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大宋九千岁>第一百二十六章 谁是大英雄?
极高的赞誉之后,提出了一个问题。“王弟,你这一次大胜而归,功高盖世,需要什么样的一个赏赐呢?”

赵允让心中一凛,功高盖世还不怕,不要功高震主就好啊。

“这次完全是按照陛下您的旨意行事,加之范韩两位大力支持,将士用命,所以才取得了如此战绩,允让不敢居功!”

赵允让的意思很明白,别说我立下这么大的功劳,全是你指挥得当。

文臣们一听,正中下怀啊:“吾皇圣明吾皇万岁!”

这个,就是夜谈的成果了。

文臣们绝不会让这样一个出生皇家的人,实至名归。

这对文武关系来讲,不是什么好事。

而一切归功于皇帝,这个就没有问题了。

皇帝是所有人的皇帝,赵祯已经站在了最高峰。

所以归功于皇帝也是很不错的主意。

最主要的是,皇权的加强,有助于遏制太后一方的实力。

而刘太后对这件事情,居然也没有反对。

一个是情势使然,赵允让和赵祯比起来,她当然更亲这个“儿子”。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刘太后的身体突然间垮下来了。

虽然也在金殿之上,不过却让两个宫女扶着,就那样的倚靠着。

但是这种时候,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衰老不堪,这是太医的事情,赵允让是不好插嘴的。

赵祯沉吟了一会儿:“既然如此,这次战争是你取得了大胜利,就恢复之前的安阳县侯爵位,提升为安阳县公!”

这是大宋史上最年轻的公爵。

要知道,赵允让此时也不过是20来岁,按照古代的说法,还未及弱冠之年。

身居国公之位,而且居然不是世袭的,是凭借功劳得来的,这就尤为难能可贵。

皇帝的赏赐,雷霆雨露,皆是君恩,不可推辞,赵允让叩头谢恩,此次封赏就此作罢。

这实际上也是赵允让的目的所在,要知道这次封赏虽然提升为国公,看似宏大,实则只是爵位的提升。

换句话说,有荣誉,有待遇,但是没有实际权力。

在回来之后,赵允让就已经把这个节度使的权力又交还给赵祯了。

换句话说,功高震主,这句话不是说说而已的。

赵允让心里想得到,赵祯心里也是想得到的。

对于赵允让来讲,不愿意做这种有实权的官,因为确实有功高震主之嫌。

对于赵祯来讲,也不想把这种权力放下来。

毕竟,他是秉承了老祖宗赵匡胤意志的,当初杯酒释兵权,可不是件容易事儿。

推荐都市大神老施新书:


状态提示:第一百二十六章 谁是大英雄?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