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玄幻奇幻>时代的灵魂>第19章 不谈政治
地位。离开苏联经验,断绝了苏联的援助,我们只能自己摸着石头过河。现在说改革开放是摸着石头过河,其实六七十年代又何尝不是?之前摸着石头过河把自己的国情把世界的局势把经济发展的规律都摸了个遍,时机成熟了,那自然而然的会找到适合自己的道路。”陈哲洋也打开了话匣子。

“还是不要谈论政治啊,忘记了教训吗?”大姨指责着老四。

“不谈政治是以前的事情,现在政治走向开明,公民的政治权利得到了制度、法律和物质的保障了。不是谈虎色变的时候了,你们也不要那么担心嘛。”陈哲洋解释。

“谈论政治也有正论和歪论、邪论的区别。不是胡说八道、危言耸听、以讹传讹、攻击党政谈谈政治也还可以的吧。民族的民众意识、政治意识都在进步,国家绝对不会反对人们的支持、理解和拥护的言论嘛,就算是合法的监督权利也是受到保护的。目的就是进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让民众在党的领导下在政府的决策和执行下把力量团结起来,凝聚起来,集中民众的智慧和力量,坚定民众和决心的态度那我们做任何事情就一定能无往不利。”陈哲维帮着解释。

“还是不说这些国家大事了,刚刚才经历过那么一场大风雨,眼见着彩虹出来,还去想什么风雨带来的影响。”姨父也发言了。

宁声涛不是很听得明白大人们在说什么,但却特别爱听,眼珠不停的转动,脑筋也告诉运转,像吸尘器一样把听来的话一咕噜的先吸收进来归入“暂时不分类”的一档。

和宁声涛不一样的是大表哥的儿子陈乾宇、四表哥的儿子陈善丰则津津有味的吃着饭,完全不管大人们在说什么,既没有兴趣,也完全不在意。

大表哥的儿子比宁声涛还大五岁,现在已经是初中生,可他完全没有继承父亲的那种遗传细胞,对书本根本没有多大兴趣,反而是对各种电器各种手工兴趣浓厚,小小年纪就能够修理很多小东西。他的发展似乎就是对父亲最大的一种“变异”,父亲既然是个爱书好书的书呆子,自己就引以为戒,转而着重培养和增强了自己的动手实践能力,将理论完全丢在一边。

四表哥的儿子比宁声涛小两岁,还是小学生,开学就是小学二年级的学生了。最让四表哥不高兴的就是,陈善丰这小子也不是个读书的料子,看到书脑仁都疼。整个小学一年级都让父母为他烦恼,多次请家长。作为不大不小的一个镇党高官,面子都被小丰丢尽了。母亲卫红和小姨包桂兰聊天的时候就总是说:“要怎样才能让小丰这个贪玩的小子喜欢读书喜欢学习嘛?你看你们宁声涛,怎么就那么爱学习爱看书啊。我们小丰要是有声涛的一半或者小小半兴趣去看书,都简直让我们骄傲了。哪怕他考试得时候就算不是上流,至少也不要总是在倒数几名上赖着不走啊。”

卫红也是大学生,在县委组织部工作,说起来也有行政级别了,算得上副科级干部,因此不论是父亲还是母亲去学校开家长会,都觉得没面子。

卫红对小姨一家也很好,在宁声涛在县城的半个月里,多次来到自己婆婆家陪伴小姨,也曾多次提出怎样培养孩子读书的问题。大人们甚至希望让宁声涛以朋友的身份与陈善丰多在一起耍耍,让宁声涛影响一下自己这个小两岁的侄儿。可是,就算两个小男孩在一起耍着游戏,大人们一不在的时候,很快两人就会分道扬镳,各干各的。陈善丰出去找自己的小伙伴玩耍去了,上山下河的,留下宁声涛一个人在屋子里看书。

(本章完)


状态提示:第19章 不谈政治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