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一代权臣>043 铁蚕豆 硬石子
又将手上军士护送下城,送到城中安心包扎调养。/p

就是这样毫不起眼的差别,竟让战争的天平生了极大的倾斜。/p

城上守军吃饱喝足,又见受伤同伴及时得到医治,士气一下子被鼓舞起来,无不欢呼嚎叫着同敌军以命相搏。反观攻城的岭南军,饿着肚子作战,万一身上受了伤,便只有死路一条,谁还肯为别人的功劳拼命?/p

这样此消彼长之下,岭南军的攻势瞬间衰减下来,勉强支撑了两个时辰,辛辛苦苦通过淤血搏杀占领的城墙,又被守军夺了回去。/p

指挥作战的孙浩不是那种驱驰兵卒如使牛马的酷将,见第三天的攻势又复功亏一篑,知道若是继续逼令兵士前进,也不过是空耗兵力而已,便只能鸣金收兵。/p

第四天,孙浩自觉无计可施,干脆顶住岭南王次子的严令,让麾下将士安心休息养伤,不再攻打山阴县城。/p

到了第五天,在山路里辗转许久的郑谕终于到达山阴县城下的大营行辕。他见到孙浩,原本憋了一肚子申斥教训的话要讲,可慑于这位老将军年资长久,又同自己的父亲素来兄弟相称,临机偏又磨不开面子,随口抚慰几句,便各自回去休息了。/p

此时,前来围攻山阴县城的兵力已全部到齐,因之前几日的攻城战斗之中,伤亡了不少兵士,故而总兵力已不足一开始组织起来的六万之众,却也有五万多人马,相较城中守军的优势反而又进一步扩大了。/p

打第六天起,岭南军的作战指挥大权,均由郑谕执掌。/p

郑谕起初还以为是孙浩这员老将有些看不起自己,因此指挥作战并不十分用心,这才导致小小一座山阴县城久攻不下。可是他掌兵之后又接连两次动进攻,却连对手城墙都没登上便败退下来,这才知道这座小县城确乎难以拔取,乃是的的确确的一块硬石头。/p

郑谕自揣强攻硬打,自己怎么样都比不上孙浩这员意志顽强、经验丰富的宿将,连他都拿山阴县城没法子,自己就更难将其攻破,只好想着施用什么计谋,将山阴县城巧攻下来。/p

郑谕一开始想用的是火攻之计,花费了巨大代价,将无数柴草堆放在山阴县城城门底下,再淋上火油,燃起一把大火。可是山阴木头城门烧毁之后所见的,竟是一堵将城门严严实实堵起来的砖墙,而且其所用的都是上号的墙砖,一把大火烧过,非但没有烧下片砖半瓦下来,反而将墙砖烧炼得更加坚固。/p

郑谕初战未能得手也就罢了,反而起到了反作用,以至于县城当中又好事之徒编出了专门嘲讽敌军的顺口溜“岭南王,二王子,攻城没主意,烧窑好本事”,在城头时时刻刻高唱,羞得郑谕抬不起头来。/p

于是郑谕又想到运用“天尊教”从西域传来的隧洞挖掘攻城法,派人从城墙四面选了四五个位置,向城中掘进。山阴县虽然地处山区之内,土地倒也还算松软,城外又都在岭南军的掌控之下,没有敌军袭扰,因此隧道挖掘得倒也顺利,不过一天功夫,就将隧道挖通。/p

可是山阴县毕竟是个撮尔小城,现在城里又都住满了人,洞口无论开在哪里,都会被轻易现。偏偏城中守军早已知道岭南军善于挖沙打洞,早就准备好了应对之法。/p

因此岭南军刚挖通一个隧道,等待他们的不是烟熏就是土埋,抑或挖到守军的包围圈中,被指指点点地抓捕起来。/p

总而言之,郑谕带领岭南军运用挖掘之法攻击山阴县城,没有取得半点进展,反倒又浪费了整整两天时间。/p

时至今日,领军作战的郑谕看着近在咫尺却又远在天边的这座山阴县城,好似看着一颗蒸不透、嚼不烂、砸不开的铁蚕豆,又好像是眼中掺了一颗怎么揉都清理不掉的石子,真是要多难受、有多难受。/p

他又想起自己作战一筹莫展的消息,或许已通过军中探马传到父王郑贵耳中,不由得芒刺在背。忽又想起之前的主将孙浩比自己更加接近攻下这座坚城,却还要遭受自己的反复催促,竟对这员老将有些愧疚之意。/p

/p


状态提示:043 铁蚕豆 硬石子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