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都市现代>财色>第六十七章 你们觉得自己该拿多少?
消息我就会及时通知你的。”

范无病点了点头。心知这种事情肯定不是一个人能够做得了主的。

“不过你的想法倒是很超前的,胆子也大,能够创下这么大地家业,倒是不奇怪了。”末了那位将领还忍不住又夸奖了范无病两句。

众人又谈了些事情之后,就散了,安全部的人又把范无病给送回了上海。

戴维斯见到范无病回来之后,立刻向他汇报,“老板。我们派去柳市进行收购洽谈的几位已经回来了,并且带回了柳市当地两家最大的低压电器生产企业的两位老板,准备草签收购协议。”

“这是好事儿啊!需要我出面吗?”范无病听到这个消息之后,心情比较愉悦,笑着向戴维斯问道。

柳市镇位于烟波浩渺、鱼龙潜跃的乐清湾之滨,以寰中绝胜著称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雁荡山之麓。以柳树下形成集市而得名的柳市镇是座历史悠久地城镇,早在西汉时,这里就已形成村落,集镇形成于北宋。南宋思想家叶适所倡导的事功学说,主张惠工通商的永嘉学派思想孕育了柳市源远流长的经商传统和诚信务实的文化氛围。更赋予了柳市人特定的人文气质。

柳市也是温州模式的最早发祥地,以发展股份合作制经济为起点,较早实行市场化取向的经济改革,形成了以民营经济为主体、股份合作制为特点、商品市场为依托的经济格局,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区域发展新路子。

只不过在现在,柳市尚未从低潮之中恢复过来。

范无病在会客室里见到了刚刚赶回来地几位手下。以及两位看起来淳朴得像农民一般的柳市的低压电器生产企业的老板。

柳市在后来是出了许多驰名的企业的,比如德力西,比如正泰,比如长城电器。比如精益电器等等,通过引进国外地设备和技术,柳市逐渐发展出了雄厚的电器生产、研发能力。成为中国电器之都,令全国甚至全世界都为之瞩目。

然而现在,两位刚刚整合了部分小企业资源的老板,陈荣和霍胜,正有些忐忑地坐在沙发上面,等候这些外国人口中的大老板地到来。

“陈老板,霍老板。一路辛苦了。”范无病笑着走上前来。分别同两位老板握了握手,然后请他们落座。奉上香茶。“这位是——”两位看到范无病出来都感到有些诧异,几个外国人都说他们的大老板很快就会过来,谁知道等了许久,只看到一个少年人,这是怎么回事

这些洋鬼子,没有把怎么放在眼里啊!陈荣看了看霍胜,两个人心意相通,心道如果事情谈得不顺利,咱们还是一起回柳市去算了。反正外国人说起话来也未必就是一口唾沫一颗钉,哪里有咱们老乡亲办事儿实在,没有必要承担这个风险,把自己好不容易拉起来的队伍,交到洋鬼子地手里。

范无病笑吟吟地看着两位老板,心中却把两个人的资料过了一遍。

陈荣原本是一位修鞋匠,而霍胜则是锡匠,两个人都是柳市本地人士,一个村子的人,这两人都是那种敢想敢干的人,自从村子里面的小电器厂因为打假风暴倒闭之后,就一直无人经营,去年的时候,村子里面把这家小厂子给分拆了,这两位分别承包了原来的小电器厂地一部分,自己做了老板。

今年一年地时间中,两个人都在整合柳市的低压电器资源,已经通过合作经营地方式,将十几家小厂子整合到了一处。两个人都认为,与其是现在的一盘散沙各自为战的混乱经营局面,还不如大家联合起来,组建一家规模比较大的企业,然后再引进国外的先进生产设备和技术,创出一个响当当的牌子来,也不用去仿冒人家国营厂子的牌子了。

范无病相信,如果在给他们一两年的时间,他们这个思路肯定能够转变为现实,这种股份合作制经营方式,在国内还是很有活力的,陈荣和霍胜如果不出意外,几年之后都能够成为腰缠万贯名利双收的大老板。

但是,现在事情出了一点儿小小的意外,范无病来了。

范无病有钱有想法。有能力在任何一个地方建立起大型的低压电器生产工厂,也有能力打开全国各地任何一个地方的销售市场,只是,他更喜欢利用现成的资源进行改组,更快地更加方便地实现自己地想法。

所以,他选择了整合柳市这个全国最大的低压电器生产基地的人力和销售网络资源,来达到自己统一全国低压电器市场的最终目的。

范无病的野心比较大,他不仅想要统一国内的市场。还想着要把生意做到国际上去,利用国内的价格优势和人力资源优势,抢占国际市场份额。

戴维斯替他们介绍道,“陈先生,霍先生,这位就是我们地大老板,范无病先生。我们这些人,都是在为范先生打工的。”

“大老板?!”陈荣很是吃了一惊,打量了一番范无病之后,才有些难以置信地说道。“这么年轻啊!”

“应该还没有我家大儿子的年龄大呢。”霍胜也是同样的表情,他觉得范无病肯定不到二十岁的样子。

范无病看出了两人眼中的不信任,便笑了笑道,“有时候,年轻也是一种资源,只不过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所以。我就要趁着还年轻的时候,多做一些事情,这样到了老的时候,就可以躺在功劳簿上心安理得的享清福了!两位老板是不是觉得我地想法有些幼稚?”

陈荣听了之后。连连摇头


状态提示:第六十七章 你们觉得自己该拿多少?--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