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一代权臣>150 入城之争
/p

此物便是当初皇帝赐给他的金牌令箭,只要公然取出此物,亮出上头“如朕亲临”四个黄金篆字,便能以皇帝的名义调动军队,不要说是命令刘庆打开城门了,就是越俎代庖,代替刘庆指挥江南官军也是名正言顺的。/p

想到这里,秋仪之便悄悄将手伸进怀中,摸到了那样还带着自己体温的令箭,刚要将手抽出,却听城墙之上不知哪个守城兵士赞叹道:“你们看,城下军队都乱了,就这股人马一动不动!是被吓傻了吗?”/p

秋仪之听了,赶紧又趴到城墙上,探出脑袋向城下张望。/p

他果然看见乱哄哄的战场之上,唯有一支队伍,人数在两百余人,面对倭寇的袭击和友军的冲击,有条不紊地从容结阵,旗号井然有序,不仅没有溃散开来,反而隐隐有趁乱反击的意图。/p

秋仪之见这支部队服装旗号,不是别人,正是自己从山阴县中带出来的十八个亲兵和两百个乡勇。/p

他们之中虽然大部分人都是头回上阵,脸上挂满了掩饰不住的紧张神情,却在为的赵成孝的指挥之下,各执利刃盾牌排好了齐整紧密的队形等候战机,一看就是严格训练出来的军队,同四处慌不择路的友军比起来便是云泥之别。/p

而队列两旁更有秋仪之原来的十八个亲兵,各乘一马,往返巡弋保护,一则遇到零星倭寇便随手斩杀了,二则也防着溃散下来的友军冲散了自己的阵型。/p

秋仪之见到自己麾下乡勇这般严整井然,心中略觉放心,又听身旁的林叔寒说道:“没想到这位赵将军也深通兵略,看来是可以倚靠之人。”/p

秋仪之并不答话,两眼却在城下队伍之中不停搜索,果然遥遥看见队列垓心站着三个女子打扮之人,料想便是尉迟霁明、温灵娇和荷儿三人。这样一来,温灵娇便有了外围骑兵、中间步兵以及尉迟霁明的贴身保护,安全算是无虞了。/p

见到这番场面,秋仪之一颗悬了半天的心终于放回到了肚子里头,略带微笑地回答林叔寒道:“赵哥领军作战走的是沉稳谨慎的路子,比我可是要可靠多了。不过说起来,他这也是头回独自领军作战,我们也好看看他到底有多少本事。”/p

果然如秋仪之所言,赵成孝领军并不激进,面对数倍于自己并且战意高昂的倭寇,他并没有选择主动出击,而是命令麾下将士缓缓往金陵城下撤退而去。/p

倭寇虽然悍勇无畏,却也知道欺软怕硬,上万乱军之中有的是易于斩杀的目标,自己又都是二三十人的小队,没由来贸然攻击这精心组织难以寻到破绽的二百来人。/p

因此秋仪之手下亲兵乡勇在赵成孝的指挥之下,并没有什么大的阻碍,便十分从容笃定地退到了金陵城墙大门前头。/p

秋仪之见城门周围并无倭寇追兵,心想若叫节度使刘庆将整扇大门打开他未必同意,然而将门掀开一点放自己手下将士进城却也不难,便转身要同刘庆说话。/p

谁知这刘庆趁着秋仪之全神贯注观察战场情形的机会,已不知跑到何处去了。秋仪之心里着急,慌忙问城墙上的一个卫兵:“你们节度使刘将军现在哪里?”/p

那卫兵是个愣子,听了问题琢磨了半晌,才摇摇头说声“不知道”,却又伸出左手一指,说道:“好像是走到那边去了。”/p

秋仪之循着那卫兵手指的方向望去,却只见到一堵长得望不到边的城墙,丝毫不见刘庆的影子,让他不禁心中暗自骂了一声。/p

他忽然心中一喜:既然江南道节度使已不知何处去了,那自己便是这墙头官职品衔最高的了,便能强令城上卫士打开城门放自己人入城。/p

可秋仪之又转念一想,若是这些兵士真听了自己的命令开城放人,那无疑就会得罪节度使刘庆和刺史钱峰。刘庆这边尚且好说,可是以钱峰这读书人的小肚鸡肠,定然不会饶过这几个卫兵,那自己不就是给他们寻了祸患了吗?/p

秋仪之毕竟是苦出身,近十年南征北战的经历也没有将他一副软心肠磨硬了,只好叹息一声,在城墙上头探出脑袋,往城下赵成孝的方向高呼道:“赵哥!倭寇已是强弩之末,你们再坚持一下,待倭寇退去,便能进城了!”/p

/p


状态提示:150 入城之争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