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青春校园>水灵烟>第2章 金光寻隐

天下祸乱,战繁兵戈。九州割裂,四海烽烟。

人间的水,有时甘甜,有时苦不堪言。

沧海一粟,八荒一隅,名不见经传的山丘,坐落一残败古刹,名曰“寻隐寺”。

相传,五百年前,太平盛世,国力鼎盛,百姓安康。某日正午,此处山丘突放金光。那金光灿烂无比,耀目辉煌,萦绕山头,竟三日不散。山下百姓以为有神现世,于是前来参拜,虔诚焚香。

可鼎盛香火在此处神秘山丘缭绕不过四百年,暴力冲突重袭九州华夏,血洗中原。战争仍是无情掠夺一切,到处生灵涂炭。

加之此地连年征战,人口锐减,百姓发觉,参拜已不为自己带来任何顺安。于是,昔时络绎不绝的善缘已不再,门庭冷落,寂寥无烟。寻隐寺内香火繁盛不再,寺内僧众饥不饱食,终是渐渐稀少。

如今青灯古佛处,唯留一炷细香,袅袅生烟。

禅房内,一枯瘦的老僧,安然静坐,三昧入禅。在他身后,还有一个瘦小的小沙弥。

小沙弥面色无光,泛着菜色,一身洗的发白的僧服,上面打满了补丁。小沙弥如今已有十岁,却身形极为瘦小,看起来如七岁孩童一般。

“智渊方丈!”小沙弥双膝跪地,带有哭腔。

老僧仍旧双目紧闭,干枯斑驳的手中持一串油量圆润的佛珠,一颗一颗捻着。

小沙弥嘴角不停抽搐,心底万般不愿说出那几个字:“智渊方丈,请不要赶我走······”

老僧神情肃然,平静道:“老衲与那城中铁匠商量过,他愿意收你为学徒。在铁匠铺中做学徒虽辛苦一些,望你也要事事勤快为好。”

“不!我不要!”

小沙弥眼中噙满了泪水,终于忍不住落下:“觉安自小在寻隐寺长大,我识得这里的一草一木,我不要,不要······”

老僧心绪有些不平,深吸一口气,道:此处已无人进香,留老衲一人即可,你快快下山,休要再哭哭啼啼。”

“觉安不愿,这是我家······”

老僧微皱眉头,抓起身旁一破烂的包袱,向身后扔去,“男儿志在四方,不要让我瞧不起你。”

小沙弥被这重重落地的一声所惊,停止了哭泣,泪眼婆娑的向膝下的包袱看去。

“这里已不需要你。”

小沙弥望着老僧如铁一般的背影,紧咬下唇。他慢慢伸手抓起破烂的包袱,起身朝禅房门口走去。

他心中万般委屈与不舍,回头望去,老僧依然静坐。向上看去,一尊金佛蒙尘无光。

金佛面容慈祥柔和,小沙弥却感到了一丝威严,他凝视了片刻,面色凝重的离开了这寂静的古刹。

五百年来,春去秋来,来来往往,亦无反复。唯有一颗古树银杏,始终伫立在寻隐寺院内,据说已有千年。

时至金秋,夏日的炎热已消散,凉风习习,古树银杏随风摇摆悠长的四肢。

一眼观,满树繁茂,明晃晃的嫩黄,随着秋风簌簌作响。

明亮的银杏叶没有接受古树的挽留,飘飘洒洒荡落凡间,将原本寂寞的院落铺满了一地金黄。

一阵阵凉风袭来,吹向禅房,带来一片嫩黄,悠悠然飘向独自端坐的老僧。

老僧原本亦黄的僧服已然发白,那片嫩黄像一支轻盈的羽毛,沾落在老僧的左肩。

僧家竟何事,

扫地与焚香。

清磬度山翠,

闲云来竹房。

身心尘外远,

岁月坐中长。

向晚禅堂掩,

无人空夕阳。

凡人的心本就是像这铺满院落的嫩叶一般,扫过了,却还是会再堆积如山。沧海桑田,世事变迁,如今诺大的寺院只剩智渊方丈一人,手中有帚,心中无帚。

满地的金黄,任再耀眼,也需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智渊方丈兀自低头,时时挥动手中长袖,在树下横扫落叶。

此刻,他内心犹如潮涨,一时卷起了千层浪。一层方落下,一层又卷起,时时拍打心头。

方才送走了寺内仅剩的弟子觉安,实乃万般无奈之举。

觉安与自己在这古刹已有十年光阴,虽说出家人应六根清净,粗茶淡饭,但这般小小年纪,他着实不忍。

如今,天下混乱,当朝者如春草禾苗,频频换代,朝令夕改。人间疾苦,百姓生死难测,在这苍穹下,如蝼蚁般行路艰。

在这种局势下,这古刹的冷清,也属无奈。

但智渊心中并不甘,佛家原本以救苦救难为源,以解救苍生为己任。若有机缘,他定当要不辱使命,弘扬无边广亮佛法。

心中骤起波澜,手中帚停歇下来,伫立脚下。可脚前的银杏落叶并没有停下,倏地原地腾地,旋转着向四周飘走。

原本厚厚一层,中间突然中空,嫩黄散乱,飘摇升空。却是从头顶袭来一阵疾风,且越来越重。

智渊方丈猛然抬头,惊诧间之间头上青天有一物正向他而来,就要砸下来。定睛一看,头上似乎是一人,蓝袍加身,风中飘飘。

须臾,银杏树下,干瘦的老僧双脚开合,上身正直,双手合十。头上蓝袍就要急冲冲砸向地面,老僧双手突开,掌心向上举过头顶。

刹那间,似有无形的波浪藏匿空气中,从老僧的手心中激发出来,向上腾空。

那无形的波浪正是对着头上蓝袍,蓝袍下落的速度忽地变缓,随着老僧缓缓下降的双手,仰面落在老僧的脚边。

古刹中,风骤然停


状态提示:第2章 金光寻隐--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