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都市现代>唐谋天下>657 御史台
的提升,相应的,沿袭前朝的职权便会被李弘拿走大半,永远也不会再出现,历史上监察御史身兼行政权、军事权、审判权的局面,而是变成了只有监察权与司法权两权,一个职责分明的机构。

一系列的改革,一下子把大理寺、刑部、御史台三大衙署的权利,彻底的清晰划分开来,变成了三权分立、监管、监督的局面。

但李弘也很清楚,任何一个时代都一样,光明永远是伴随着黑暗同在,此起彼伏的存在着,永远也不会出现一个完全清廉的制度,所有好的制度,不过是恰巧对应了实时背景,完美的契合到了一起罢了。

而这便是考验皇权社会中,一个皇帝对于实时的观察是否敏锐,是否能够完全掌握、了解自己治下江山的一切,而后给出一个适合的制度。

坐在马车里的李弘,思绪依旧飘渺着,实时顺应着潮流的发展,因为自己的出现,大唐社会发展的诸多问题,比起历史的轨迹来,不过是提前了约二十年的时间罢了。

今日狄仁杰所言的这一切,不就是武媚当政后,在监察制度的完善中,拿出了一个毁誉参半的制度的环境吗?

御史台被武媚分为台院:执掌弹劾京都官员,参与大理寺、刑部以及皇帝交付的重大案件。又与门下省、中书省受理冤讼之案,形成了对于大理寺跟刑部的监管,也被人们称之为:小三司。

殿院:则是职权说小也小,说大也大,更像是对魏征的一个写照,没事儿可以看看百官在宫中上朝时的行为,或者是皇帝在上朝时,有无遵循各种礼制,专门与皇帝对着干的那伙人,职能弹劾上不受法律约束。

自然,殿院就像是太常寺等一样,跟东宫的太子殿下李弘,向来是谁看谁都不顺眼。

察院:便是职能最为广泛的一个御史台衙署,率监察御史、监察道御史监察天下十道,同时也监察司农寺、太府寺等皇家机构,尚书省以样也是察院的重中之重,这两年因为李弘被封为尚书令后,倒是有所放松,毕竟,这本来就是皇家的,监管的话,太子或许便替代他们做了一部分职责。

而这些如果都是武媚在原有历史上的功绩,该会有多好呢!

但历史往往最是无情、公正,在记录一个君主的英明时,自然也不会放过你在掌控上,对于一些人的纵容。

酷吏由来已久,而提及武媚登基为帝,便不得不提起四大酷吏,来俊臣、索元礼等大名鼎鼎的,为唐王朝在后世留下不少酷刑的有名人物。

如此也足以看出,无论李弘如何改变历史,所有的随着时代变化、前进的问题,依然是还会接踵而至。

如果刚才席间按照狄仁杰的建议,结合着武媚登基后一系列的举措,那么李弘与狄仁杰如果想法不谋而合的话,便会出现不是朝堂之上出现酷吏,便是精卫可能效仿大明,出现锦衣卫。

抖了身上突然涌出的冷汗,马车在丽正殿门口已经停下了足足一刻钟,小雪、夏至、半梅、寻兰,甚至就连白纯,都在门口等着李弘下车。

但马车里却是一点儿反应也没有,太子殿下像是呓怔了一样,坐在马车里不知道在想些什么,显得有些茫然、有些呆滞。

花孟与猎豹也同样站在马车两侧,却是不敢打扰,像是在想事情?还是在神游天际的太子殿下。


状态提示:657 御史台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