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一代权臣>113 大局已定

郑鑫乃是长兄,理所当然在三人当中掌总,同其他两人略做商议之后,便下了三条命令——一是立即派人,将此处战况报告在金陵城中的父皇郑荣;二是合兵一处,就地安营扎寨,先稳住局势,防止生意外;三是即刻同温州城中守军取得联系,伺机从城中杀出,里应外合彻底歼灭岭南军。

这几招措施虽然没有什么出彩的地方,却也是万无一失的稳妥之举,郑森和张龙自没有什么反对的理由,便相应部署去了。

前两条自不必去说他,同温州城内守军取得联系的行动却是格外顺利。原来是岭南军接连遭受挫败,已没了全面掌控战场局势的能力的意志,只顾着确保自己大营不受袭扰而已,留下一座温州城没有半点监视和掌控。

郑鑫派出去的探子轻轻松松便潜入城中,取得消息之后又轻轻松松地从城中出来;又复拿着郑鑫的手令,轻轻松松潜入城中,约定好了总攻时间、方向和规模,再次轻轻松松地返回营盘。

这样一来,岭南军的郑谕已是败局已定了。

郑谕自己也闻到了失败的味道,一整夜没有睡好,次日天刚蒙蒙亮便点齐大军,想要按照原定的计划,向西转移往衢州而去。

不成想官军起得比他们更早,等的就是岭南军放弃营盘、没有了守卫的凭据,才能一鼓作气将其彻底歼灭。

郑谕看见面前严阵以待的官军,顿时慌了——他也明白官军已猜出了自己的动向,正要在前头堵截,而自己却又不能再次缩回营寨等死——已然陷入了走投无路的两难境地。

身边已没了可以商量的对象的郑谕,在这样的困境之下,只想着能够激励起手下将士的士气,然后凭借一勇之力,突破官军防线,杀出生天。因此他将之前在江南搜刮的、准备带到岭南以图东山再起的金银财宝全都取了出来,散给全军兵士,这才挥动令旗,指挥全军突击。

却不料此举竟起到了反作用,那些兵士每人都分了价值几十两白银的财宝,只想着能够在这近乎必败的战役当中存活下来,才能享用这刚刚到手的巨款,哪里还想这拼命作战。

只见这些军士象征性地向前突进了几步,便停了下来,似乎在观察前头敌军的行动。

前面领军的郑鑫、郑森和张龙等人也算是统军经验丰富了,原先怕的就是敌军在困境之下胡抓乱咬,莫名输了战斗,现在却见岭南军逡巡不前,显得十分犹豫,丝毫没有绝地求生的一点锐气。

他们虽不知道其中原因,却只知道这样大好的机会绝对不能轻易放过,却也不能轻敌冒进,便商议着让郑森带领精锐骑兵,先去试探一下——成了,便全军出击;不成,也能凭借骑兵出色的机动力,迅脱离战斗。

自左将军崔楠阵亡在岭南王郑贵手下之后,论起天下突击能力,天下便再无将领能够比得上郑森这位二皇子了。只见他身穿重甲,胯下一匹比之寻常骏马高了一尺有余的战马也同样披着重甲,手持着一柄长戟,一马当先便向岭南军中突进。

在他身后的,乃是从幽燕道千里迢迢南下而来的骑兵——这些骑兵久在北方草原之上作战,同突厥等北方游牧民族的交锋从没有一天停歇。今日他们终于来到江南平原之上,面前已再无可以匹敌的对手,马蹄扬起的烟尘在身后升腾,眼前则是充满了惶恐神情的岭南军,跟着主帅郑森一往无前地向前冲锋。

岭南军虽也是身经百战,但对手都是那些神出鬼没的岭南蛮夷,从来没有遭遇过这样集团化的重骑兵的正面冲锋,尚未接敌便已怯懦,一时之间连阵型都没法保持住,竟开始缓缓后退。

这一刹那的松懈,让本就存在高下之分的战斗力变得更加悬殊,郑森带领的重骑兵,好似排山倒海的巨浪一般,猛地拍向岭南军,顿时将他们的防线击得粉碎。带着初次接触便所向披靡的余威,郑森继续前进,一直向岭南军阵型的核心部位突进而去。

在身后观察前方动向的郑鑫见自己这位二弟初战得手,心中是又喜又忧——喜的是敌军被郑森打得毫无还手之力,似乎并不是在诱敌深入;忧的是岭南军若是被郑森这样仅凭小股骑兵就打败了,自己便无功可抢。

于是他连与身边的张龙商议一下都没有,便自作主张下令——全军分成三队,分别从左中右三个方向向敌军突进;再向温州城中守军传令,要他们即刻出城,截击岭南军身后,力求将岭南军全军包围,不能逃跑任何一人。

郑谕方面却没有任何应对之法,只能被动挨打,交战了不过两个时辰,堂堂五万岭南军便已被朝廷兵马团团围住,并且还被郑森的精锐重骑兵分为两段,左右不能相顾。

暂充总指挥的郑鑫见大局已定,便有空市恩售宠,令麾下百十来个骑兵,擎着书写了自己名号的大旗,在敌军阵前反复奔驰。

他们一面纵马狂奔,一面还高声呼喊:“投降者既往不咎,顽抗者玉石俱焚!投降者既往不咎,顽抗者玉石俱焚!投降者既往不咎,顽抗者玉石俱焚!”

这样一连喊了两盏茶功夫,岭南军的士气终于奔溃,渐渐有将士集结成两三百人的队伍,打着白旗、高举兵器,向官军投降。

官军当然不会为难他们,将其缴械之后,便送往阵后由专人看管起来。其他岭南军兵士见同袍受到的待遇尚且可以接受,便也效法着出阵投降。

转眼之间,数万人的岭南军死的死


状态提示:113 大局已定--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