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都市现代>上帝指使自传>第三百零八章 逃避3

一是拥有明确的生活目标。人之所以产生逃避心理,习惯退缩,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乏明确的人生目标,马尔茨所称的“人工头脑学”认为人的心理做工是无意识的,若想成效显著,就得能建立认知我们所追寻目标的系统,否则心理会自动扭曲、忽略或断章取义。/p

在1953年,对大学的毕业生做过的一次研究,足可以说明上句话的正确性。当时那些毕业生被询问是否有清楚明确的目标以及达成的书面计划,结果只有3%的学生有肯定的答复。/p

2o年后,在1973年,重新调查了当年接受访问的人,结果那些有达成目标书面计划的3%的学生,在财务状况上远高于其他97%的学生。虽然这项调查只限于财务方面,但是根据调查人员侧面的观察,似乎那3%的人在幸福及快乐的程度上,也高于其他的人。因为他们一直向着目标努力,敢于直面困难,这就是目标力量。/p

习惯于逃避的人一会儿向东,一会儿向西,一下子试试这,一下子又试试那,遇到困难就退缩,似乎永远没有定向。如果把人生比作大海行船,这样的人生就如同没有目的地的船,没有明确的方向,自然没有抗击风浪的动力,只能四处飘荡,随波逐流。所以摆脱逃避心理,先要明确人生目标,建议给自己一段闲暇时间,找来一支笔和一张纸,画出一张人生旅程的地图,你要勾勒出自己的目的地和旅行的路径。目标要有一定的难度,但又不能脱离实际,目标制定要把握的几个规则:/p

1.用肯定的语气来预期未来。说出自己希望的结果。/p

2.结果要尽可能具体。你希望结果如何?要尽可能把所有的感觉都用上,详细地描述结果,如此才能激励自己去实现它。另外,也要明确地把大目标划分成各个阶段性小目标,这样更有助于保持我们的积极性。/p

3.目标要能够以客观标准衡量。目标达成后,要确实可评可考。如:不能把“过得幸福”作为目标,因为幸福是很难度量的。这样达成了也无法获得成就感和动力。/p

4.经常反思自己所做的结果。每隔一段时间都有必要认真地去反思,调整自己努力的方向,不至沿着错路一直走下去。/p

有了目标就坚实地走好每一步向目标进吧!记住人生有两种痛苦,一种是努力的痛苦,一种是后悔的痛苦.但后者却大于前者千百倍。所以克服逃避心理,因为逃避只会让你后悔。/p

二是学会直面挫折。其实人生中应对挫折的方式只有一种——直面挫折。逃避尽管能帮助人暂时地摆脱责任和压力,但绝不能最终解决问题。总是逃避,逃避将变成一种习惯,日后也会见困难就躲,见挫折就逃,最终你会现,自己已经无路可逃。应对挫折可以从以下方面做起:/p

先要正确认识挫折。每个人都应懂得,没有谁的人生是可以一帆风顺的,我们随时都会遇到不同的挫折。每个人都无法逃避,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为应对挫折做好心理准备,这才不致于在挫折来临时,无所适从、惊慌失措。同时还应该认识到,一个人一生中经受一些适当的挫折,并不完全是坏事。“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说的正是挫折可以磨砺人的意志,提高扭转逆境、克服困难、迎接挑战、适应社会能力的道理。反之,一个人如果不经历困难和挫折,一生一帆风顺,就犹如温室里的花卉,经不住人生中的风霜雨雪,很容易被一时挫折所压垮,这样的人就难以成才,难以有所作为。/p

然后,要学会应付挫折的技巧。应对挫折的技巧大致有以下几种:/p

1.期望法。遇到挫折时,不要让自己局限在悲观的情绪中,多想美好的未来,不断激励自己振作起来,一切都会过去,别人可以,我也可以,只要坚持就会成功。/p

2.知足法。在挫折面前,要学会知足,多看看自己得到的,同时也和周围不如自己境况的人比比。这样,就容易从烦恼、痛苦中解脱出来。/p

3.补偿法。“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即在某方面的目标受挫时,不灰心气馁,以另一个可能成功的目标来代替,而不致陷入苦恼、忧伤、悲观、绝望的境地。/p

4.升华法。在遭受挫折打击以后,让消极情绪变成奋的力量,去争取新的成功,这是应付挫折最积极的态度。总之,挫折并不可怕,只要不逃避,直面明确目标,勇于拼搏,人生之船就会战胜惊涛骇浪,驶过激流险滩,航行至理想的彼岸。/p


状态提示:第三百零八章 逃避3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