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玄幻奇幻>重生浣衣女>第一百六十一章 进京

新年过后,刘文星要起身赴京城赶考了,这是刘家政治生活的一件大事,话说,刘家有政治生活吗?好吧,这是刘家的一件大事!

京城是大家耳听能详,一直向往而从未去过的地方,自然由经常出门经验丰富的杨大哥陪同。

两人要提前上路,去了还要适应京城的气候水土,打听消息。甘肃这边的教育水平与内地相差太大,去了还能与其他学子交流交流,临阵磨枪不快也光。

细心的李小红准备了三封信,还有几车礼品,一封是给云十三娘的,多年情谊加上三姐的面子,希望云十三娘能多少照顾些;另一封是给王德的,古代人重义气,认的兄弟也当亲兄弟看,从上次刘三牛进京就可以看出来,王德此人恋旧,希望王德能在方便时关照些;还有一封是给三姐的,主要是慰问,李小红还是觉得刘家亏欠了这孩子,不想再让刘家的事烦扰她。

除了把银子多带些,刘家也不知再做些什么能提高命中率了。

关于三姐,李小红也与刘文星交了个底,以保护为先,能不打扰三姐的生活以不打扰为主。

鬼鬼祟祟的刘大妈来找李小红,说是钟家在京城还有些故旧,可以出把力。

李小红犹豫再三,还是推掉了,不是她清高,自命不凡,只是钟家的这些旧关系,若真是给力,钟家至于落到现在的地步吗?

还需要刘家这个边陲小镇上的一个中等人家出力买回孙女,这些人家谁都能做到,为什么没人做呢?

在不明了这里面的详细情况前,她不敢拿刘文星的前程冒险。

万一呢,万一刚好求到一个明是朋友,暗是敌人的人,不仅刘文星一辈子的前程没了,人家再把刘家视为眼中钉,肉中刺。

还有云十三娘走前说的,让小妞这辈子不要进京城,也不要想报仇,那自然是说,钟家的仇人在京城,而且位高权重。

所以宁可靠刘家自己的力量,也不要去动用钟家的残余势力。

刘大妈见说服不了李小红,心中对李小红的谨慎有了更深的认识。

谨慎的李小红再三叮嘱刘文星,不要好高骛远,选明经科就行了,不要选进士科,要知道进士重诗赋,明经重帖经、墨义。所谓帖经,就是将经书任揭一页,将左右两边蒙上,中间只开一行,再用纸帖盖三字,令试者填充。墨义是对经文的字句作简单的笔试。帖经与墨义,只要熟读经传和注释就可中试,诗赋则需要具有文学才能。进士科得第很难,所以流传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说法。

常科登第后,还要经吏部考试,叫选试。选试后才可以当官,所以唐朝的官不是容易当的,比后代多一道考试。

再三强调了虽然进士很荣耀,可是能中者寥寥无几,不必挤独木桥,能中明经科,对刘家来说,已经是光宗耀祖了。刘文星保证绝不会脑袋犯抽,李小红才不再碎碎念。

送行饺子接风面,厨下确实用心了,把白菜馅儿、三鲜馅儿、冬菇鲜肉馅儿、辣味鸡肉馅儿、油豆腐馅儿、驴肉馅儿各式各样饺子摆了一桌子,刘家吃了一桌全饺子宴。

似懂非懂的大宝感慨,这比上等人的生活还上等人,第一次知道,吃个饭还有如此多的讲究。等开年上学了,他一定要给同学们炫耀下自家的饺子宴有多丰富。

原本就怕他爱虚荣的李小红趁机问他:“那你觉得这样讲究,好还是不好?”

实诚的大宝总是实话实说,“这样吃,好吃是好吃,可是容易吃的多,肚子撑了也不好走路,而且花费的时间太多了,我们就没有时间玩儿了。”

这样的童言稚语让大家一笑,李小红也放下心来,看来大宝最重要的事还是玩啊!

临送行前,刘文星犹豫再三,低声给大嫂单独说:“五车学堂的山长有个小孙女,正是适婚年纪,临行前给我说,欲与我结亲,让我征求父母意见。”

“此事我还未与父母提起,等此行回来,无论中或不中,只怕山长要有个说头。”

本来满心喜悦的李小红,闻言不由得有些不快,这是来截胡的嘛,明看着刘文星要成材了,刘家人还没享受到什么红利,这就冒出一个便宜老丈人,想喧宾夺主。

五车学堂的老山长,李小红是认识的,就冲当时让小妞入学时的表现,那也是个厚脸皮的,与什么清高的文人气息不沾边。

主要是刘大牛认的兄弟王德是个星此次的殿试,抱有很大信心。

如果刘文星能一举得中,最好是能找个家里有后盾的妻族,对他以后的发展有指导辅助作用,刘家三代以内都没一个官,更别提给他什么帮助了。

这两年给刘文星提亲的人海了去了,一一被李小红挡了,不就想着把位置留给最好的那个。

李小红在给云十三娘的信中,可是提到了刘文星的婚事,让云十三娘按她的条件给寻摸个合意的。

刘家不说是大户人家,可是她能做到一不让刘文星纳妾,二不让新媳妇伺奉婆婆,三可以让新媳妇与刘文星一同上任,过自己的小日子。而且刘家还可以出日常生活开支,让小两口过得自由自在。

这可是李小红在大唐朝,研究了许久当代女人的小心思,才总结出来,刘家最令人心动的几条,冲这几条,就算刘家家底不足,应该也有真心为女儿好的人家愿意上钩。

冷笑了一声,李小红说:“你安心去考试,其他的什么都别管,有我在呢。”


状态提示:第一百六十一章 进京--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