱?你说说如今这天下,乱过几回?这天下大乱都是谁起的?

向来只有男子为官,可众人争权夺利、不顾百姓民生,都是这些男人造成了天下大乱!既然如此,不如就来试试女子也能为官!」

皇上此言一出,就是那些老臣心中还觉不对,可也不知怎么辩驳。女子不可不安于室,那是当然!女子怎么能在外抛头露面?还作官?可你说是为什么?什么为什么?没有为什么!本来就是这样!这样就是这样!

那到底是为什么?就是没有为什么啊!千百年流传下来的,难道还会错?可难道他能公然在朝堂之上,直接对皇上说,没有为什么!就是不能这样做?这话人家好意思听,他都不好意思说。

这事本该是所有人心知肚明的呀!本该是不用任何人说,没有人会去质疑的!可皇上这乡下来的野小子就是乡下来的野小子,竟然想要乱了这男女大防!

男女大防为什么防?这还用问么!不防还得了?不防就天下大乱了!为什么会乱?反正就是会乱!

但除了那些坚决觉得女子出门,会败坏德行的人以外,大部份的人,却是觉得女子愚笨,根本做不来任何事、学不来任何事。

可这一次科考,却大出了众人意料之外,女子得中者,并不是三成,而是超过五成!

凌云和秀儿让那些她们多年来收留的孤儿中,愿意为官的人,都去参加了科考,这些人都是从小受到精心的栽培,不只熟读四书五经,对于朝局、国家大事也都有学习了解的,并且还都是聪明肯学的,才会被教导读书。

光是这些人,就中了大半,超过了科考录取名额的五成。加上偶尔一些,被家中宠女儿的父亲叹为,如何不生为男儿身的女子,也抱着希望参加了科考,并且得中。

一时之间,站在殿上的男子都觉面上无光。

皇上见这样的情况,龙颜大悦,认为大昭的女子果然都是有才华的,只不过从前总被拘在家中、不得施展,或是根本没有机会读书!

因此李峥又下旨,在各处都兴建女子学堂,由中央派任老师,并且送女儿去读书的人家不收束修,女儿得中秀才的人家,另有封赏,母亲则可得诰命。

这一举措,让一些本来就风气颇为开放,只是觉得女儿没力气种田,将来又要嫁出门,所以才更重视儿子的乡下人家,大受震动。从今往后,女儿如果会读书,那不仅可以有银钱,读好了还能做官,母亲可以封诰命!

这些人家开始纷纷培养女儿,不再只把眼光放在儿子身上,若儿子顽劣不肯读书,那还有女儿呢!反正儿子也比较有力气种田,正好让女儿读书,说不定家里还能出个秀才。

在这之后的科考,虽是十多年都再没有女子得中过半之事,甚至女子得中者很少,但已经证明了女子并不是学不来,那些已在朝为官的女子都表现的可圈可点,而且各州省都有女子得中秀才之事传出,甚至和男子得中者平分秋色,这一政策已是很难再被推翻。


状态提示:144.凯旋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