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玄幻奇幻>重生浣衣女>第一百零七章 老乡见老乡

第二日清晨,刘大牛和李小红去送别刘三牛的时候,带了两身给他做的新衣服,和小妞翻译的兵书。

熙熙攘攘的县衙门口,都是亲人送别参军的人。哭的,笑的,闹的,什么都有。现场有些混乱。

刘白氏拉着刘三牛的手,只是哭号着,拍着大腿坐在地上:“你个夭寿的哦…干嘛非要自己去参军哎…老娘养你这么大可不容易哎…”哭喊着每句话都要拖长音,象唱戏的一样。

刘老实站在一旁,满眼的不舍,又不知说什么好,感觉所有的话都让刘白氏说了。

刘大牛夫妻无奈地把刘三牛扯到一边,细细地嘱咐,“既然想参军,出人头地,就要做个与众不同的兵,一定要不忘了继续学习,”李小红又把那衣服,递给刘三牛,低低的声音,“这衣服可不能洗,贴身穿着,衣服的角落里,装的有最小面值的银票,一两、五两银子的银票。”

李小红担心战场上瞬息万变,有备无患,总是好的。

4月的清晨,京城城郊一弯清澈的小河旁,芳草萋萋。此刻有鱼儿跃上来,探头探脑看看周围,感觉还是水里好,又“咚”地一声跳回小河中。

这是一所普普通通的宅子,隐藏在周围的豪宅阔院中,一点都不显眼,宅子上写着正规的隶书“王”。

时间尚早,门房那里就已经有了几个人等候拜见,那看门的老头,啰啰嗦嗦习惯性的说着:“老爷出门去啦,上山礼佛了,您把拜帖留下回来,我会给你转达的。”

老门头习惯性的打发着一拨又一拨的人,从他当了门子开始就一直如此,已经习惯成自然。

这里是大太监王德在宫外的私宅。普普通通的宅子,连个匾额都没挂,一般人真不容易找到。可是在有心人眼里,无论是五进的巍峨雄伟的五脊横立,六兽扬威的豪宅,还是普通泥房瓦顶,庄户小屋,只要里面住的人是王德,那就是风水好屋,就是所谓的“山不在深,有龙则灵”。

今日是王德沐休之日,平日在家他还保持着,小时候的习惯,穿着土大褂,如同一个普通西北农民一般,拿着锄头在院子里耕种,不大的庭院都被开成田地,种了一垄一垄的青菜、茄子、辣子。他用力地翻着地,额头有些微微出汗。

门子匆匆来通报,说:“您的家乡有亲人捎了礼物来。”

王德微微喘息着,内心不由的冷笑,我的家乡哪还有什么亲人啊,眼前闪过族内人的贪婪面庞,不由一阵厌恶。

不对,他们怎么可能给自己捎礼物呢?自己第一次给他们捎回去的年礼,对方的回答竟然是嫌礼太少,在家乡唯一给他有暖心回应的,是那萍水相逢的刘大牛夫妻。

他们竟然送来了自家种的瓜果,还有那两身衣服,王德低头看看自己身上的衣服,这就是刘家送回来的衣服,他穿着很舒服,宽松、柔软、耐磨,这才是干活应该穿的衣服。宫里所赐的锦缎做出来的衣服,他穿着干活,没两天就烂了。

想到这里,他倒有了一丝兴趣,让门子把人传进来看看是什么人送了什么礼?

随着门子进来的是一妇人,三十许人,面容温柔可亲,一看便知教养良好,举手投足间,尽是规矩。

云大娘抬头一见,对面那中年人一脸审视的目光,赶紧自我介绍。果不其然,王德一听她是李小红的姐妹,面皮立刻放松了下来。李小红出品,必属精品,李小红的朋友,约等于李小红。

王德亲切地问候:“云娘一路可好?”

云大娘犹豫了一下,决定照实说,这天下有什么事儿是王德不知道的呢?

“一路都挺顺心,西北地界平顺得很,回到京城才知道建州鼠灾,整个东南片区波及面很广,京城的生活受到很大影响。”

“…这次鼠害波及到了28个州,大半个中国。”

两人对坐唏嘘,云大娘见状,忙转换话题。王德听到刘家竟然有人中了小举人,跟着开心,刘家人朴实低调,对人无所求的性格,给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再听得李小红又给他带了些甘肃当地的土特产,心情大悦。

看了看礼单,竟然没有刘家自产的瓜果,不由得有些遗憾。

云大娘做了多年生意,对于察言观色,有自己独特的心得,一见王德的眼神儿略有低沉,马上意识到这份礼物可能不大合这位上位者的心情。

她想想,便直接问了出来:“也不知道你想要的礼物是什么?我跟刘家大媳妇儿,商量着置办了这份礼,都是咱们甘肃当地的土特产,您若是有什么样想要的,在捎信回去,随时可以置办。刘家人现在混的挺好,都念着你的情呢。”

王德含蓄了一会,还是决定厚着脸皮要东西,冬天的时候那送回来的年礼,里面的瓜果味道极好,其他地方比不上。

云大娘拍着胸脯保证:“这有什么难的,只怕你看不上这些农家东西,你想要咱就送来。”

王德没有说的是,这些香甜的瓜果,他可是献了一部分给皇上,在那鼠害最严重的日子,皇上天天揪心不已,寝食难安。冬日里的瓜果让皇上龙颜大悦,他的日子随着好过了不少。

云大娘在看过王大总管家装修布置后,明白王德并不是一个喜欢浮夸繁华生活的人。

返璞归真,说的就是这种情况。云大娘尽量挑着家长里短,乡里乡亲的事情,给王德说。

王德听说家乡开办了行之有效的孤儿院,救助了许多孤儿;开办了


状态提示:第一百零七章 老乡见老乡--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