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一代权臣>155 恍若隔世
关着用来安置伤病是再好不过了。就怕刺史大人不答应。”/p

刘庆听了高兴,一拍胸脯说:“刺史大人那边,我去说。只要诸位同意就好了。”/p

于是,又由秋仪之主导,从自己两百个乡勇之中挑选出了百来个受伤不重的,会同十八个亲兵,在金陵城外不断巡弋,防止倭寇伺机反击。他又叫援军里头几个领头的,挑选身强体壮、没有受伤的兵士,选了有三百来名,交给赵成孝指挥,由他来具体指挥清扫战场事宜。/p

至于秋仪之,他考虑到进城休整事情,牵涉到江南刺史衙门、节度使衙门、众商人和受伤援军多重关系,非由自己居中调处不能解决。因此他便亲自率了所部受伤兵士,入驻金陵城中。/p

金陵城中百姓,大多没见到城外援军同倭寇厮杀的场面,只当是上万援军被不到一千倭寇杀伤近半才勉强将倭寇驱离,仅从战果来看,实在是一场大败仗。因此百姓见这数千披伤带创、血染衣袍的兵士进城之时,都当他们是打了败仗退入城中的溃军,并没有丝毫欢迎,反而嗤之以鼻。/p

退入金陵的兵士们好不容易才从杀机四伏的城外脱离出来,哪里还顾得上城中百姓的异样眼神?低着头互相搀扶着,只知道紧跟住前面,一路往金陵城深处而去。他们刚刚经历了一场死劫,现在见到金陵城中繁花似锦、烈火烹油的场面,真有一种恍若隔世之感。/p

何九公所说的空置仓库就在运河边上。/p

这些仓库修建得都极宽敞,足够此次退入城中的伤病居住休养。就是这些人马来时所携带的辎重全部丢失,别说是衣装被褥了,就是做饭烧水的锅子都没有剩下一个。/p

衣被自然好说——眼下正是盛夏已尽、秋风乍起时候,天气既已不热,也不甚冷,聚集在仓库之中席地而卧倒也舒适;然而吃饭却是个大问题。/p

于是秋仪之便找来何九公,说道:“九公方才不是说金陵商界筹集了些银两,想要劳军么?我看这些兵马刚刚战败,若是赏赐劳军难免失之以赏罚不明。不如九公辛苦些,就用这些银两每日置办饭菜,也不需要太丰盛精细,只求让他们吃饱喝足了即可。如何?”/p

何九公尚未应承下来,两个作陪的商人立即附和道:“大人这法子甚是周到,这事情就交由我等去作吧!”/p

何九公扭头看看他们,又回头对秋仪之笑道:“公子,这两个是在金陵城里头开饭庄的。我们筹集的饷银给了他们供应饭食,这可是笔大生意,他们说不定还能好好赚上一笔呢!”/p

那两个商人听了,慌忙摆手道:“九公说笑了,什么钱不好赚,我们偏要赚这钱?说出去,我们在金陵还做不做生意了?”/p

秋仪之却道:“给你们添麻烦了,在里头赚点钱也是应当的,就是饭食一定要足量。方才我已同何九公说了,不求好、但求饱。你们现在是在供应军需,若是偷工减料、以次充好,我可是要用军法治你们的!”/p

这几句话说得两个商人浑身一凛,立即唯唯诺诺地答应。/p

秋仪之满意地点点头,又四下巡视了一番,见天色已晚,天上明星都已若隐若现,便对何九公说道:“九公,今日多亏你了,眼下时辰不早,我们又都劳累了,不若先回去休息,改日我再登门拜谢如何?”/p

何九公听秋仪之这话说得客气,兴高采烈地猛吸了几口烟,笑道:“公子言重了,周家是皇商,同大汉休戚与共,当然应当为朝廷多出出力了。”/p

他又放低了声音,将秋仪之拉过几步,在他耳边说道:“公子,我虽然老眼昏花,心里却是敞亮。城外其他援军都吃了败仗,唯独公子手下这群人是结结实实打了胜仗的,劳军待遇自然有所不同,哪能在这仓库里头下榻?公子,我特意安排了住所,就在秦淮河边上,费用也都由我们几个另外筹措,好让弟兄们乐呵乐呵……”/p

秋仪之瞧着何九公一脸狡黠的神情,不禁放声大笑:“哈哈哈!九公想得周到。不过这些乡勇,是我好不容易才募集训练出来的,刚打了个胜仗,难道就要失陷在金陵这花花世界里头么?”/p

/p


状态提示:155 恍若隔世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