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标铜>第十二章 飞捷连声露版桁 10
两广、福建,若是四川这里出现的银洋,多半就是经两广、云贵贸易而来,贵州通着广西,云南通着缅甸,都是能从海外得到银子的地方。只是能积攒下一箱子来也是可观了,需知此时大明的商人贸易讲究个销金看色,多是怕有人以铅银作伪。不管是官造的银锭还是泰西的本洋,都是要剪成小块看过成色来用,积攒多了又要重新送去倾销店铸成大块,所以真要是整整一箱原封未动的本洋,内地当真难得见到,官府收税更不会用外邦的银洋,就算碎银也是要熔铸一新的,这样的银子补进府库中,自然就是笑话无疑。

陈黉生笑了一阵,道:“‘徐押司’这回可是出了血本,为了补上县库历年的亏空,少说得有好几千两了吧。”

陈副使也学着外面人的奉承叫起了徐国器‘押司’,不过又是一例奉古的罢了。其实他的推论也只是估算,毕竟徐国器运去县衙的箱子里银子铜钱都有,多半也是急就章从徐家各处产业拼凑而来,但从王星平了解所言,加上安置崔家和各处打点费用,徐国器这一口气拿出来的已经接是七、八千两银子,这笔钱放在京中都是一等一的富户了,要知道刘知县一年的两俸本色折色加起来也还不到三十两,即便加上额外折给的宝钞,年俸也不会超过五十两,虽然各种常例不会短少,但一个吏目平白就能拿出七、八千两银子,乍听之下还是骇人听闻,毕竟这是西南边穷之地,此一事前,虽然徐吏目在县中也是讨嫌,但上面的官人没人去打他的主意,他这一回也是被逼无奈,填上去的银子中间还有不少是知县和二令这两年积欠下的,也是有求于人,代人受过。

“本钱当真是出了不少。”王星平笑道,他为了拖住崔家,可是把祖传的田庄折了进去,而他先前托付陈副使办的事情一直也没个回音,今日他特意登门拜访,还是着落在此事上,方才听到陈黉生说起徐国器的本钱,便又将话头给接下来了。

“天成你与我说话就不用再绕弯子了。”陈黉生觉得王星平诸般都好,就是心思老成得有些过了,不像这少年的年纪,是以每次说了几句再看他的样貌又觉得似有几分怪诞。

副使让亲随端来一个木盒,打开来看,里面是一叠有些发黄的纸张。

“自归流以来,播州地方也没有大的战事,历年节省下来的开中盐票就都在这里了,一共是一千小引,天成你可不要嫌少。”

终于见到了想要的东西,王星平强抑住多日等待的悸动,谢道:“学生哪里敢嫌少,都是为朝廷报效,也是有劳先生了。”

“不说这见外的话了,你家那五千两银子都一同冲入了官中,可朝廷也没有让忠直之士吃亏的道理,老夫手上也就这么点值钱的东西,你大可放心使用,只是这些引票上都还没有署名交割日期,若是你去守支也就罢了,但若转手他人,则要将日期加上才是。”能将填报日期交给王星平自为,自是陈黉生的人情,其实这也没有什么风险,毕竟他舍得给王星平盐引的原因就是因为如今四川的盐根本就不够支给。

“先生的教诲学生记下了。”

一千引的盐票若是以税银折价不过五六百两,但一引票本可支盐二百斤,本身的价值也有六两,加起来其实还是比五千两银子更多,纸面上看并不吃亏。他原本就明白进了官中,只要崔八有罪,崔家的财产便不可能会退回,现在崔八虽然自缢,定下的却是畏罪而死,也是一样。故而他开始便打算在陈黉生这里找补将银子回来,受了自己的大礼,没理由不帮衬,何况后面还有自家一个田庄和崔家的大小产业,都是老爷们的囊中之物了,换着法让老爷们分润些出来也是应该,何况王星平又是个有良心的,只要盐,茶引可是全都没动。

唤来王小六将木盒小心收藏好了,陈黉生又道:“恐怕你回来时我不在遵义,这里有封信还要你代为转交肃之。”

王星平接过信,在袖中好生收好,又寒暄了几句,便告辞出了道厅衙门,再过两天就要北上了,今天的事情一样不少,却是一刻也不能耽搁。

…………

“小措大什么时候上路打听到了?”徐家后院的书房中门窗紧闭,初春的凉风没有一丝透进来,让人憋闷。

薛四七顾不得脸上快要给憋出汗来,忙把这两日听到的消息说了出来。

“听他带来那几个军汉在饭馆吃酒时说,后天就要北上重庆了。”

“去重庆?不是回贵阳?”

“说是一开始就定下的,在遵义耽误了几日,总归还是要去的。”

“走哪条路打听到了?”

从遵义到重庆有两条路,一条水路在遵义府西面,过了永镇驿沿赤水河一路到合江,进了长江再顺流坐船到江津上岸,经佛图关到重庆府。另一条陆路则是沿着官道往北,经娄山关、松坎和綦江县到重庆府。而回时因为长江和赤水河都是逆流,就只有一条陆路可走了。

就听薛四七皱着眉头想了一番,勉强道:“这个小人就不知了,不过小人倒是听说那小措大这几日一直在盐行中进出。”

王星平做盐,遵义县城中已经多有人知,前一回去打探时徐国器便已经知道王星平和城中晋商的盐行隆盛号过从甚密,现在听薛四七又说起此事,便反应了过来。

“既是要做盐,定然是走水路了。”无论是去合江交易盐引还是去富顺等监守支,都是要走赤水河。


状态提示:第十二章 飞捷连声露版桁 10--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