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民国投机者>第三部 血火抗战 第二章 津浦路防御战 第五节 友人 一
人报社,所有报社都属于国家,每一篇新闻都要接受检查,内容不合格的一律封杀,严重地吊销从业资格证,从此不能在重庆和四川从事新闻工作;还有外地报纸不能进入重庆,等等,这些规章制度,在记们惊讶重庆的工业和生活之后,立刻感到他的严厉。

“这,我不好评论,您应该去问问这项制度的创造,庄继华将军。”史迪威又玩了句外交辞令。

“呵呵,”梅悠兰嘻嘻一笑然后调侃说:“将军,您与传说中地情况不一样啊。”

“哦,传说,什么传说?”史迪威纳闷地问。

“传说中,您是一位非常直率的将军,可我现,您的性格更像一位外交官。”

“哈哈。”史迪威哈哈大笑,站起来说:“那是在部队中,现在面对一位漂亮的女士,我不能太直率。”

梅悠兰有些苦恼,这个史迪威,真拿他一点办法没有。这时泰=:士报的记罗根过来了。

“哈罗,史迪威将军,感觉怎样?梅小姐可是出名地难缠。”

“哦,我们谈得很愉快。”史迪威斗败了梅悠兰,心中十分得意,脸上满是笑容。

“徐州附近的战争恐怕就要开始,军队在频繁地调动,就是不知道日军在那里起进攻。”罗根叹口气。

“那还用说,要是我的话,就从南北两个方向,沿津浦路起进攻。北面攻济南,南面攻宿县。”史迪威一下就上当了。

“我有些奇怪,日军为何等了这么久才起进攻?整整三个月。就算休整,也太久了。”罗根疑惑的问:“要知道如果他们早两个月起进攻,中队的准备肯定没这么充分。”

“根据我得到的消息,有两个原因,日军在南京作战中损失很大,虽然他们没承认,但却是事实,他们急需休整;其次,日本方面一直存在扩大与不扩大的争论,不扩大派反对扩大战争,本来扩大派已经占了上风,所以他们进攻了南京,可在南京城下地巨大损失,让不扩大派重新振作起来,近卫相布不以国民政府为和谈对手的讲话后,不扩大派非常愤怒,他们反对这个讲话,便有意挑起政争,而扩大派最大支持力量,中国派遣军地军官却因为南京的惨重损失,他们地话语力量变弱,近卫相好不容易才压制住反对派,继续扩大战争。”史迪威的消息来自美国驻日大使馆地分析报告,美国国务院将这个报告通报给驻中国大使馆。

罗根摇摇头:“看来日本感到战争恐怕很难顺着他们的想法走下去了,他们现在恐怕希望结束战争了。”

“如果这个时候结束战争,日本将获得最大利益。”史迪威平静的说。

“中国会同意和谈吗?”梅悠兰问。

“我没看到中国有这方面的意向,蒋先生现在依然坚持他的条件,按照这个条件,日本将一无所得,这接近一年的战争等于白打了。”史迪威无所谓的耸耸肩。

“可惜,这本来还是个机会,中国方面要是同意和谈,他们收回南京和华北的可能性很大,毕竟他们在南京展示了力量。”罗根接着说。

“是的,南京之战,按照庄继华将军所说,那是日军轻敌了,这场津浦路战役才是他们的真正考验。”史迪威也很惋惜,在他看来,中国方面在南京取得了胜利,不过这个胜利很勉强,毕竟他们丢了都。在史迪威看来,什么歼灭日军有生力量,那不过中国方面用来掩饰丧失国土的借口。

“我认识一个战区司令部的参谋,据他说,日军在南京镇江芜湖集结了四个师团,另外北线也集结了大约四个半师团的部队,这已经有二十多万人了,这已经超过了南京之战时日军总兵力。”罗根显然不看好津浦路战役的前景。

“这次战役是个关键,”史迪威说:“如果日军能顺利功课津浦路,那么中国刚鼓起的一点信心就会荡然无存,日本又会继续抬高和谈条件。”

“您是军事专家,您看日军能顺利打通津浦路吗?”罗根适时抛出他的问题。

“应该会,”史迪威丝毫没有上当的感觉,罗根前几句话已经解除了他的戒备:“日军来得装备和训练都远远超过中队,中国地精锐部队在南京消耗很大,短时间内难以恢复实力,据说这个战区最有战斗力的部队是从四川调来的,中央军几乎没有,用他们所说的杂牌部队来抵抗日军地精锐之师,胜败已经不言而

难怪别人能在泰晤士报任职,梅悠兰很佩服罗根地谈话水平,刚才她费尽心思也没从史迪威口中掏出几句真话,可罗根却不费吹灰之力就让史迪威说出了他的看法,这份本事她还真得学学。

“听说中国从美国买了一百五十架飞机,这批飞机能在这场战争中挥作用吗?”罗根一副闲聊的表情,可问题却很实在。

“已经全部到了,肯定能给中国在这场战争中提供巨大帮助。”史迪威很自信,沪抗战时,中国空军的辉煌战绩已经证明p40的卓越空中性能。

“这是不是说明中美之间达成秘密协议,共同对付日本?”罗根立刻在后面追加了一个问题。

梅悠兰却紧张地看着史迪威,这个消息她不知道,无论庄继华还是宋美龄都没告诉这个样的消息。

“没有,绝对…。”史迪威矢口否认,话说了一半又停下来,疑惑地看着罗根,忽然笑道:“罗根,你太狡猾了,我上了你的当。”

罗根却没管这些,而是微微一笑继续的他的问题:“将军,中美之间时候有


状态提示:第三部 血火抗战 第二章 津浦路防御战 第五节 友人 一--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