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仙侠修真>天渊大道>第六十章 暮雪红衣
是听来的。

“是前隋的萧皇后。”方岩自然不会说出燧皇的秘密,只好把萧皇后拖出来做挡箭牌。

“不是她,她虽有天赋,却达不到这种境界,定是先生所言。先生还在!如此便好,如此便好!”神秘人总是淡淡的,好像这个世界没有什么能让她动容,此刻却为了一个不确定的消息如此激动,先生是什么人?

……沉默良久。

这些东西方岩都是第一次听闻,说是迷信也罢、说是臆想也罢,总之是玄之又玄。听起来虽然高深莫测,细细一些其实跟街边摆摊的神棍所说无甚不同,不过是这神秘人气场更为强大,更能自圆其说而已。

想到此处方岩不禁道:“你方才说过一句话。”

“哦?”

“你说自古以来对于玄学的回答都是如此,像是回答了,细细想来却是什么都没说。比如说什么是道,老子在《道德经》说,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情,运行日月;大道无名,长养万物;吾不知其名,强名曰道。”此时的方岩已经理清思绪,言语间更是连贯,“老子还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说到底,道便是无中生有,在虚无中生化万物。我问什么是道,你告诉我道就是无!这套话语完全是以空对空,半点落不到实处,既不可证其存、亦不可证其伪,便如废话一般!”

一口气说了这么多,方岩也觉得自己语气有些冲,不禁抱歉的一笑,“元神就是先天意识,先天意识掌管灵性,那灵性又是什么?”方岩终于追问了第三个为什么,完全是一副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样子。

“我先问你个问题。人有形、声、闻、味、触五感,天地间可有东西是真实存在,五感却都感受不到的吗?”

“当然有,比如磁石的磁力,世事的因果,直觉。”

“这些是有还是无?”

“这个嘛……磁力勉强可以算是有,但是因果和直觉只能算是无。”

“那么我再问你。常人看不见鬼魂,这是无;通灵者能看见鬼魂,这是有。常人的无是通灵者的有,这难道也是以空对空,半点落不到实处?”

方岩哑口无言。

“世界并非皆由实体构成,更多是常人感受不到的虚无。人是实体,但元神是灵体,也就是虚体,元神就是探索虚无的眼睛。通灵者比常人多感受一点,修行者感受又多一点,得道者感受更多一点……所以说虚无也好,道也好,不是不存在,只是你境界太低,感受不到。虚无这个世界辽阔无比,却真实存在,打开这个世界大门的钥匙就是先天意识,也就是元神。也就是说魂灵之道是元神之道,得道成仙之道,是探索虚无世界之道!现在你可明白魂灵之道乃是大道了?”

“原来如此,受教了!”方岩恭恭敬敬施礼,对神秘人表示感谢。“你之前说内丹是炼化元神而出,可那枚半妖内丹是嫁接到野兽身上的外来之物,还是有形的实物,这是为何?”

“内丹是个笼统的说法,其实丹有内外之分,分内丹和外丹。内丹是元神在体内修成的丹,外丹则是元神出窍后在体外修成的丹,所以外丹在体外也能常存,至于是如何嫁接我暂且不知。至另外内丹有形并不稀奇,元神修炼至一定境界可变化万千,可由虚体凝成实体,也可由实体化成虚体。”

“原来元神是可以离体的。”黑袍的弥天无定本界给方岩的震撼太深了,所以他总是念念不忘。

“什么是魂,什么是魄?魂是能离体而存的精神;魄是依体而存的精神。天地二魂常在外,唯有命魂独住身,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三魂中的天地二魂都可以离体,黑袍神魂出窍的就是天魂,但是命魂通常在人死时才离体,所以称为命魂。常言道魂飞魄散,说的就是命魂离体,七魄尽散。”

“黑袍的元神出窍是很高的境界吗?”

“元神出窍有出阴神和出阳神之说。人乃阴阳**而生,死时阳气散尽,此时离体的元神只剩阴气,为纯阴的鬼魂。修道之人阴阳平衡,出窍的元神尚有阴气,称为阴神。若修炼至阴气尽散,为纯阳之体,此时出窍的就是阳神。修至阳神离体,可以有千般变化,从心所欲,虽未证得大道,却已摆脱肉身羁绊,脱离了生老病死。”

听到此处方岩突然想起燧皇与他谈到修炼的四层境界:苦、集、灭、道。苦是炼体,集是精神,灭是肉身不死的寂灭境,道是得大自在的仙人境却未说明。纯阳之体能摆脱肉身羁绊,难道就是寂灭境?

“黑袍已修至元神出窍,已是极高境界。所谓元神不灭,就算人的**死亡,元神仍能以实体或虚体的形式存在。只可惜他只是阴神境界,还不是纯阳之体,不能出阳神,这才被晓寒云偷袭得手。”

“阴神能有何种境界,离阳神差很远吗?”方岩有种感觉,有朝一日他总会遇见黑袍,所以他很想了解对方。

“既然叫做阴神,就说明其阳气未壮,不能擅破天关,只是走了一条捷径。修炼到阴神境界虽然有飞腾逍遥的法力,但没有形体,更不能变化。白日太阳当空之时,还要畏而避之。阴神虽带仙风,未离鬼趣,叫作阴神也算名副其实。”

“那阳神呢?修炼至阳神境界就是得道成仙了吗?”

“问得好!若是修至出阳神就此罢手,可飞腾万里,高踏云端,俯山观海。或游戏人间,千般变化,从心所欲。肉身可尽情弃之,遗尸而远走高飞,道


状态提示:第六十章 暮雪红衣--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