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标铜>第二十一章 国政两权方生变 1
央就是刑部的事情,故而原本去年就打算要致仕归乡的叶老爷便又耽搁了一年。

叶老爷的上一任官正好是合州知州兼管巴县事,巴县是重庆府的附郭县,县治就在府城内西面,虽然在此地任官已是近十年前的事情,但好在叶老爷无论在合州和巴县,还是更早一任的长寿县,都是以官声公明廉恕著称,在这重庆城中也颇有些人脉。

而且许成名的这位岳丈祖籍也是贵州普安,这一回归乡在重庆驻跸,一则是估计到天气暑热,老人家年纪大了受不了,是以在年初陛辞时便给家中去了信,许家父子这才在清明前后朝重庆而来。二则在重庆和合州叶奉直为官多年,颇还有些田宅,所以拖到现在许成名父子也还没走便是因为有这许多事情还要料理。

而王星平从合川抵渝去姐姐家落脚之后,第一个上门拜访的便是叶联芳,毕竟有了途中与许成名父子的一段机缘,这叶老爷又是此地的老父母,对于有心在西南经营的王星平来说,这样的关系正是要多加结交的,何况两家人也谈得甚是相合。

起先这叶老爷也只是因为女婿偶然提起在路上与这位少年的一番经历,又是外孙的吹捧,正好当时王星平刚到重庆便上门打听到许家父子的住处过来拜访。那一回却是叶联芳也在,见过一面后便对王星平青眼有加。

加上之前乌斯藏的使团经过重庆时的一番宣扬,重庆府得了赤水河的斩首功劳,好歹让之前因为贵州的洪边十二马头之捷而有些失了颜面的四川官场找补了不少回来。更因为这个贵州来的少年一力主张将功劳算到四川官府头上的行为让王星平得到了重庆上下的好感,连带许成名这样的外省武将都得了看顾,说是报功之时要一并褒奖。

而王星平之前在贵州时为父报仇的一番作为和他在遵义帮着陈黉生整治胥吏的事迹也都被人拿出来传扬了一番,一时间一个有勇有谋的有为少年的形象便益发让此地的人们印象深刻起来。

以后的几次便都是有来有往,即便见过多次,叶老爷依然是殷勤不减。

不过事情也不难想,以王星平两世为人的见识,又加上对于历史知识的熟悉,说出话来即便是积年的老吏也是当不得他的。而且此时风气,听闻王星平又是个读书人,以后有意于科场的,这样的有家生有见识的子弟,年纪又轻,族中还有个做御史的进士族伯,身为贵州土著的叶老爷也不会对王星平不加看重。

出了蹇家在东水门外的宅子,王星平与往常一般和小六一起并未赁车马,而是步行进了城门。这边是重庆城外最大的商埠码头,从江边到瓮城的一路全是大大小小的商号。进了沿着城中闹市长街而行,一路都是这些日子看惯的景色,中高侧低的砖石路面足够八马并行,大街两旁是鳞次栉比的商店食铺,虽然外面不显,但店内的装潢却是考究得很,比起贵阳城中却是精致了许多。

太安门内的府衙、文庙和太平门内的鼓楼这些日子不知道来回看了多少次,再绕过了镇台衙门后,便能看到叶家的宅子了。叶联芳的居所就在城南的储奇门内紧挨着府库,那里多是川中的山货商、药行集中之地,叶联芳当年将宅子置办在这里一则是因为离着官衙近便,二则是有个病疾延医施治也好。

这些日子对于王星平而言顺意的事情不少,刚到合江时便收到了遵义来的消息,说是徐国器使人对崔八的姘头杀人灭口被王忠德几人撞个正着,如今已下了死牢,刑部批复也就是秋后的事情,想来不会有人为他出头,项上一刀应该是吃定了。到了重庆不久,遵义道派来勾摄公事的快手正好拿着文书到重庆府将徐国器的儿子拿住,连同被安置下来的崔八家人也都被带回了遵义,真正可谓是一锅端了。

王星平临走时让小六给徐家下的钩子,在遵义城中传说马黑妹的妹妹那崔八的姘头知道徐国器倒卖军粮的内幕,崔八的家人当时从牢中出来已经在徐国器亲信的控制下送去了重庆,但这个马家妹子却是个祸害,本又是个土民全无顾忌。徐国器果然着了相,想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派去灭口的几人被等候多时的王忠德当场打得半死,抓住了为首的钱虎,到了衙门中竹筒倒豆子将徐国器的事情抖了个干净。

遵义府的事情算是已经了结,原本想着恐怕还要拖延上不少时日,没想到徐国器这货自己等不及跳进了坑里。加上赤水河上的斩首功给自己落下的名声,如今要做的也就只剩下如何将手上的盐引换个好价钱,再回乡去处置了家中事情,便可以安心一边经商一边读书为科举做些准备了。

隔着老远,叶家的下人已经看到了客人。

主仆二人这边也是一样,王星平上前一步。

“奉直午睡起了么?”


状态提示:第二十一章 国政两权方生变 1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